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煥飛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內容包含非常多的生物知識和傳統文化,教師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程中的知識點滲透傳統文化,通過講解知識所包含的傳統文化,營造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學到更多文化知識。
關鍵詞:高中生物 滲透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34
高中生物教師除了在教學中注重講解知識,還應重視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為了使學生主動學習傳統文化和知識點,教師在講解學科知識的同時,可以運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展現知識中的傳統文化,或者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物知識中滲透的文化內涵,以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魅力。這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結合課程中的知識滲透傳統文化
高中生物課程包含的知識點非常多,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知識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加深理解。學生在教師耐心講解中掌握文化知識,能有效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例如,講解“乙烯促進果實成熟”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知識說出蘇軾在《格物粗談果品》中“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的論述,讓學生說出生物知識中蘊含的文化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查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文獻內容中的生物知識講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學生既聽得懂傳統文化,又在教師帶動下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二、結合生物試題講解傳統文化
不同的生物試題蘊含著不同的文化知識,因此,教師講解傳統文化時,可以根據不同的生物試題進行分析,講解傳統文化與生物試題的內在聯系,并告訴學生傳統文化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思考中,學生對不同形式的傳統文化會有不同的思想認知。例如,講解“菊花組織培養”的生物試題時,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古代菊花的栽種技術和培養方法,以此學生深刻感悟傳統文化蘊含著人類的智慧和豐富的文化知識,使得學生明白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這樣一來,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傳統文化。
三、將傳統文化與課程內容聯系起來
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將傳統文化與課程內容聯系起來,注重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為了使學生能夠認真聽講,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比如展示出與細胞分裂的過程,通過直觀化的視頻圖片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點(比如古人對生命繁衍的認識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驅使學生主動學習、分析、思考課程內容,在思考和學習中,學生將課程的重點內容與傳統文化聯系起來分析,明白傳統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同時學生還能在聽課中意識到傳統文化內涵豐富,以此推動學生更加積極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文化素養將明顯提高。
四、引導學生探究教材中的傳統文化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一般對于弘揚傳統文化不太重視,難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為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程度,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應結合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詳細剖析,比如結合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講解古代中國的人口發展相關知識,使學生不僅學到很多生物知識,還從教材內容中學到歷史文化,進而推動學生文化素養的增強。學生在掌握傳統文化的同時了解科學知識、人文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之,高中生物教師要想實現弘揚傳統文化的教學目標,必須將生物知識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通過在生物教學中講解傳統文化,能夠提高傳統文化的教育質量。在講解傳統文化時,教師要詳細分析其中滲透的思想觀念、文化知識,使學生對傳統文化形成客觀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李影《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教育現代化》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