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高中英語閱讀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中占據絕對的重要地位,而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成績,是所有高中英語教師都面臨著的困難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成了十分有效的應用模式。它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主體,通過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素養,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閱讀學習,從而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成績。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模式
【作者簡介】陳志瑞(1998-),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英語教研部2020級學科教學(英語)專業,非全日制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閱讀理解篇幅大,分數多,詞匯多,題量很大,所以這對學生的要求就十分高,對于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也增加了挑戰和難度。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位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然而,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分化情況十分嚴重,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模式為高中英語教師打開了一扇新窗,其可以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適當的學習條件以及必要的全新的學習機會。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1.重形式,輕挖掘。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運用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模式以及(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兩種單一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是經典的“套路”模式,也是目前對于很多教師來說可以看作是十分有效提分的模式。教師面對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同時,尤其是老教師,深受傳統固定思維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為了達到提高英語成績的目的,只是片面地講解課本中的語法、語言點等,看似實實在在的“干活”,而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來說,幾乎是無用的,十分被動的,是相當表面,無法有效地培養每位學生優秀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現在的課程目標應看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鍛煉思維的能力,而目前的英語教學趨勢則偏向于對文本的深度挖掘,讓學生積極自主探索文章要義,掌握文章結構,挖掘文化內涵,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協助而達到對閱讀的理解和掌握。
2.重整體,輕個體。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往往片面地傳達自己對閱讀文章的理解,甚至直接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使學生逐漸“統一”思想,泯滅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創新能力。教師忽略了學生具備不同程度的閱讀思維品質,有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強,而有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弱,此外,就算教師認識到這一點,也無動于衷,而是采取泛化的、大眾式的群體教學,沒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進行因材施教,因此也根本不可能達到良好的閱讀素養的提升。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學習素養,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成幾個小組,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積極發揮,積極討論探究,完成學習任務。對于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究,不管是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而言,還是對于學生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小組合作。在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更能讓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而良好的小組活動的基礎就是良好的分層,在班級分組時,應確保每一個組都涵蓋各個閱讀層次和能力的學生,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探究討論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并受益。二是便于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案,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同時也應建立分層教學評價制度,便于每一位學生樹立自信,緊跟教學步伐,做到“差生吃的好,優生吃的飽”。
三、 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
“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上的應用就是教師根據班級中具有不同閱讀閱讀能力和知識素養的學生,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為一組,從而在發布任務,教學要求和教學過程中進行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不同的教學和評價。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如下幾點:
1.積極溝通,及時做出調整。在分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需求,要在分層之前和學生解釋分層教學的真正內涵,而不能讓學生誤會這是將人消極地分成三六九等,要做到不破壞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要積極與學生溝通所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否合理,從而及時調整。同時,分層是十分靈活控制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和考試成績及時地做出調整,重新分層,使程度較弱的學生層層進步,使程度較強的學生繼續上升。
2.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公正。分層教學是針對程度不同學生的一種因材施教的好辦法,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摻雜許多個人主觀臆斷,他們總是消極片面地認為層次低的學生無可救藥,無法扶持,只有重點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才能有對自己最好的回報,這是大錯特錯的。每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深刻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閃光的亮點,都是一個個等待被挖掘的“鉆石”,都是奇跡的產生體。教師要時刻謹記這一點,否則便會因小失大,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氛圍,從而惡性循環下去。因此,教師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使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
四、 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1. 對學生合理分層。分層教學模式中最為基礎的步驟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9年版)》對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劃分。我們也可進行類比,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進行劃分。能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對英語閱讀的學習感興趣,有學習動力,有較強的合作精神可分為三組。能正確認識英語閱讀學習的意義,對英語閱讀學習抱有較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烈的愿望,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英語閱讀,并且不斷地進行主動學習,敢于提出問題和獨自解決的學生可分為二組。有長遠規劃和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按需制訂、調整并優化學習計劃,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的一類學生可分為一組。 以此類推。通過前期的分組,使后期的分層教學的開展更加容易。
2. 對教學進行分組。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比如,在2019新版外研版教材中的Unit2 Onwards and upwards,這個單元的主題是“人與自我”,涉及的主題語境內容是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本單元介紹了不同領域的杰出人物,如Stephen Hawking、徐悲鴻等,講述了他們在人生中遭遇的各種困難,以他們是如何面對困境、迎接挑戰并最終取得成功的,旨在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精神,培養面對挫折不輕言放棄的毅力和品質,并通過與它們的對比,學會感恩,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對于三組學生,本單元的新單詞每天可背10個,三天完成本單元單詞背誦,了解本單元人生經歷的介紹,了解基于本單元提供的詩歌、對話、日記、圖標、散文等多模式語篇的形式,了解本單元的語法。對于二組學生,本單元的單詞每天可背15個,兩天內完成,能夠深入了解本單元介紹的人生經歷,能夠模仿運用基于本單元提供的詩歌、對話、日記、圖標、散文等多模式語篇,學會本單元的語法。對于一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單詞每天可背30個,一天內完成。能夠完全掌握本單元人生經歷的介紹,同時還能拓展一些其他的人生經歷的學習,深入掌握本單元的語法,能夠自行運用書寫本單元提供的詩歌,對話,日記,圖標,散文等多模式語篇的形式。通過這樣的分層學習,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相應地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素養和能力。
3. 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課后作業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的重要指標。通過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學習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使得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類型和難度的作業。對教學進行分組,同時是解決“差生自暴自棄”現象的絕佳的解決辦法。在絕大多數高中的班級中,幾乎每一個班級都有一些成績極差,讓教師十分頭疼的學生,這樣的差生成績往往越到后來越差,最后自我放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和布置任務往往是針對班級絕大多數及中等學生層次進行的,而差生面對這樣的學習任務往往是不可能完成,而一次次完不成教師發布的任務或作業,或者任務或作業難度過高,都會導致差生的自信喪失得越來越多,甚至產生自卑心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便會對自己徹底失去信心。而教師精心和精準的分層教學,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針對對應層次布置適中難度和數量的任務,對不僅是差生,而且每一層次的學生完成任務后的信心的提升是十分有效用的。以上文分組方式為例,如讓一組完成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以外,拓展與本單元類似的語篇,并且能夠自主梳理和掌握閱讀文章的結構。對于二組的學生,可以在完成本單元英語閱讀的學習之后增加幾個類似的課文,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閱讀的梳理和鞏固。對于三組的學生,可以著重讓學生對于本單元閱讀的學習進行鞏固和打磨,吃透本單元英語閱讀的各個重點。所以,教師要對學生有清楚地認識,從而科學有效地對他們進行布置作業,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素養。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利用這一模式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通過對學生的分層、對教學的分層以及對課后作業的分層,層層把關,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科學的分層教學過程中提升各自的英語閱讀素養和能力,從而整體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Laurynn Evans, Arthur K. Ellis.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Together[M].Taylor and Francis, 2010.
[2]SMITH DORA V. Class Siz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Methods and Results[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31.
[3]信淑麗.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指導”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259.
[4]余春娜.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 (10):270.
[5]唐素清.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導引模式探究的策略措施[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174-175.
[6]魏升.基于思維品質的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分層教學探究[J].高考,2020(34):105-106.
[7]于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導引模式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79):97-98.
[8]段敏.高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研究的現狀、問題及展望[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90.
[9]張敏.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法應用的有效性[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社會科學,201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