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陽
摘 ? 要: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中學生正處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期,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影響,優越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中學生作為推動中國夢實現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至關重要。
關鍵詞: 中學生 ?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 建設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概念及類別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指影響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外部因素的總和”[1](317-329)。其內涵豐富,類型多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如何進行分類呢?劃分標準不同,類別也必然不同。第一,按范圍標準來劃分可以分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宏觀環境包括較大范圍的經濟、政治、社會和網絡環境等,微觀環境包括較小范圍的學校、家庭和社交環境等。第二,按人的需求標準劃分可以分為思想政治教育物質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環境。“思想政治教育物質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環境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體系”[2](2-5)。第三,按主體范圍劃分可以分為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大眾傳媒—網絡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和社交環境等。構成主體不同,我們需要從各個主體的角度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一些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環境。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逐漸產生了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利益觀。在市場經濟下,少部分人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不惜拋棄道德觀念。如果父母持有這種思想觀念,那么必然會影響子女,導致孩子早早沾染金錢的俗氣。少數中學生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是什么讓中學生產生這種思想呢?毫無疑問,是當今的經濟環境。盡管經濟的飛速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影響。
(二)時事環境。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發展中不斷健全。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國家大力開展反腐倡廉,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加大了我國打擊貪污腐敗的力度。但是,仍存少數貪污腐敗現象,會給一些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時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
(三)文化環境。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文化環境是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在全球化背影下,西方一些負面信息文化,會影響我國部分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國以往的封建文化,會對中學生產生危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負面信息借助計算機網絡傳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吸收,影響了科學教育的效果。
(四)大眾傳媒—網絡環境。當前網絡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網絡化的大眾傳媒被普遍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按蟊妭髅降陌l展,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速度”[3](82-83)。這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第一,一些大眾傳媒網絡信息的不真實性,對尚無處事經驗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正確評判。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中存在不良信息,影響了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意識,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二,互聯網某些明星的不良形象,影響社會風氣。尤其對部分喜歡明星的中學生來說,產生了不良影響,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
(五)學校環境。學校從古至今都是知識文化思想傳播的主陣地,良好的學校環境有利于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應試教育下,部分學校不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視知識教育。“學校往往以分數高低作為品德評價標準,考試中得分較高者往往被視為思想品德優秀者,分數較低者被視為思想品德低下者,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生最真實的思想品德狀況,而且會導致部分學生的思想畸形發展”[4](115-116)。學校教育存在問題的同時,教師師德建設也有待加強。在學校中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教師行為時時刻刻影響學生??山陙?,教師行為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六)家庭環境。家庭是中學生賴以生存和幸福的港灣,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直接的影響。我國部分家長只一味地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僅僅寄期望于學校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缺少對孩子思想動向的關注和引導教育。有的家庭關系不和諧,甚至某些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部分家庭的父母關系不和諧,經常發生家庭矛盾,這些都會對中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干擾中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嚴重的甚至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
(七)社交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學生所處的朋友圈對其思想品德形成影響巨大,甚至有時超過學校和家庭的影響。中學生的朋友圈多為一些與自己年齡相近、社會經驗大體相同的學生,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學生的交際圈逐漸擴大,不再僅局限于同學之間的社交,而是逐漸與社會接軌?,F在部分中學生是網吧???,他們經常出入營業性網吧,結識了許多吧友。吧友品德素質參差不齊,如果品德素質不高的群體交往就會導致他們沉迷網絡世界。部分中學生結交社會青年,或結交網友,一定程度上危害中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策略
(一)優化經濟環境。優化經濟環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對外開放和創新發展戰略,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質保障。第二,進行素質教育,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經濟觀念,正確處理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盡量不要把負能量帶給孩子。
(二)強化政治環境。第一,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法律法規。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逐漸完備我國法律體系。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治社會不良之風。要將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二,國家要繼續加大反腐力度,治理官場的不正之風。十九大后,要發揮紀律監察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加大對領導干部的監察力度,將那些想貪不敢貪的小心思扼殺在搖籃中,使黨政干部切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凈化文化環境。第一,要努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引導人民群眾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形成全民閱讀風尚。在社會各個地方可以設置讀書角,使圖書進城市、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第二,文化部門要加強管理,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對于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為我們所用。與此同時,要加大對于偽科學文化的打擊力度,向人民宣傳科學文化,為人民樹立科學導向,取締偽科學文化在文化市場上的地位。第三,中學生要加強科學理論知識學習,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中學生要努力學習好學校開設的思想品德課,敢于將課本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踐行所學的思想道德理論知識,以實踐不斷充實知識,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
(四)健全大眾傳媒和建立網絡環境。第一,“要發揮大眾傳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加大正面主流輿論宣傳的力度”[5](216-217)。要積極宣傳黨的主流思想,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潮流。堅決同社會負面輿論做斗爭,優化大眾傳媒網絡環境。對于那些影響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輿論,應該依法取締。國家黨政宣傳部門應不斷加大對社會輿論環境的監管力度,查處凈化網絡上的不良思想政治教育輿論,為中學生創造良好的大眾傳媒網絡環境,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第二,有關部門應嚴查藝術領域的演員藝人的稅收情況,防止出現漏稅偷稅,造成社會不公平。演員藝人應該提高素質,維持好作為公眾人物應有的形象。對于中學生來說,應以學習為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能盲目追星。也不是說不讓中學生追星,“星”可以追,但要確定良好的導向,不能整日關注一些某明星的八卦新聞。大眾媒體應該逐漸減少娛樂新聞的報道,減少其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響。
(五)完善學校環境。第一,學校要重視學生素質教育。不僅要抓好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改變以學生學習成績為衡量道德的標準,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學校應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形式,增強思政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多組織開展思政課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實踐生活。第二,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梢远ㄆ跒榻處熼_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交流會,在討論如何教育學生的同時,警示自己。同時要發揮教師黨員作用,起好模范帶頭作用,為其他教師做好榜樣。另外,教師要提高修養,為學生樹立好師長的形象。學校要建設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招收較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優秀的畢業生,不斷充實學校的思政教師隊伍。
(六)重視家庭環境。第一,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為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其作用不可忽視。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以此推動中學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維護和諧的家庭關系,堅決防止家庭矛盾、家庭暴力的出現。家庭關系和睦是進行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證,父母要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做到在孩子面前不吵架、不鬧家庭矛盾,遇到事情及時解決,不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七)改進社交環境。第一,家長要教育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社交觀。以身作則,為中學生做好社交榜樣,使中學生能夠辨別在社交中哪些朋友適合結交哪些朋友不適合結交。第二,中學生應積極與教師和同學參加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加深道德認識,提高道德認知能力。第三,中學生要加強科學知識和思想品德的學習,自覺抵制社交過程中的不良事物,不去營業性網吧、游戲廳、酒吧等,給自己創造積極健康的社交環境。中學生要學會結交朋友,不在不良場所交朋友,更不結交網友甚至沉迷虛擬網絡。應該結交一些對自身道德培養有益的朋友,學習他們身上具有的優良道德品質,在他們的影響熏陶下,漸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鄭永廷,劉書林,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毛英.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學[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3]孫祿,張國啟.大眾傳媒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讀[J].繼續教育研究,2014(07).
[4]陳淑琴.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江西化工,2016(05).
[5]張菲菲,趙國慶.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效果探析[J].視聽,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