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巖 馬歡

戰略評估是企業戰略管理中的重要活動之一,指通過對戰略執行過程和效果的總結和分析,判斷戰略是否實現預期目標的活動,對戰略管理能力提升與編制新的戰略規劃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1世紀以來,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社會環境、市場條件、產業形態、競爭態勢、技術特征等方面情況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戰略管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建立適宜企業特點的戰略評估體系和實施全面立體的戰略評估,對提升勘察設計企業戰略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是積極應對行業發展形勢、推進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結合勘察設計企業的特點,對戰略評估體系指標的設計和戰略評估的實施進行了探索。
一、戰略評估體系指標的設計與應用
1.建立戰略評估指標體系
結合企業既定發展戰略,根據勘察設計企業業務特點和運營管理的重點要素,按照戰略執行結果、戰略要點實施、戰略管理3個類別,設計了10個子類的37個效果指標。戰略執行結果類別包括經濟指標、業務發展、管理提升3個子類10個效果指標。戰略要點實施類別包括業務布局、資源配置、市場營銷與服務、人才隊伍與技術品牌建設、戰略合作與資本運營等5個子類20個效果指標。戰略管理包括戰略適應性、戰略保障2個子類7個效果指標。
2.戰略評估指標體系權重評估
采用集體打分法,獲取戰略評估類別指標相對于戰略的權重評分、子類指標相對于類別指標的權重評分、效果指標相對于子類指標的權重評分。各類別指標相對于戰略的權重之和、某一類別指標的各子類指標權重指標之和、某一子類指標的各效果指標權重之和均為1。由企業各個二級單位和職能部門對3個類別指標、10個子類指標、37個效果指標的權重進行評分。統計有效的戰略評估指標體系權重評分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獲得各類別指標、各子類指標和各效果指標權重的集體評估值。
二、戰略評估的實施
為了保證戰略評估工作與評估成果的全面系統、客觀準確,采用了問卷調查、指標評估、文案調查、個別訪談和綜合分析等多種分析方法。評估過程中,堅持三個結合:一是注重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加強定量分析工作,力求用數據說話;二是注重調查與分析相結合,把干部職工的自我判斷和認可程度作為評估的重要依據,降低評估過程中的主觀影響;三是注重總結發展歷程與促進今后發展相結合,立足于深化企業發展與內部資源協調性、外部環境適應性的認識,為企業發展提供借鑒和有益思路。
1.問卷調查
針對戰略文本和戰略管理情況,從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業務布局、資源配置、市場營銷、人才隊伍與技術品牌建設、戰略管理等方面設計調查問題。調查范圍包括各二級單位和職能部門全部中層人員、有代表性的員工。
2.戰略評估指標打分
采用集體評分法,獲取戰略效果指標價值的評分。對戰略整體、類別指標、子類指標、效果指標的價值評分,采用三級5分制,“執行良好”級別的評分范圍為5.00~4.00分,“基本完成”級別的評分范圍為4.00~3.00分,“需要改進”級別的評分范圍為3.00~0.00分。由企業各個二級單位和職能部門對戰略效果指標的價值進行評分。統計有效的戰略效果指標評分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獲得戰略效果指標價值的集體評估值。根據戰略效果指標價值的評估值和效果指標、子類指標、類別指標權重的評估值,按照加權計算方法,逐級計算10個子類指標、3個類別指標以及戰略整體價值的評估值。
3.文案調查與個別訪談
文案調查主要是通過搜集企業內部和外部已有的各種統計資料、財務報表、工作總結、工作報告、研究報告等信息,對戰略評估相關重點內容進行統計、整理、分析等研究。對重點信息通過個別訪談,直接詢問相關人員或征求相關人員意見,獲得第一手資料和信息。
4.綜合分析
在問卷調查、指標評估、文案調查及個別訪談等工作基礎上,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綜合分析,獲得對企業發展戰略評估成果。
三、戰略評估結果的應用
根據戰略評估結果,針對戰略管理和執行的短板,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為新的戰略規劃編制和實施提供依據。
作者簡介:
邵巖(1980.9-),男,漢族,河南鄭州,高級經濟師,碩士,職務:專員,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馬歡(1991.8-),男,漢族,河南南陽,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項目經濟評價、企業戰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