張弘韜 趙悅


關鍵詞:共享快遞;包裝;設計評價;環保;智能
過度包裝是快遞包裝最為突出的問題。生活中經常發現,一個較大的快遞箱內塞滿了各種的填充物,卻只裝載著尺寸很小的產品。究其原因,消費者在拿到快遞后會非常注重商品是否完好無損,商家或快遞公司便傾向于使用大量填充物或多重保護結構來確保產品的運輸安全。加上我國快遞行業缺乏完善的行業標準,對過度包裝的監管力度不夠,也就導致了這一問題愈演愈烈。同時,目前常見的快遞包裝多為瓦楞紙盒、塑料袋、膠帶和氣泡膜等,這些快遞包裝多為一次性使用,循環利用率低。此外,快遞公司或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多會采用廉價、不環保的包裝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這些材料不易降解,不論是采取填埋還是焚燒的方式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同時也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除此之外,行業缺乏完善的回收體系、消費者缺乏環保意識,也都加劇了我國快遞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及消耗。在此背景下,共享快遞包裝順應“綠色、環保、智能”的快遞物流業發展趨勢,已逐漸成為實現快遞包裝減量化乃至“無廢化”的有效途徑。但在引入新興技術、拓展新的包裝形式同時,如何評價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仍是亟待研究的一項重要議題。
1 共享快遞包裝概述
共享快遞包裝依托于智能化包裝技術和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在較長時限內實現重復循環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以RFlD 技術、NFC 技術、GPS 和GIS 技術、智能傳感器作為支撐,共享快遞包裝能夠在流通過程中完成采集數據、傳遞信息、追蹤定位、實時查看、身份驗證等功能,進而實現快遞物流的可循環、可管控、可適配[1]。目前,我國各大快遞企業和電商平臺紛紛試水共享快遞服務。比如,京東物流推出的可循環快遞箱“青流箱”和可循環生鮮保溫箱,順豐推出的“豐·BOX共享循環箱”和“EPP 循環保溫箱”,菜鳥“綠倉”使用循環快遞箱等。其中,蘇寧物流是我國共享快遞行業的先行者,蘇寧物流和灰度科技聯合發布的共享快遞盒2.0 版本采用一體化生產制造體系,可以實現100% 回收再循環使用,并且能夠有效循環使用60 次以上,成品單次使用價格比傳統紙箱至少低30% [2]。
從操作流程來看,回收再利用是快遞包裝實現“共享”的關鍵環節(如圖1)。首先,用戶在電商平臺下單后選擇使用共享快遞包裝;其次,電商企業選擇合適尺寸的共享快遞包裝封裝商品;接著,快遞物流企業對快遞進行整合運輸和配送;用戶簽收后可選擇將共享快遞包裝當面交付給快遞員或后續自行送還至回收點;隨后,快遞員完成回收后,將其運輸至回收中心;最后,回收中心根據共享快遞包裝的破損程度進行回爐重造或清洗消毒、清空數據等[3]。
2 共享快遞包裝的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設計評價是設計創新的先導。共享快遞包裝的設計評價涉及企業、環境、產品、用戶、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筆者從不同利益相關主體的角度出發,結合現有的智能化包裝技術和共享快遞運作模式,構建了共享快遞包裝的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
2.1 保護指標
保護功能是包裝的最基本功能??爝f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因自然或人為因素遭到破壞,因此要合理地選擇包裝材料并設計緩沖結構,這樣才能降低快件損毀率,確保產品安全送達。
此外,對于會被循環使用的共享快遞包裝來說,還需要考慮到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傳統快遞運單上都詳細寫明了用戶住址、聯系電話等信息,這些信息的泄露、濫用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對此,共享快遞包裝可以通過二維碼、智能芯片、短信驗證碼等方式避免個人信息直接暴露于快遞外包裝上。以數據形式來存儲快遞運單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紙質運單的使用消耗[4]。同時,數據加密、指紋識別也是未來極具應用前景的隱私保護技術。
2.2 便利指標
便利指標是指共享快遞包裝需要注重與人的交互,方便使用操作;共享快遞包裝的便利指標包含產品適用性、方便開啟封合、方便裝卸、方便回收儲運、方便維修和方便清洗消毒六個指標。
產品適用性指共享快遞包裝應根據不同產品的形態、尺寸、重量、儲運要求等進行標準化、通用化的設計,能針對不同物流對象的特殊屬性進行彈性化的調節改變,實現“一箱多用”。而除了滿足廣泛的物流工具適用性、倉儲環境適用性以及便于搬運等要求,共享快遞包裝設計還應該特別注重能方便開啟、可重復封合。從目前來看,傳統快遞包裝大多以瓦楞紙、塑料薄膜為主材,在運輸分揀過程中極易遭到損壞。如果共享快遞包裝能利用封箱扣、數字鎖、電子鎖等方式打開和封合,不僅能夠多次使用,同時還能提高物流的安全性,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感。另外,共享快遞包裝還應采用可折疊、可抽拉、可嵌套式的結構設計,允許通過縮小體積、壓縮占用空間的方式來方便逆向物流過程中的人工操作,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5]。最后,共享快遞包裝設計還應盡可能便于消毒清洗,結構設計也應該盡量實現模塊化、可拆卸化,以便于對受損部件進行維護修理。
2.3 環境指標
環境指標是衡量共享快遞包裝環境友好度的重要指標,指共享快遞包裝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從原材料獲取、生產制造、物流運輸、消費使用直至回收再利用所消耗、占用的環境成本。從整體來看,共享快遞包裝的環境指標主要體現在回收率、周轉次數和生產環保性三個方面。
首先,共享快遞包裝在生產制造環節要注意選擇綠色環保、堅固耐用、易于降解的綠色材料;其次,應通過輕量化設計、減量化設計、標準化設計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降低三廢排放;最后,共享快遞包裝與傳統快遞包裝的最大區別在于其具有重復利用性,結合RFID、NFC 等智能包裝技術,共享快遞的逆向物流系統能夠記錄包裝回收軌跡和相關數據,統計其回收率和生命周期內的周轉次數。從理論上說,回收率越高、周轉次數越多也就意味著環保性越強。
2.4 技術指標
智能化包裝元件的加入使得共享快遞具有循環共用的特性,依托物聯網、大數據、GPS 等技術,共享快遞能在生命周期內實現多次循環流通。對此,設計評價應設置技術指標,對物流追溯的準確性、技術的可靠性、易用性以及技術的平臺兼容性展開綜合分析。
首先,共享快遞包裝設計應確保物流追溯的準確性,應保證用戶、快遞公司能實時掌握物流狀態,避免包裹丟失、被盜、包裝不能完成回收等情況。其次,應注重智能元件的可靠性和易用性??煽啃允侵钢悄茉谝幎ǖ臈l件下和時間內完成規定工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智能元件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兼具故障率低、耐用性好的特點;易用性則是指共享快遞包裝自身及相關平臺的操作應簡潔易懂,便于用戶操作,能通過良好的人機交互改善使用體驗[6]。最后,智能化包裝元件的技術規格、參數、指標應具有平臺兼容性,應便于各大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建立聯合回收模式,拓寬回收渠道,提升共享快遞包裝的普及率和回收率。同時,技術層面的兼容也能加強電商企業和快遞公司的數據互聯共享,以此提升服務效率,優化服務能力。
2.5 成本指標
成本指標主要包括共享快遞包裝的制造成本和回收成本。如前所述,傳統快遞包裝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品,只涉及“生產制造—封裝商品—物流運輸—用戶接收”這一正向物流過程。共享快遞則不同,其回收再利用屬于典型的逆向物流。因此,對其成本指標展開評價,就不能僅考慮包裝的生產制造成本,還應將回收成本納入考察范圍,綜合評價逆向物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3 結語
共享快遞包裝是順應物流行業發展趨勢的產物,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文章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共享快遞包裝的設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設計師改進設計方案提供依據,推進共享快遞包裝設計的全方位發展。當然,該評價體系的構建涉及多學科、多領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本研究僅是在結合現有技術和行業實踐的基礎上做出了初步探索,后續研究還需緊跟行業發展動態,不斷調整改善評價指標,在實踐中構建可信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強的共享快遞包裝設計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