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信
摘要: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企業的競爭壓力增大,必須要重新構建管理思想和方法。以人為本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其遵循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企業中應用可以較好的激發員工的內在價值,構建一個人性化的管理氛圍。本次論文先對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進行基本的闡述,再基于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企業中應用的真正價值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實踐的策略,為相關的企業管理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以人為本;企業管理;實踐策略
作為企業其開設之初的目的就是要盈利,而盈利是離不開內部各個部門的員工的共同支持的。想要維持好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穩定化運行,就需要挖掘員工的潛力,幫助員工實現自己的價值,促進員工和企業的共同提升。馬斯洛是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其根據人的需求和特點提出了五個層次,分別是生存、安全、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在不同層次的人們對于需求是不同的。故通過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了解員工的想法,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便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員工都可以在企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一、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的概述
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其核心就是尊重人,激發人的熱情,從人性角度出發,對員工進行管理,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活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挖掘員工的潛力,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進步。在構建人本化的企業管理時,需要企業能夠遵循以下幾點原則,第一則是能夠維護好員工的尊嚴。就當今社會而言,企業較多,員工可選擇的機會也很多,且大多數員工均受到知識的熏陶,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希望能夠被人所尊重,企業只要給予員工尊重,才能夠提升員工的存在感以及滿意度。第二要遵循滿足員工正常需求的原則。每一個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為了能夠讓員工毫無后顧之憂,企業就需要了解員工的正常需求,并滿足這類需求,這樣才能夠促進員工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第三要遵循促進員工提升的原則。在最初工作期間,員工更強調的是薪資上的滿足,隨著時間的逐步增加,員工更希望能夠獲得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無論是對于員工還是企業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企業內部就需要融入適當的培訓,提升員工能力[1]。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以人為本屬于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提升員工對企業的信賴度、歸屬感,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下文從三個角度闡述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意義。
(一)有利于創新企業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傳統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比較重視企業利潤,忽略了對人力的尊重和潛力的激發。這和社會背景有關,在傳統社會企業較少,人力過多,企業占據主動地位,工作人員沒有選擇的權利。加之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較為落后,也使得傳統管理主要以硬性管理為主。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萬眾創新,社會中的企業日益增多,員工的素養也進一步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企業和人員的地位出現反轉,將人本化管理融入企業管理中也成為了一種必然。其有利于對傳統管理理念和方法進一步創新,促進企業走向現代化。
(二)有利于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在當下社會,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企業想要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把握住員工,挖掘員工的潛力,發揮出員工在企業內部的價值。通過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管理中進行融入,可以設置科學化的管理機制,讓員工感受到尊重,繼而更好的為企業服務,主動的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除此之外,建立合理的激勵管理以及培訓機制,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以及能力,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三)有利于降低離職率,保持企業的穩定性發展
人的需求會根據不同的層次而發生變化,當員工初次進入企業時,其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自己現有的能力來獲得一定的薪酬,以滿足日常的生活需要。當隨著年齡以及層次的不斷提升之后,這種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逐步會上升到對自我價值的追求。通過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便可以從人的需求出發,建立較好的管理機制。讓每一個員工都可以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且滿足不同層次員工的需求,這便有利于提升員工對公司的依賴感,降低離職率,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三、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的實踐分析
(一)優化工作環境,營造良好的企業人本化管理的氛圍
分析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可以發現兩者就像是魚和水的關系,如若企業在發展環節只顧及自身的利益不重視員工,那么無疑就是放水撈魚的行為,企業很難走遠,比如過去某些企業為了提升利潤,不斷的壓榨員工工作的時間,且不給員工加班費,這樣企業是很難留住人才的。故就需要將人本化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中。人本化理念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前提,就是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條件以及環境。首先需要基于企業的實際現狀,完善工作的條件,比如可以為員工配備休息區、飲食區、健身區等,讓員工在工作之余也可以享受生活。其次要營造一個人本化管理的氛圍,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如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需要了解自己團隊成員的家庭、生活、性格等基本情況,在團隊成員出現各類問題時,都要第一時間詢問,盡己所能幫助員工,讓員工感受到領導以及公司的溫度,營造一個良好的企業管理氛圍。
(二)積極聽取員工意見,拉近員工和企業管理者的距離
時代在快速的發展,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也從傳統的雇傭和被雇傭轉變為合作伙伴關系。在一個企業中,員工既是勞動力,同時也是企業的主人翁,必須要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發展。基于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就需要將員工作為合作伙伴,讓員工享有一定的發言權。尤其是各個部門的領導者,要重視員工所提出的相關建議,并根據建議給出合理的應對策略,以拉近員工和企業管理者的距離,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第一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樹立人本化的管理思維,要對員工的價值充分尊重。第二在管理的過程中,員工提出相應的建議要及時地傾聽,杜絕主觀性的制定管理的計劃和目標,尤其是要傾聽一線人員的工作反饋[2]。第三可以建立一個員工和企業管理者溝通的通道,比如在企業內部放置一個意見箱,部門領導定期查看匿名信件,并對信件中的內容在團隊內部解答,讓員工的每一個意見都可以在公司得到回應。
(三)從員工需求出發,建立企業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在企業內部的作用是挖掘員工的潛力,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幫助企業快速的實現自身的價值和自身的目標。然而根據需求層次理論可以看出,不同層次的人員的需求是不同的,這就需要企業的領導者能夠從不同員工出發,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比如就基層的工作人員而言,在激勵時要注重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激勵,通過制定日常績效考核,可以考核的結果評定優秀員工、上進員工等,這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除此之外還要融入物質激勵,則是給予這類員工加薪的獎勵,對于基層員工而言,精神和物質的獎勵可以較好的激發其工作的主動性。但是像中層管理者,其更希望能夠晉升且或者薪資的提升。針對這部分人員在企業內部就需要明確薪資提升以及晉升的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像高級管理者,在企業內部可以安排股權激勵,通過分配股權的方式的,增強每一個高級管理者和企業的粘度,防止人員的流失。
(四)加強培訓,挖掘員工潛力以及價值
培訓是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通過培訓能夠提升員工現有的素養和能力,保證員工可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培訓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組內自由安排培訓,該培訓可以提升培訓的針對性。第二種則是公司集體培訓,該培訓便于員工了解企業的文化、發展。第三者各個部門進行知識的合作和切磋,便于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成長。通過融入多種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挖掘員工的潛力以及價值,提升員工的能力。
(五)做好員工職業規劃,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員工進入企業之初,可以為員工建立一個個人的檔案,由員工自己設定自身的職業規劃。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可以對職業規劃進行調整,調整之后就需要按照員工所設定的職業規劃前行。每一個階段之后,由員工的主管根據職業規劃對員工現有的行為進行判斷,如若員工離職業規劃中設定的目標較遠,就需要不斷的鞭策,以幫助員工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目標,促進員工和企業的共同成長。
總之,人本化理念在企業管理中進行應用,就是要營造一個讓員工感覺到舒適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員工可以自由的發揮,且在企業的引導之下,員工還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的價值。只有在這樣一個企業中,員工和企業才會捆綁在一起,共同成長,共鑄輝煌。
參考文獻:
[1]陳小莉.“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呈現[J].全國流通經濟,2020(11):39.
[2]馬南.以人為本,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J].天津科技,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