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計劃 覃敏 劉俊杰
摘 要: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后疫情時代”,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力量、激勵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全面戰勝疫情、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將疫情期間展現的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融入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可以充分運用這一精神財富,對于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提高大學生思想覺悟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網絡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43
1 緒論
2020年初,全球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經過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的努力,我國疫情防控終見成效,中國也成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的模范國家。這不僅體現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彰顯了我國人民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精神內核。當前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逐漸轉為常態化,經濟秩序得到恢復,社會復工復產也在全面進行,我國已經進入“后疫情時代”,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這時期的教育教學會對社會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這場疫情防控的特殊戰役中彰顯了中國磅礴的精神力量,這場“戰疫”是傳遞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最生動鮮活的例子,每一位醫護人員、士兵、基層工作者以及普通的人民群眾等都分別從不同方面展現出了中國力量,向所有的青年學生講述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疫情期間展現出的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精髓加以提煉和總結,將其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當中,將有利于將疫情防控中凝練出的責任和擔當轉化為精神財富,并通過教育將其傳承和發揚,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一些學者針對疫情期間體現的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展開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統性的解讀和研究,較少有研究將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尚未有學者探究后疫情時代將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因此,本文基于疫情常態化的背景,總結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時代內涵,并提出將二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填補了目前研究的空白。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進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相關研究,將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理論研究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本文的研究結果將為網絡技術與多媒體平臺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有助于擴充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認知能力,升華自身境界,在文化交流中樹立和鞏固自身修養,挖掘自身價值,早日成為有用人才,也有利于“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在高校的傳播與推廣。
2 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的內涵
2.1 中國精神的內涵與表現
2.1.1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不止包含對祖國的情感,也包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近代中國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的奮斗史。愛國主義體現了人們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根本的內容,在后疫情時期,學生大規模返校復課,社會秩序逐漸恢復,高校應當堅持正確的思想引領,把愛國精神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增強學生對于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凝聚民族力量,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
2.1.2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面對疫情的挑戰,我國大到政府,小到個人都形成了認真對待的態度,將其視為影響國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挑戰。面對并不熟悉的新冠病毒,我國的醫護人員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在第一時間就確認了病毒的存在并開始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即使在疫情初期,全國上下都彌漫著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心理,廣大的基層工作者、醫護人員和一線官兵依舊堅持不懈的辛勤工作,廣大人民群眾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疫情期間居家隔離,非必要不外出。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研制出新冠疫苗,又有大批的群眾自愿報名參加疫苗實驗。這都體現出我國人民的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逃避不放棄,團結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
2.1.3 天下為公、先義后利的人格精神
疫情期間,許許多多的一線工作者不怕犧牲,甘愿奉獻,他們為了抗擊疫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甘愿簽署“生死狀”,在與疫情抗爭之前就早早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家的奉獻精神也是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展現了我國人民內在的善良與溫和,這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難以實現的地方,這種天下為公、先義后利的人格精神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2.1.4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
在疫情期間,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在國內確定新冠病毒的特征以后,我國政府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疫情情況,提醒世界各國注重疫情防控,共同對抗疫情。在后疫情時期,我國已經開始大規模復工復學,但依然及時向國外各個地區輸送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并及時向國外提供疫苗支持,國內的人民群眾也在擔心他國人民的健康,這都體現出中國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
2.2 中國力量的內涵與表現
中國力量是中國精神的特征與表現,在中國精神的引領下,我國展現出了強大的中國力量,讓世界各國人民看到了中國人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和能力,我國向國際社會交出了一份抗擊疫情的優秀答卷。在疫情期間,這種中國力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在疫情期間,一些海外華人華僑被滯留在國外,但他們依然心系祖國,期盼國內疫情可以結束,祈愿祖國同胞幸福安康,很多海外留學生也時刻關注著國內的疫情狀態,盼望能夠早日回歸,他們自發組織捐款,向國內疫情嚴重的武漢等地捐獻口罩、防護衣等醫療物資,體現出他們的向心力。(2)疫情期間人們的心理狀況更加脆弱,對新冠病毒的未知產生的恐懼隨時間的發展而增加,在這期間,我國的人民解放軍沖擊于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解放軍,穩定了國民的情緒,保障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展現出我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堅力。(3)抗疫過程中逆行的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者的不畏犧牲,展現了他們的貢獻力。(4)中國及時向世衛組織告知了中國面臨的疫情具體情況,并在國內疫情控制好以后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樹立起負責任大國形象,展現了大國特色外交的影響力。這些向心力、攻堅力、貢獻力和影響力結合起來,共同構成了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