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芳

摘 要:[目的]調查與分析高職護生在專業適應性方面的情況,進而思索并提出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提高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的相關策略。[方法]選取吉林省某高職院校全日制專科240名大學生,采用大學生專業適應性量表對進行測量。[結果] 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有部分高職護生的專業適應性不良,其中大一新生的專業適應性得分最低。[結論]高職護生的專業適應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可以從加強新生專業教育、專業基礎課程中融入新媒體、專業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等方面提升高職護生的專業適應性。
關鍵詞:高專護生;新媒體;專業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70
專業適應性是指進入大學學習期間的學生在其具備的個性特征和基本能力素養的基礎上,通過與學習專業及其專業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自己的專業認知和學習習慣及行為進行主動調整,進而擁有在專業上和諧順利發展的心理和行為傾向。高職護生未來面對的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生命,他們從事的工作是患者生命息息相關的,其專業適應性不僅僅跟將來是否能夠順利畢業和取得畢業證有關,還與其未來能否具有積極健康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生涯有關,極其有可能會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有關研究表明,護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產生無趣和喪失信心,絕大部分原因是對專業的適應性低,甚至出現專業適應障礙,進而對專業及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感到迷惘,表現出專業厭倦的心理,嚴重者甚至會選擇離開學校等方式來逃離。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數字化技術已經滲透入各個行業,對于教育行業也有很大的沖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能夠更加多元化地實現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從新媒體中獲取知識和信息。因此,告知護理教育者應該加強研究如何能夠在新媒體背景下提升高職院校護生專業適應性方面的相關策略。
1 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吉林省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專科學生240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答前說明、當面發放、當場解釋和立即回收問卷的方式進行調研。并且對問卷回答的完整性和認真性進行檢查,剔除不合格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40份,有效率為100%。其中男生56人,女生184人,高中學習科目為理科的112人,文科128人。一年級學生82人,二年級學生96人,三年級學生62人。城市生源181人,非城市生源59人。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問卷
采用唐文清2007年編制的大學生專業適應性量表。其編制該問卷包含了四個維度,統共有38個條目。四個維度分別是專業學習行為(第一維度)、專業學習動力(第二維度)、專業承諾(第三維度)以及專業自我效能(第四維度)。每個條目按照1~4級來進行賦分,完全不符合、有些不符合、有些符合和完全符合。量表總分為38~152分,得分越高說明專業適應性水平越好。每個項目平均分小于2分,就顯示對專業極不適應,所以,第一維度得分低于26分;第二維度得分低于18分;第三維度得分低于20分;第四維度得分低于12分,就顯示高職護生對專業極不適應。應用的量表具有非常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2 數據分析
將回收的問卷數據錄入spss22.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3 結果
根據數據分析顯示,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總分為102.32±12.84分。其中專業學習動力得分為23.87±3.02分,專業學習行為得分為33.75±3.75分,專業承諾得分為28.64±4.22分,專業自我效能維度得分為16.07±2.01分。調查顯示不同年級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得分情況:大一年級得分為100.32±14.10分,大二年級得分為102.43±12.12分,大三年級得分為104.25±11.68分,其中專業不適應情況見表1。
4 討論
4.1 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整體水平較好
從整體上來看,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處于中上水平,與國內其他學者的研究相似。這個結果表明大多數的高職護生在進入大學以后能夠適應護理專業的學習。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表現出了學習興趣不高、專業適應不良等問題。所以針對高職護生專業適應性的提高應提出進一步地策略。選擇來到高職院校學習護理專業,很多學生都是父母的選擇,認為將來有非常良好的就業前景。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本身對護理專業并不了解,不知道將來面對的是什么樣工作環境。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不認真學習,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專業課學習沒有興趣,對未來的就業沒信心等專業不適用的情況,所以高職護生的專業適應性方面仍有加強和提高的空間。
4.2 加強新生的入學專業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大一學生的專業適應性是所有年級中最低的。有研究表明,對于剛剛入學的大一而言,其相較于大二、大三學生的更加容易出現學習倦怠,究其原因,還是考慮大一學生對護理專業學習的適應性不高,從而導致學習倦怠。雖然現在我國的護理事業已經有了蓬勃分發展,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也在逐漸提高,但是在很多家長和高職護生的內心深處仍然存在這樣的想法,選擇護理專業是由于護理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較來說,就業會相對容易,其實在其心中依然覺得護理是從事傳統的打針、發藥的工作,是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沒有創新的一份工作。所以,在新生的入學專業教育中,高職院校應加強對于護理專業的專業教育,告知學生從國家到省里再到學校現在都非常重視創新創業,選擇了護理專業,依然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機會。在專業教育中,應將護理專業先進人物及其事跡分享給學生,并且邀請護理專業知名人士。例如,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來校開展講座或護理專業的優秀學姐學長來校分享自己的成功和經驗,通過真實與身邊的榜樣的接觸,能激發其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也并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