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濤 白亞莉 杜林虎 邵致新
摘要:新時代,市場組成更加復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企業為了達到利益的最大化,采取各種手段控制成本。在運輸行業中,物流供應鏈管理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貫穿于運輸企業的全程,能夠幫助企業控制成本、減少庫存,從而達到減少企業風險的作用,尤其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更多企業對于供應鏈管理更加重視。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中,企業要重視物流供應鏈管理,通過加強物流基礎設施,提升企業軟實力,從而提升物流供應鏈管理效率。隨著科技應用范圍的擴發,運輸企業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也應用了新技術,改變了物理供應鏈管理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管理實效。
關鍵詞:新技術;運輸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
近年來隨著經濟市場的大幅改革,各大企業對于自身發展方向重新做出了調整,由于市場份額變小,市場競爭變大,企業在提升自身效益的同時,還需要通過運用一些新技術控制運營成本,從而達到開源節流,控制風險的目的,運輸企業的主要成本來源于物流供應鏈管理,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發展,運用新技術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尋求新的出路。
一、運輸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工作
運輸企業物流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主要包含了采購管理環節、倉庫管理環和運輸配送三個方面,運輸管理的全過程是相互影響的,其中的聯系相當緊密,要做好供應鏈管理,就要從這三個角度開始入手,既要做好各環節的分項管理,又要做好三者之間的統籌管理,才能有效地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率。采購管理主要是對物品采購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包含全部的采購環節,從采購任務的下達到產品的檢驗,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倉庫管理首先要做好供應鏈上下端的統籌管理,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并且要做好進出貨物的登記、交接等工作。運輸管理是對貨物的運輸過程進行管理,做好交接手續,保證貨物的完好無損,并且要根據情況應對一些突發事件,像一些特殊貨物,要采取特殊的手段進行保存,如一些食品類,需要做好冷藏,防止運輸過程中食品發生變質,并且要確保貨物按時到達指定倉庫。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有多個環節,運輸企業只有不斷的優化供應鏈模式,采取先進的管理手段,才能減少成本的輸出,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二、運輸企業運用新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意義
隨著經濟市場的全球化發展,運輸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只有通過運用新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才能提升企業的實力,才能確保運輸企業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供應鏈是運輸企業的生命線,優化運輸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不管對于優化企業的軟實力和經濟實力而言,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現代服務至上的市場競爭中,優化管理模式,無形之中就優化了企業的服務水平,有利于企業快速的占據市場份額,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運輸企業是以服務為核心的企業,只有重視管理,優化管理模式,才能不斷的提升服務質量,打開更加廣闊的運輸市場。目前,市面上的運輸企業在物流系統的構建上由于受到地區、地理環境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物流系統存在明顯的缺陷,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能夠迅速的幫助企業找到物流系統中的核心問題,從而減少地區在服務質量上的差異,促進運輸企業服務質量在區域上的平衡發展,因此,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構建完善的物流供應鏈系統十分重要,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運輸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采購管理有延遲性
在傳統的物流供應鏈管理中,供應鏈的核心點是生產商,生產商決定了產品的特性、產品的特點,供應商物流采購等方面的工作都是以生產商產品的特性和生產量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策略。因此,傳統的企業采購具有一定的延遲性,采購環節都依據生產而作業的,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生產商提供給企業的產品與市場所需總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不管是在質量上,還是在產品特性上,由于生產商和消費者無法直接對接,生產商無法獲得一線的消費者需求,因此提供給企業的產品便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導致了生產商無法精確把控產品特質,造成了采購管理的延遲。
(二)倉庫管理模式落后
倉庫管理是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倉庫管理主要是對進貨量、剩余庫存量和發貨時間等數據進行統計和管理,企業如果無法準確地掌握倉庫基本情況,就會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影響企業的信譽度,同時也增加企業倉庫管理的成本,造成庫存積壓,給企業造成較大的影響。傳統倉庫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有市場,對于市場的把控能力較低,同時,難以預見后期市場的變化,比如,市場中所需要貨物比實際庫存要大,但是這個時候庫存中卻沒有貨物,或者有可能出現相反情況,庫存積壓,這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因此,信息時代,對于倉庫管理的主要優勢在市場分析準確,能夠為倉庫管理、倉庫進貨出貨提供有力的數據保證,從而為企業減少成本支出。
(三)運輸信息對接延遲
在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中,運輸信息堆對接延遲,直接影響了運輸的效率,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將貨物首先進行包裝、然后在進行出后,最后確定貨物信息安排運輸,整個過程中,信息的對接要及時準確,保證運輸的通暢及時,確保貨物運輸動態能夠被消費者、企業、供貨商所掌握,但是在實際的貨物運輸中,信息對接有一定的延遲性,影響了企業的服務質量。
四、新技術條件下運輸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策略
(一)創建現代化信息平臺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現代企業在物流供應鏈管理方向上要進行調整,依據現有情況構建現代化信息平臺,實現客戶和生產商、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第一,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建立采購平臺,轉變傳統的作業理念,建立以客戶為核心的采購管理模式,將客戶放在整個采購環節的中心地位,定期的統計消費者的需求,了解市場走勢,并且根據現有數據統計和分析出下期產品的特性和需求結構,并且將這些信息通過互聯網反饋給生產商,從而實現需求和購買的高度統一和融合,提升采購管理的效率。企業通過建立信息平臺,構建了一個消費者和客戶溝通的橋梁,有效地提升了銷售效率,減少了庫存成本。第二,創建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企業要根據自身規模和發展戰略,引進與自身管理模式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產品從入庫到發出,再到客戶手里的全方位動態化管理,利用掃描軟件對產品入庫掃描跟蹤。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搭建起一個以客戶為中線的產品動態流動網,不管是倉庫、企業、運輸部門度可以通過系統掌握產品的運輸動態,從而根據實際狀況制定運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