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廣
摘要:幸福生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自然本性。《市場的邏輯》強調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市場經濟中選擇和決斷的重要方法,對提高幸福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追求幸福,需要學會用換位思考、誠實守信、合作雙贏等理性思維。
關鍵詞:理性思考;市場邏輯;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是自然人本性的追求,不管人們現實世界處于何種狀態,其向往幸福生活的原動力不會因為現狀而乏力。由于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同,在追求幸福時很可能出現問題,比如,偷盜、搶劫等追求個人幸福的方式,會導致社會治安混亂,人心不穩,社會整體的幸福感則會大大下降,個人的幸福生活也會大打折扣。追求幸福生活,需要市場的理性思維來解決面臨的問題。
一、《市場的邏輯》簡介
《市場的邏輯》增訂版是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的著作,該書出版的宗旨,是希望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理解和接受市場邏輯的理念,以此減少人類無恥或無知犯的錯誤。張維迎認為,“市場是人類應對無知和約束無恥,特別是減少由于多數人的無知和少數人的無恥相結合導致的災難性錯誤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張維迎通過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年來的經驗研究,積極宣傳市場的邏輯,希望人們更多的通過運用市場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思考,以使別人幸福實現自己幸福,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中獲得更飽滿的幸福感。
二、幸福生活與理性思維的關系
(一)多元的幸福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中國,人們對幸福的理解不盡相同,不論哪種說法,都是人自然本性的表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幸福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幸福觀。把問題搞清楚透徹,是學者的幸福觀。把握目標,認真學習,為幸福生活打基礎,則是我們青年的幸福觀。
由此可見,幸福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式式的內容,在多元社會中,它因個人不同理念和目標而呈現多元化的理解。我國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幸福觀也呈現多元化特點。每個人追求幸福生活,可能會走一些彎路,出現一些偏差。不確定性的因素會致使幸福生活獲得感不足。提高幸福生活質量,要以市場的理性邏輯來應對。
(二)市場邏輯中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一種冷靜的思維方式,是一種講事實、擺道理的嚴謹的邏輯論證和分析的思維方法。理性思考相對面是情緒化思考,情緒化思考是一種感覺替代邏輯分析的思維方式,是一種情緒發泄式的表達,無助于在現實中解決存在的問題。對于理性思維,《市場的邏輯》中有獨到的見解。在中國改革中,理性思考思維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理性思維要求人們必須放下自我優越意識,學會換位思考。如果無法超脫自身地位、利益、身份,只顧從自身利益評判是非,這是非客觀理性的思維。社會中,每個人都會處在一個特定的位置,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利益結合點,評判的思維自然傾向滿足自身利益,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因而,人們更需要換位思考來評判得失,以此達到更加公正的結果和愿望。換位思考,是一種市場的邏輯,是以為別人創造幸福來達到自己幸福的理性思維,在使別人幸福的同時為自己創造幸福。從事給別人創造幸福的事情,達到令自己幸福的效果,這就是換位思考的力量,亦是市場的邏輯的力量。
第二,理性思維要求人們實事求是,不能把現實中無可行性的理想目標作為評判和反對一個政策好與壞的理由。現實中,對改革政策的評價,必須考慮政策在現實環境中的可行性,不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對解決實際問題沒有任何價值。如果不對政策加以理性思考,思維局限于創造貼合理想目標的好政策,現實問題則難以解決,社會發展則難以進步。
第三,理性思維要求講事實、擺道理,嚴格邏輯分析與論證。直覺是人們獲得感性認識的一部分,是理解社會現象的重要途徑。但是,不能僅從表面現象去理解,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窺測實物的本質,就需要嚴格推理和邏輯分析,否則會被現象蒙蔽,做出錯誤的政策決策。
第四,理性思維要求著眼未來。市場經濟社會中,著眼未來發展就得放下歷史。市場經濟強調市場的邏輯,強調合作共贏。如果抓住歷史舊賬不放,不愿意與自己有恩怨的人合作,則可能失去發展機會,自身幸福或許有遺憾。缺乏理性的思考,對我們的發展并不會有什么好處。不忘歷史和放下歷史并不矛盾,這反倒是一個典型理性思考的案例。
(三)幸福生活與理性思考的聯系
1. 個人的浮躁心理狀態需要理性思維矯正
張維迎認為,市場的基本邏輯是:“如果一個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須首先使別人幸福。即利己先利人。”追求幸福生活是每個人的正當需求。而在現實經濟社會中,人們對幸福的理解會出現不同的心態,也許會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中出現損害別人利益的行為甚至違法犯罪的行為,大大降低了整個社會的幸福程度。追求幸福生活出現不良社會現象,很大程度上與個人浮躁心理態度相關。浮躁的心態追求幸福生活,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個人追求幸福生活,需要理性思維指引。通過市場邏輯的理性思維,著眼長遠,將通往幸福生活的基礎打扎實,不急躁,不盲目,務實發展。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子穩了,幸福生活才更有保障。
2. 社會整體環境需要理性思維指引
社會的整體環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內容,整體環境的好壞影響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社會健康發展,鼓勵著許多人懷揣幸福的夢想艱苦奮斗。縱觀現在社會,整體環境也存在一種不良風氣,為了追求幸福或財富,出現了一些影響人們幸福生活的事情,比如食品安全問題、電信詐騙、假冒偽劣問題等事件,都是急需理性思維來反思和引導的例子。社會整體環境如果不能營造一個理性的環境,為了擴大利益盲目發展,最終受損的是整體環境和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回歸理性。健康理性的社會,健康理性的思維,才能創造高質量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