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對于課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目前,我國不斷地提出要對學生進行減負,而在減負的同時要保證知識點能夠被完整地掌握,那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效率。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課堂才會變成高效課堂。本文主要研究讀思達教學,通過讀思達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以及思達教學法的運用等方面,立志于提高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便追求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閱讀;讀思達教學法;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卓麗容,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第一中學。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標準強調:對普通高中生的評價,將由原來的主要以學科成績評價,改為綜合素質評價,更強調培養高中生的公民素養。也就是說,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科成績,而應該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讀思達教法的運用就可以突破以往應試教育的不足,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問題思考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
一、讀思達教學法的定義
讀思達教學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閱讀、思考、表達。用公式表示就是:學科學習(教學)=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學科表達。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輸入信息;然后再思考知識,去消化、吸收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最后再用語言或者是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知識運用能力的體現。所以,讀思達教學就是讓學生主動獲取并加以整理最終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讀思達教學法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在普通的教學方法之下,學生閱讀英語課文時,通常是在閱讀完成之后,由教師進行講解,圈出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和語法等知識點,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處在一種被動接受的地位。所以,在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之下,學生閱讀英語文章往往是一種無效的閱讀,自身無法從中獲取相關知識。
而在讀思達的教學方法之下,因為此種教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去閱讀文章,然后總結文章中的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通過語言或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所以,學生往往能夠對所獲取的知識點擁有更加深刻的影響,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此外,通過在閱讀時對課文進行思考,學生可以對文中作者的觀點進行一定的評述,發表自己對于某個觀點的看法,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執行能力。讀思達教法除了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外,也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點,還應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表達出來,只有將知識表達出來,所學的知識才是一種有效知識,否則,在學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將是無用的。通過讀思達教法在教學中的使用,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此時的學習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
3.有利于在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往的灌輸式的教學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社會了。讀思達教法將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教師只在教學中起著引導的作用,學生可以沉浸于教學中。帶著對知識的好奇心,通過對課本的不斷探索,最終得出結論,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多的是一個發現和探索奧秘的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加強對于英語的學習。
三、讀思達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筆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高二英語教科書中Unit14 “Freedom Fighters”這一主題中的“I Have a Dream”為例,進行讀思達教學法實踐分析。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我有一個夢想”。本節課內容從“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所涉及的是關于自由以及人權的斗爭,通過馬丁·路德·金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過程,讓學生了解到馬丁·路德·金為自由和平等權利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以此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通過對讀思達教學法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一課主要的閱讀設計思路就是:通過對一課的閱讀,理解這個夢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一個夢想,時代背景是什么;以及這篇文章是怎樣寫的;對這篇文章的寫作內容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并用所學的知識來表達相關的思想,提升英語的核心素養。
具體教學目標:通過閱讀,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到這是一篇為了自由斗爭而發表的演講;能夠分析出作者為什么會寫這樣的一篇演講稿,當時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能夠對這篇文章所表達出的思想進行一個批判;能夠運用關鍵詞,表達出與夢想相關的內容,提升寫作能力與語文表達能力。
具體教學環節如下:
1.閱讀,導入。教師出示馬丁·路德·金的圖片,并提出問題:“Do you know who this guy is?”通過展示與話題相關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將本課所要閱讀的文章的主人公引入課堂。
2.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完成如下任務:一是通過課文的閱讀,知道文章中的夢想是什么;二是結合歷史學科所學習到的知識,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三是根據時間找出不同的事件;四是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五是通過對這個夢想的理解,以及對短文人物的分析,了解到本課所展現出為了追求自由和平等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3.表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以下幾個問題:My dream is to be a(an)?What is your dream?教師讓學生去評價馬丁·路德·金這個人物,學習到馬丁·路德·金的頑強意志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對問題的回答,可以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情感。
課后,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演講小比賽,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或是布置一篇小作文,仍然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使得學生可以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在英語閱讀中運用讀思達教學法的措施
1.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讀思達教學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閱讀,如果學生沒有閱讀能力,那么就無法從外界吸取知識。所以,在日常的學習中,要注重培養的英語閱讀習慣。而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之前,需要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英語閱讀和其他閱讀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學生需要先翻譯成中文,才能對文章進行解讀。所以,學生的單詞、短語以及語法的學習就尤為重要了。
當學生的翻譯水平得到提升后,就要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可以每周布置兩到三篇的短文閱讀,要求學生閱讀之后,對其進行一定的批注,文章大概講了哪些核心內容,涉及了哪些知識點等等。閱讀習慣的培養就使得學生從外界獲取了一定的知識。
2.指導學生形成思維邏輯。當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之后,有了從外界獲取的素材之后,教師就要開始指導學生形成邏輯思維,對于所閱讀的每篇文章,即使學生獲取了素材,如果不能對這些知識加以整理的話,那么對于學生來說,他的知識點就是凌亂的,沒有系統的知識網絡,將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就必須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幫助其形成思維邏輯,以便于其可以獨立處理好知識點整理與歸納。
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首先,我們需要找出本篇文章的重點單詞和新單詞,可以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來記錄這些單詞。而在文章中出現的新單詞可以通過請教教師或查詞典的方式獲取關于這個單詞的信息,并在筆記本中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有了單詞的詞庫。其次,就是在文章中短語的使用,參照單詞的方法,將短語記錄下來,就有了短語的儲存。最后,用已經學到過的語法,在文章中找出相關語法的使用,對于語法的使用進行一個加強和鞏固。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歸納總結,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完課文之后,能夠在思考后得出本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識點,并能夠進行分類整理。
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是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學生閱讀文章并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態度和價值取向,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形成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取向。
3.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知識的掌握并不意味著知識可以被運用,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已經使用過的單詞,沒有辦法運用到實際中。學生掌握了足夠多的單詞,卻不能將單詞成句寫成一篇文章;或是寫作極其流暢,但在與別人的交流過程中,卻存在著溝通障礙。所以,讀思達教學如果要運用到教學中的話,那么最后一步的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分類教學。在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時也是如此。對于寫作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要注重其寫作的能力,可以讓學生每周寫幾篇作文,將學到的知識點慢慢地運用到寫作中。而對于口語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到日常的溝通中。
五、結語
讀思達教法是在當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提出的,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并表達這三個方面,將學生從教學中受眾的角色轉變為了教學主體的角色,這既有利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去應對考試,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有利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在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讀思達教法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以便適應當前的教育變化,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鐘亮珍.大數據背景下初中英語“讀思達”教學法感悟[J].考試周刊,2021(19):101-102.
[2]張榮麗.對“讀思達”教學法的思考和實踐[J].武夷學院學報, 2020(6):98-101.
[3]孫志法,周尚清.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英語“讀思達”教學法[J].福建教育,2020(23):54-56.
[4]尚家茗.“讀思達”教學法之思與行[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