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雙雙 費麗琴 劉心


摘要:就一例混合散養雞、鵝組織滴蟲感染導致死亡的病例進行了分析,介紹了混合散養雞、鵝感染組織滴蟲的病理學診斷、治療方法以及防范措施。為臨床混合散養雞、鵝感染組織滴蟲病識別及處置提供參考,同時為預防組織滴蟲病的發生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雞;鵝;組織滴蟲病;診斷報告
中圖分類號:S858.31;S858.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1)06-0021-02
組織滴蟲病又稱黑頭病或盲腸肝炎,是雞和火雞的一種原蟲病,主要以盲腸腫大、肝臟壞死甚至形成壞死性炎癥,排硫磺樣糞便為主要臨床特征[1,2]。據報道,火雞、鷓鴣和松雞可嚴重感染,雞、珍珠雞、孔雀、野雉、鴿子和鵪鶉等禽類也可感染[3,4],家鵝感染組織滴蟲也有報道[5]。本文將一例雞、鵝混合飼養感染組織滴蟲病的病例診斷情況報告如下,為臨床預防雞、鵝組織滴蟲病提供參考。
1 病例介紹
2016年8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病理實驗室收到2份死亡雞、鵝及組織樣本,死因待確診。通過對養殖戶的問詢得知,該養殖戶混合飼養土雞、家鵝共約2 000余只,30日齡左右開始發病,普遍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部分出現拉稀,雞冠顏色變深紅甚至暗紅,病情嚴重者死亡。每天死亡20~30只,曾使用青霉素對水飲用、“霍亂王”伴入飼料采食,均未見明顯效果。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病理組織學觀察, 確診為組織滴蟲病,診斷情況如下。
2 病理學診斷
2.1 剖檢情況
送檢病雞肝臟腫大,表面布滿銅錢樣黃白色斑塊,盲腸腫脹,內有豆渣樣內容物阻塞腸道(圖1A、圖1B)。肺部呈暗紅色,有水腫。送檢病鵝肝臟呈暗紅色,表面有芝麻粒或粟米粒大小的邊緣不清晰的白色小點。小腸局部增粗,漿膜表面可見細小白點(圖1C、圖1D),黏膜有出血。腺胃壁增厚,腺胃與腸道交接處水腫,覆蓋有一層膠凍狀物。直腸有出血。
2.2 病雞病理組織學檢查
病雞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其主要病變發生在肝臟和腸道。肝組織中有大量凝固性壞死灶,壞死灶內有炎性細胞浸潤,可見組織滴蟲蟲體。腸道腸壁平滑肌層內有組織滴蟲蟲體,腸固有膜內腸腺壞死,壞死灶中有大量異嗜性粒細胞浸潤,腸黏膜上皮壞死脫落(圖2)。腸腔內有壞死脫落的細胞以及炎性細胞滲出物,形成阻塞。腎臟有淤血;脾臟可見淋巴細胞壞死。肺臟的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固有膜中有大量炎性粒細胞浸潤,其中有大量的異嗜性粒細胞。
2.3 病鵝病理組織學檢查
病鵝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其主要病變發生在肝臟、腸道和腺胃。肝組織有多處局灶性壞死、出血,壞死灶內可見紅色圓形的組織滴蟲蟲體。腸道腸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腸腔內有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異嗜性粒細胞浸潤。腺胃固有層中有壞死灶,壞死灶內有紅色圓形的組織滴蟲蟲體及異嗜性粒細胞(圖3)。食管的食管腺壞死。肺臟內有較大的壞死包囊,包囊壁有炎性細胞浸潤。
3 臨床處理方案及建議
(1)給散養家禽做好定期驅蟲工作。在組織滴蟲病流行區,建議定期對散養的家禽用甲硝唑(250 mg/kg)與左旋咪唑(1次量25 mg)配合使用驅除組織滴蟲,驅蟲后將家禽關養3 d,糞便集中排在一個地方,然后收集糞便無害化處理,以減少外界病原的數量。持續堅持幾年,散養家禽感染組織滴蟲的機會就會減少,由組織滴蟲感染造成的損失就會降低。
(2)家禽發病后要早確診、早治療。該病發生后,養殖戶用不對因的抗菌藥物治療,延誤了病情,使損失加大。如果及早請專業獸醫進行病原確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使損失降至最低。
4 小結與討論
本次發病雞的病理變化表現為肝壞死和盲腸炎,呈現組織滴蟲感染的典型病理特征[1-4,6,7],而鵝感染組織滴蟲的眼觀病理變化不明顯,但是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在肝、腺胃和腸壁均有局灶性壞死和組織滴蟲蟲體,提示病理組織學檢查是診斷鵝組織滴蟲感染的有效手段。本次發病雞、鵝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在肝和腸道內均有組織滴蟲的蟲體存在,因此診斷本次發病是組織滴蟲感染造成雞、鵝肝、腸的組織損傷,導致其死亡。雞是組織滴蟲的自然宿主,發病的相關報道很多,但鵝感染組織滴蟲的報道較少,鐘靜寧等[5]報道一例鵝感染組織滴蟲病例,也是雞、鵝混合飼養模式,說明雞、鵝的混合飼養增加了鵝感染組織滴蟲病的機率。因此養殖場在做好飼養管理的同時,盡可能不要進行不同家禽的混合飼養。
參考文獻:
[1] LIEBHART D, GANAS P, SULEJMANOVIC T, et al. Histo-monosis in poultry:previous and current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J]. Avian Pathol,2017,46 (1): 1-18.
[2] B.W.卡爾尼克.禽病學[M].第九版.高福,劉文軍主譯. 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3] 陸慧君,賀文琦,姜 寧,等.孔雀組織滴蟲病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學觀察[J].中國畜牧獸醫,2010,37(5):186-187.
[4] 彭欠欠,蘇佳文,崔子鶴,等. 雞組織滴蟲病的病理學診斷[J].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7(1):72-74.
[7] 鐘靜寧,胡在鉅.鵝組織滴蟲與異刺線蟲混合感染的診治[J].當代畜牧,2014(14):11.
[6] XU J J, QU C B, GUO P, et al.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histomoniasis in chicken flocks in Eastern China[J].Avian Dis,2018,62(2):189-194.
[7] 張麗華,顧玉芳,梁雄燕,等. 靈山麻雞組織滴蟲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斷[J]. 中國獸醫雜志,2015(5):4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