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利
摘要:在國際貿易如此成熟和便捷的今天,貿易便利化尤為重要。我國在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過程中,在自貿區先行先試,我國在2013年率先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推進貿易便利化積累了眾多可借鑒的經驗。黑龍江自貿區成立一年來,也在推進貿易便利化上做出了諸多努力:創新海關監管制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不斷推進通關一體化進程,但仍存在著邊境通關基礎設施急需完善、政務服務能力有待提升、單一窗口建設有待加強的問題。文章通過分析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建設經驗,結合黑龍江自貿區推進貿易便利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推進黑龍江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經驗啟示
“貿易便利化”一詞可以簡單歸納為:通過簡化貿易過程和手續、改善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并提高相關應用技術、完善口岸管理體制等方式,來減少貿易流通中的各種不必要障礙,提高要素跨境流動速度和通關效率。上海自貿區成立7年來對標國際,自主查驗、自主改進,敢為人先進行制度創新,為國內其他自貿區推進貿易便利化提供了大量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截至2020年,中國已有18個自貿區相繼設立,其中黑龍江自貿區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作為中國最北自貿區,黑龍江自貿區承擔著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建成國家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成為東北振興發展新動能以及打造對俄及東北亞全面開放合作高地的重任。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經驗勢在必行。
一、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經驗分析
(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經驗
上海自貿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以提升貿易便利化為原則,推進“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一線放開”指商品從境外進入自貿區可以不受海關監管自由出入境。“二線管住”指貨物在國內區域和自貿區之間流動時會受到嚴格高效的監管,即通過海關、檢驗檢疫部門整合建立的“一門式”電子通關服務中心進行檢疫檢測的監管。“區內自由”強調通過簡化區內貨物流動手續促進貨物的便捷流轉,如采取分批送貨,集中報關的方式來提高清關效率。以創新制度中通關便利下的“先進區,后報關”為例,在該制度下,區內入境貨物可先憑單據進行簡要報關,同時辦理貨物進岸和通關手續,之后再進行正式的申報,節約了大量通關時間。
(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經驗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通過聯立海關、商檢、檢疫等部門建立單一的平臺,參與國際貿易和跨境運輸的各主體可通過該平臺提交有關單證和數據。上海自貿區單一窗口于2014年2月上線試運行,目前已發展到3.0版,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進出口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貿易許可等業務全程電子化服務,并設有快件物品、資質許可、支付結算等11項地方特色應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單一窗口在成熟的電子口岸建設基礎上,不斷推動與其他經濟體的申報接口對接,促進數據和信息共享,為企業辦理跨境業務提供方便。目前上海自貿區單一窗口處理的進出口業務量為全球之最。
(三)檢驗檢疫監管制度管理經驗
上海自貿區檢驗檢疫監管制度的創新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放松事前審批,強化海關和檢疫部門事中、事后監管;加快體系建設,防范風險,同時加強對質量安全風險的監管;發展第三方檢驗檢疫機構,實現檢管分離;推行貿易便利化政策,加快推動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的發展。2018年4月,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正式納入海關統一管理,并對口岸旅檢監察、運輸工具登臨檢查等七項業務進行了優化整合,“一口對外,一次辦理”的業務模式得以施行。這樣一來,使得自貿區口岸監管部門的作業環節大幅縮減,作業流程也得到了優化。
二、黑龍江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現狀
(一)海關監管制度不斷創新
黑龍江自貿區通過不斷摸索,形成了“落地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海關創新制度滾動工作模式,并在一年時間里將4項創新舉措在自貿區內先實行先試探。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方面,哈爾濱海關倡導“農業走出去”,鼓勵我國在俄羅斯的種植企業將糧食運回國內,在結合邊境貿易特征、保障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許可審批方式進行優化,并簡化入境檢疫審批要求,提出了“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許可流程”。在該流程下,通關速度得到大幅提升,進境糧食通關時長大大縮短,海關監管壓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為優化營商環境,哈爾濱海關出臺《哈爾濱海關關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16條措施》,并極力打造“辦理海關事項不求人”的服務品牌,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投資項目服務保障”等特色服務。同時,自貿區內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秒批”系統、集中452項涉企服務事項的“一門”辦理都為自貿區內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提高了部門效率和服務水準。以哈爾濱片區為例,在各項政策推動下,成立不到一年時間里哈爾濱片區營商環境在世界經濟體排名中提升了28位至第52名。
(三)通關一體化建設勢頭良好
為提高貨物通關效率,黑龍江自貿區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平臺,實施“互聯網+預約通關”模式,方便企業在任何時間都可辦理通關;同時,也加大了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建設力度,實現通過該平臺進行貨物、艙單、運輸工具申報等更多報關業務的辦理。另一方面,實行對進口的各類礦產品施行“先驗放后檢測”管理辦法;支持企業提前報關,非查驗貨物貨到即放行提離。除此之外,黑龍江自貿區不斷推進與俄羅斯口岸監管部門的合作,延長部分公路口岸開關作業時間,方便客貨通行;實行中俄監管結果互認,保證通關順暢。
三、黑龍江自貿區推進貿易便利化存在的問題
(一)邊境通關基礎設施急需改善
盡管黑龍江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為貿易便利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但部分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和落后制約著邊境貨物運輸能力和通關速度,影響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的推進。根據國家出臺的最新標準,黑龍江自貿區除綏芬河公路、鐵路口岸和同江鐵路口岸、黑河公路口岸符合改建標準外,其他口岸由于建設較早,存在口岸旅檢通道邊檢和海關查驗緩沖區距離、貨檢通道卡口設備普遍不達標等問題。同時,在跨境貨物運輸中,中俄兩國在鐵路運輸方面也面臨著路軌距離不一致的問題,導致車廂換裝過程成本高、效率低,也制約了貿易便利化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