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對學生影響較大是社會的普遍共識,但影響到底有多大?記者近日隨機來到四川省瀘州市展開調研。
“任何一個產業、一項競技都不能以毀掉一代人的方式來發展。”這是記者調研時,反復聽到的令人憂心的說法。
瀘州市藍田中學的班主任和家長督促全校2154名學生盡可能參與問卷調查,共交回1929份問卷。問卷數據顯示,兩三天玩一次網游的學生占比為26.23%,幾乎每天玩網游的占比為11.66%;每天玩游戲時長為1~2小時的占比53.91%,每天玩游戲時長超過5小時的占比達2.28%。《王者榮耀》為最受學生歡迎的網絡游戲,參與調查學生中經常玩《王者榮耀》的達47.59%。
面對這一讓人吃驚的數字,學校8年級12班的班主任劉老師直截了當地說:“學生接受調查時肯定有保留,實際情況遠遠比這個嚴重,班上60名學生完全不玩游戲的學生幾乎沒有,可控的有20人!”
宏觀數據更加觸目驚心。《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3億人,玩游戲等仍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網上休閑娛樂活動。數據顯示,62.5%的未成年網民會經常在網上玩游戲。未成年手機游戲用戶中,在工作日玩手機游戲日均超過2小時的達到13.2%,高于2019年的12.5%。
過度使用網游對未成年人產生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負面影響。藍田中學八年級某班學生小夏的父親說,自從孩子癡迷網游后,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最近一次數學考試只考了30多分。手機已經被他摔了5、6個,孩子就不吃早飯把錢攢起來,偷偷買手機。他發現后,孩子從二樓陽臺跳下去,一夜未歸,從此他再也不敢狠管。
2021年4月,劉女士一家將騰訊游戲告上法庭。劉女士的兒子小明從小學升入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成績一直不錯。接觸游戲一段時間后,小明逐漸出現嚴重幻覺,被家人拒絕提供資金充值后,小明隔三差五對父母使用暴力,最后放火燒了外公外婆的房子。
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小學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0.9%~12.5%。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
因沉迷網游而影響學業、引發性格異化的現象呈增長趨勢,網游危害越來越得到社會的共識。網游已發展壯大成一個巨大的產業。2020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786.87億元,同比增長20.71%。占據行業半壁江山的騰訊游戲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5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