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辭
摘要: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總體來說是不斷增強的,但是,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創新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文章通過剖析我國企業創新制度和文化中的問題,為企業在審視自身創新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時提出建議。
關鍵詞:企業創新;制度;文化
我國企業創新能力整體來說是不斷發展的,但是與一些高創新性國家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別。《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排名已經從2018年的第17位上升為第14位。而快公司發布的《2020年世界最具創新力企業》中,中國只有瑞幸一家企業上榜。
一、我國企業創新面臨的制度問題
我國企業創新目前在制度上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就企業自身來講,內部的各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制約著企業創新能力的發展,就企業外部來講,政府的各種政策措施影響著企業創新創業的大環境。
(一)外部制度問題
企業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及政策支持,現在的一些制度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很好的滿足企業創新的需要。
1. 專利保護制度的問題
(1)司法保護程序繁瑣。司法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調查取證困難,處理時間長。
(2)現有專利保護制度的處罰力度較弱,案件處理耗時長,對企業來說可能得不償失。
(3)新興產業的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尚未建立。在大數據、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內,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多方合作,盡快建立起相關產業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4)司法和行政執法不能有效銜接。在一些地方,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這兩種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并不能有效銜接,甚至還會出現小范圍的沖突,阻礙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實施。
2. 創新資源配置問題
(1)重大科技投入過分依賴科技專家。一些政府部門沒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研究和把握國家戰略并制定具體的實行措施問題上,而是將這些任務推給了科技專家,如果對于創新方面的政策僅僅由科技專家進行制定,必然會對某一方面有所傾斜,從國家整體戰略的角度來看是不利的。
(2)在現有制度下,企業無法參與到國家重大科技和創新規劃的制定過程。國家制定的創新戰略就少了企業的視角,也不利于政策的實施以及企業對于國家政策的理解。
(3)沒有建立起能夠有效發揮專家群體意見的體制機制。現在我國的創新戰略在制定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參考個別專家的意見,不能有效發揮專家群體的智慧。
(4)創新資源配置模式單一。我國現在的資源配置模式主要還是以項目為主。
(5)公共財政科技經費對企業的引導作用有限。目前我國的公共財政科技經費主要還是投向了政府部門所屬的科研院所和高校。
(6)缺乏有效的科技共享機制。目前對于由獲得國家資助所獲得的科研成果不能為社會共享,而是被獲得經費的單位作為了一種盈利的手段,這種做法不利于知識和技術的共享。
3. 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政策問題
顧群、谷靖和吳宗耀指出財政補貼對探索式創新有激勵作用,而對開發式創新沒有作用。而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研究,張明斗卻發現了財政補貼對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質量具有擠出效應。從以上的這兩個研究結果來看,在僅考慮高新技術企業的情況下,財政補貼對企業創新的作用就存在著分歧。
在研究民營企業的創新問題時,項康麗指出民營企業所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從整體上提高了研發創新投入。并且張明斗在研究高新技術企業時也指出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質量具有促進效用、且這種激勵效用在不同創新水平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存在差異。
所以,政府在制定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時不能一刀切,采用大水漫灌的做法,而要采用“精準扶貧”的政策,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利用社會資源。
(二)內部制度問題
企業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企業內部體制機制的問題。
1. 組織結構的問題
尤其是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多年的發展使得企業的層級更多,部門之間的利益牽連也更緊密,所以當企業想要為了創新建設其他的制度或者是壓縮管理層級時所面臨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2. 管理層的設置問題
(1)管理層權力的大小問題。通過研究,劉曉光發現,當管理層權力較大時,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對企業創新的激勵作用會減弱,但這種調節效應主要體現在非國有企業。企業的創新活動和項目更多的是由各級管理人員來制定的,科研人員的參與度不高,在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中決策權偏低,這種情況會打消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企業創新活動實施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2)公司技術董事的比例設置問題。馬莉莉通過研究發現公司技術董事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技術創新效率越高。但是在該研究中發現企業技術董事在董事會成員中卻只占到了1/3,說明很多企業的技術董事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有待于通過進一步的提高技術董事的比例來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效率。
(3)高管團隊異質性程度。通過研究,胡澤民和方玲發現高管團隊任務異質性與企業創新績效顯著正相關。企業高管的任期、教育水平和職能背景的差別能夠給企業帶來多樣化的資源,有助于信息整合和知識共享,從而提高企業創新決策的質量,提高企業創新績效。所以在組建高管團隊時不能只考慮候選者的績效還要考慮其教育水平和職能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3. 企業內在激勵機制問題
(1)企業管理層的激勵問題。企業管理層作為企業內部各項政策的制定者,決定著該企業對于創新的態度以及能否順利的開展創新活動,應該從更加長遠的角度考慮企業的發展問題,所以在制定管理層的績效考核指標時不能只考慮短期利益,還要考慮到長期利益,加大對于管理層的長期利益考核指標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