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
摘要:事業單位是政府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 對事業單位持有的固定資產管理不斷提出新要求,如何利用好這些新要求,對于國家經濟建設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內部控制實施;公開招標制
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隨之經濟發展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總量增長迅速,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是保證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才能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相關概念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定義
事業單位國有財產是指使用年限超過一年、單位成本高于規定標準的財產,由國家擁有和事業單位使用,以及以貨幣計量的資源,確保事業單位正常運轉。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特點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擁有為事業單位活動服務的固定資產,用于研究和其他活動;(2)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一般超過一個會計年度;(3)固定資產的多樣性、數量多和價值高;(四)通過預算撥款、貸款、捐贈等方式,使固定資產來源多樣化。
(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分為以下9類:(1)單位購買的固定資產按實際購買價格核算,轉讓價格和間接費用、保險、安裝、車輛購置附加費等;(二)單位自建的資本資產,按施工期間實際發生的一切費用入賬;(3)正在進行調整和擴大的資本資產,根據調整和擴大的費用記作資本資產,扣除調整及擴展期間的價值變動收益的凈增值;(4) 對外捐贈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同一重要財產的市場價值或者有關文件記載;(5)其他單位轉讓的固定資產,無法確定其初始價值的,應當按照估價方法記載;(6)重置資產,特別是固定資產重置,按重置成本總額入賬;(7) 尚未交付的材料設備已經投入使用,在確定實際價值之前,可以根據評估進行考慮,特別是通過確定實際價值;(8) 租賃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設備成本為、管理費、安裝費等入賬。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剖析
(一)缺乏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一些機構只注重固定資產的購置,而忽視其日常管理,缺乏規范的驗收制度。
(二)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
盡管許多單位總體上實現了一些固定資產管理的自動化,他們大多仍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而該模式仍適用于受管制的物業,記錄在賬戶中并在經常賬戶中補充或減少,固定資產數據具有過時和靜態特征,由于未能及時反映固定資產存量分布和動態的變化,導致同一設備的采購重復,設備使用簡單,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導致浪費開支,甚至限制個人使用,導致投資高、效率低,可能導致了腐敗。
(三)采購法對部分購置固定資產沒有約束力
使用資金購買固定資產時,根據政府采購法被列入采購清單,或受更嚴格的采購條例約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原因是對公共采購法規定的相關目錄的內容不了解;二是一些單位秘密招標、秘密運行,從事"個人采購"有的有意"化整為零",劃分采購范圍,規避政府采購;第三,負責本次采購人員及與供應商以及有利害關系的有關人士,自行推卸責任。
(四)缺乏監管機制
現時,單位所擁有的固定資產,由于賬戶、資產的分離或不一致的若干原因,缺乏專門的管理和有效的監督機制。
三、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項措施
(一)建立資產管理責任機制,完善資產管理機制
成立專項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確定領導人、資產管理人、分級管理,從上到下建立統一的管理網絡, 實行資產使用管理責任制,各管理環節由職能部門和使用單位制定管理崗位責任制,延伸到具體部門和個人。
(二)改進對本組織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
建立物權登記、物權認定、物權糾紛、處置等法律制度,報告和監督資產使用,規范資產管理實踐,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強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的有效規范制度,非生產性資產轉化為商業性資產的,應當有更多的明確規范業務,各單位切實落實《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資產經營收入納入單位統一預算,嚴格按用途使用,制度落實到位。
(三)加強內控管理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風險的基礎,應按照固定資產管理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體系,使固定資產的管理符合規定,確保在固定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包括:
1.項目審批制度
購買大型固定資產時,須準備可行性研究,應當制定確定大型固定資產規模的標準,可行性研究應當按照申請,經批準后,應按順序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歸檔。
2.公開招標制度
大型項目必須公開招標采購,而必須為大型項目設定金額標準。只有公開招標和公平競爭,才能準確確定市場動態,找到供應商在適當情況下,考慮到承包商的利益,并避免出現可能危及單位利益的情況,例如,作為"暗箱操作",必須將所有標書和標書存檔,并設置串行代碼創建目錄。由項目經理及多名成員組成的評審小組共同審核,并提交審核批準批準文件應按順序編制和歸檔。
3.合同管理系統
在購買固定資產時,必須簽訂嚴格的合同,詳細規定固定資產的生產和經營要求,材料來源、價格條件、竣工日期、驗收、保修條件、付款條件、培訓條件、違反合同等,應當將正式合同編號存檔。根據單位的利益和合同的合法規范,并在必要時,提前起草固定資產購買合同草案,請求律師協助修改合同條款,主動將合同授予自己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單位的合法權益。
4.項目管理責任
在每個設施的采購和施工過程中,必須指定一名特別工作人員來管理項目,跟蹤項目的進度和質量,監測項目進度和質量并及時向管理層報告。
5.驗收制度
項目完成后,項目驗收組接受,驗收小組在驗收合格后,在表單上簽署意見。
6.實物管理系統
物資管理系統包括維修、基本建設計劃、盤存系統、核銷系統、損失補償系統,生產能力管理、成本控制等。
參考文獻:
[1]雷盼盼.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市場觀察,20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