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昌
摘要: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是審計功能發揮的兩種方式和途徑,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的協同治理是兩種方式融合發展的結果。有效協同發展,對于能夠實現審計資源的統籌,提高審計效能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問題進行研究,主要探討了推動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動因,并在此基礎從法律、社會等多方面提出了能夠有效推動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措施建議,為我國審計功能的發揮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協同治理
社會審計也稱為獨立審計,是注冊會計師通過接受委托等方式有償提供社會審計服務。政府審計則是強調政府審計部門所進行的獨立檢查工作。作為一種工作的兩種途徑,推動社會審計與政府審計的協同發展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推力。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便強調加強全國審計工作統籌,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建構統一,全面以及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協同治理共同構成了國家審計工作,共同監督國有企業,國家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會計資料,同時也是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國家審計,就必須充分調動內部以及社會的審計力量,形成審計合力,增強監督效能,是新世代更好發揮審計治理功能作用的重要抓手。
一、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動因分析
(一)“多元協同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新需求
全球化,信息化推動了公共事務的復雜化,當今世界十分強調協同治理的重要性,我黨和國家也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有效推動審計協同治理,一方面明確了社會與政府的不同責任,另外一方面有利于發揮社會和政府力量的不同優勢,體現了官與民共同參與國家治理,并有利于國家審計功能的有效發揮,更是象征著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治理能力的統一化。因此,國家治理中對于“多元協同治理”的新需求和形成的新格局,成為了政府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基本促動因素。
(二)審計主體根本目標的一致性
政府審計具有較強的權威性以及獨立性,用以監督制約公共權力,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審計工作,把控國家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與風險,以此推動民主法治,最終目的在于維護人民權益。社會審計以通過社會委托的方式進行,同樣對財務情況起到一定的監督制約作用,既能夠通過審計行為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同樣對于維護國民經濟秩序做出了突出貢獻,保護了社會公共利益。從不同角度出發,政府審計偏向“宏觀”,基于權力發揮監督制約功能,把控經濟發展風險,維護市場秩序。社會審計偏向“微觀”,基于“信息披露的鑒定”保護市場多方主體權益,保障社會經濟有效運行。因此,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的根本目標都在于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民權益,根本目標的一致性是兩者協同治理發展的內在根據。
二、推進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建議
(一)法律法規明確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的關系
現有的《審計法》提出了政府審計對社會審計執業質量有權力進行監督檢查,這一單方面的規定并沒有明確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的關系,對于兩者的關系探討,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能夠起到關鍵作用。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的協同治理是雙向互動過程,對于兩者的協同治理如何開展,職責權限等都需要進行劃分,否則容易出現治理混亂,反而出現審計資源浪費,審計成本提高的現象。在法律法規方面,需要對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協作的范圍,程序,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明確規定,這是有效促進審計協同治理的首要條件。
(二)明確社會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職責定位
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特征在于“多元協同治理”,每一份力量都有自身獨特的職責定位。社會審計參與國家治理,能夠了解政府活動的開展過程,通過與審計部門的溝通與建議,能夠以公民和社會的角度進行政府工作的監督,促進政府工作的陽光透明。另外,社會審計所服務的企業審計工作更加復雜,講究更高的嚴謹性,因此社會審計積累了豐富優秀的審計經驗,積累了大批審計人才,協同治理促進其更好為國家審計服務,是國家審計工作的重要助推力。最后,社會審計與政府審計的協同治理情況下,社會審計將了解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無論是服務于政府還是企業,都能在兩者之間積極尋求平衡點,促進政府管理和企業戰略的進步,更好維護公共利益和財產所有者合法權益。
(三)制定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的可操作性規范
協同治理不是治理力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統一,協調發展的重要體現,包括審計制度,審計內容溝通,審計過程協調等多個方面,需要審計主體的積極參與配合,共同構建高效率的協同治理體系。在現有政策和職業規范的基礎之上,積極進行修改和完善,明確審計目標,范圍,責任,義務,條件,程序等等多方面內容,為協同治理提供條件。政府審計相關部門應當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審計署,各部門以及各地方審計機關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套含有具體協同方式,協同的協同內容和規范操作流程的指導性文件,使得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的協同發展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協同發展能夠有效開展。
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重要組成內容,相關學者對其研究較為豐富,主要集中于對于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作用進行闡述,例如協同治理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以及促進國家治理等等,本文則從更加深層的協同治理動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提出推動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協同治理的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劉國常,羅佩銓.地方審計機關審計治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財會月刊,2021(10):101-107.
[2]朱雅婷.環境審計服務于環境污染治理研究——基于協同理論的視角[J].經營與管理,2021(02):140-145.
[3]張軍,龍菲,吳作鳳.國家審計功能與國家治理能力協同發展機制構建: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經濟體制改革,2021(0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