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



摘要:文章構建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基于松弛變量視角包含有非期望產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測算了渝東南地區2014~2018年產業生態化水平。研究結果表明,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效率整體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各區縣逐步向生產前沿面推進;各地區產業生態化水平參差不齊,產業生態化發展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
關鍵詞: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效;超效率SBM-DEA模型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出路”。產業生態化是產業生態學理論指導下的一種高級的產業發展形式,它將產業發展活動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都置于生態系統物質能力的全交換過程中,建立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之間高效、低污染的產業生態系統,而產業生態化效率作為衡量產業生態化的關鍵指標,能夠更好地評估生產過程中的生態型。
本文以重慶市渝東南地區為分析范圍進行產業生態化效率的測算。通過構建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設置評價指標,采用基于松弛變量視角包含有非期望產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對產業生態化水平進行定量評價,對推動渝東南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渝東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二、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評價指標體系
(一) 產業生態化效率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產業生態化效率評價指標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比性,本文以生產函數Y=F(K,L)為基礎,結合產業生態化的內涵和特點,建立模型指標體系,作為選擇投入產出指標的主要依據。在現實生產和社會活動中,除了產生期望產出(Desirable Outputs)之外,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廢水、大氣污染物等許多非期望產出(Undesirable Outputs)。因此,本文的產出指標,包括了期望產出指標和非期望產出指標。本文的研究范圍為渝東南地區6個區縣,共選取10個指標,鑒于數據的可取得性,根據渝東南地區2014~2018年的時間序列指標可獲取性,本章構建的產業生態化水平評價的投入指標包括資本投入、勞動投入、能源投入及水資源投入;產出指標中期望產出包括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以及地區生產總值(GDP),非期望產出包括廢水排放總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見表1),力求使其能對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效率水平進行全面評價。
(二)數據說明與數據來源
1.投入指標
投入指標用于反映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過程中的投入狀況,在該指標下設計了4個子指標。
(1)固定資產投資。該指標能夠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結構和發展速度,反映行業資本投資狀況,評價產業投資效果,該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重慶市統計年鑒(2015~2019年)》以及《渝東南地區各區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2018年)》。
(2)社會就業人數。該指標用于評價產業的勞動資源投入情況。鑒于數據的可取得性,本章選用渝東南地區各區縣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人數作為勞動投入指標,該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重慶市統計年鑒(2015~2019年)》。
(3)能源消費總量。該指標用于反映產業生態化過程中能源投入情況,用以反映渝東南地區產業活動對煤炭,電力及成品油等各種能源的綜合消費量,包括能源加工轉換損失量,終端能源消費量以及能源損失量。鑒于數據的可取得性,本章選用渝東南地區各區縣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作為變量指標,該指標大小對產業生態化效率水平變化最為直接明顯,該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重慶市統計年鑒(2015~2019年)》。
(4)用水總量。該指標是衡量產業生態化投入的重要定量指標,反映了一定時期內渝東南各區縣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總量。該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重慶市水資源公報(2014~2018年)》和《渝東南各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統計公報(2014~2018年)》。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主要用于反映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過程中的產出狀況,分為期望產出和非期望產出,其中期望產出包括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以及地區生產總值,主要反應了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而非期望產出主要采用了廢水排放總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兩個指標。
(1)三次產業增加及地區生產總值
該指標主要考察生態化要求下產業的產出狀況。該指標數據來源于《重慶市統計年鑒(2015~2019年)》以及《渝東南地區各區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2018年)》。
(2)廢水排放總量。該指標是反映非期望產出的重要指標。該指標數據來源于《重慶統計年鑒(2015~2019年)》,《渝東南地區各區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2018年)》及《重慶市環境統計公報(2014~2017年)》。
(3)二氧化硫排放量。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廢氣、廢物等污染物。二氧化硫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由于煤和石油中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燒時均會產生二氧化硫。因此本文選取二氧化硫排放量作為非預期產出的代表之一。由于二氧化硫主要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而生活排放量相對較小,因此本文采用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標數據來源于《重慶統計年鑒(2015~2019年)》,《渝東南地區各區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2018年)》以及《重慶市環境統計公報(2014~2017年)》。
三、渝東南地區產業生態化效率測算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