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P.Tan 黃為民 項鳳華 秦冰
近年來,隨著我國數字經濟不斷發展,科技水平也在逐漸進步,諸如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也漸漸為人們所知。農業作為國之根本,是國家大力扶持與建設的一大項目,尤其是最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業改革與規劃的政策,并多次闡述了“數字鄉村”與“智慧農業”的理念,為農業與農村經濟的振興與蓬勃發展指明了道路。
智慧農業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通過運用各種全新的智能化技術,對一系列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因素進行全方位控制、監督與管理。其運用的技術種類繁多,例如4G/5G/ NB-IoT通訊技術、地理信息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網絡技術等,都可以廣泛應用于智慧農業,從而在農業生產工作中起到監測與管理的作用。智慧農業通過將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遠程通訊系統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充分地結合到一起,并應用各種電子傳感器,以智能化的形式完成一系列的感知、甄別、預警以及決策等工作項目,使農業工作的內容變得更加可視化、精密化,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農業的積極發展,為“數字鄉村”乃至“數字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在物聯網自動化技術中,通常需要使用的電子設備主要為GPS定位系統、傳感器、電子標簽、地理信息系統以及激光掃描儀等,人們可以通過運用這些設備對物品進行實時監測、網絡連接以及互動操作,在化學、電、光、位置、聲音等方面的信息搜集,效果尤為出眾。在智慧農業的生產體系當中,物聯網自動化技術主要涵蓋了遠程檢測系統、無線傳感系統、數據采集存儲云平臺、數據分析建模以及專家系統等,對于農業生產過程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可以快速而高效地進行處理。物聯網技術還存在著成本低廉、通用性強、易于推廣等優勢,可以通過建立符合當地特色的鄉村科技示范點的形式,有效地推動數字鄉村的建設,解決鄉村數字化、信息化問題,提升農民的勞動力與生產力,啟發并鼓勵其創新創業,精準幫扶,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在智慧農業中,物聯網技術覆蓋了農業生產、環境監管、資源利用以及農產品銷售等全方位過程,尤其是在大棚種植、食用菌種植、漁業養殖以及茶業種植等方面,該技術的應用程度頗為成熟。以茶業為例,在福建南平市目前已實現多個體系全面的智慧茶園茶廠,并以生態茶、可溯源的茶而聞名。其主要內容為,在茶園內設置農業氣象監測站,對天氣與茶園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將數據上傳至云端作為參考;在茶園內設置智能灌溉系統,可通過電腦、平板與手機平臺進行遠程控制或通過大數據自動化控制,在節水的同時還能做到精準施肥;在茶園內設置蟲情監測燈與物理滅蟲燈,通過物理滅蟲的方式有效避免茶葉遭受蟲害,還可以避免化學殺蟲劑對茶葉造成污染;在生產車間內設置傳感器對內部環境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避免生產環境對茶葉質量造成影響;在茶園內設置高清攝像頭進行實時監控,并以云平臺的可視化界面展示茶園、采摘、茶葉生產過程,結合區塊鏈技術提供茶葉溯源,確保消費者安全放心。
綜上所述,我國的智慧農業發展戰略離不開物聯網自動化等一系列技術的支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創新與改進。相關科研人員應當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為我國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的發展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以確保我國數字經濟能夠得以進一步提升,達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戰略。
*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