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并對如何做好新時期的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作出了重要論述,為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以“八個堅持”概括了習總書記的指導思想,是新時期工運事業工會創新發展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基層工會需準確把握好蘊含其中的深刻內涵,用以指導工會經費審計,依法依章開展工會經費審計,努力實現工會經費的最大效益,推動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工會工作;經費審查;效益
一、工會經費審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一)工會經審工作是工會法和工會章程賦予工會的重要職責,具有法定性
《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明確規定,工會應當根據工會經費獨立原則,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并建立經費審查監督制度,各級工會經費收支情況應當由同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并且定期向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報告,接受監督,中國工會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級負責、下審一級”的經費審查監督體制。這就是充分說明了工會經審工作是工會的基本大法賦予的職責,不可侵犯,依法依規開展經費審查工作,按時向會員大會報告。
(二)工會經審工作充分體現了會員的主體地位,具有群眾性
工會經費和資產來自會員群眾、用于會員群眾,理所應當受到廣大職工會員群眾的民主監督。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代表職工會員群眾對工會經費的收支等經濟活動進行審查監督,一是監督工會的經濟活動;二是向工會反映收集到職工的優秀建議,充分發揮了工會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工會經審工作是工會工作合規化的重要保障,具有紀律性
工會工作是黨的群團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黨組織動員群眾,完成黨的事業的有效途徑。同樣,工會也應當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工會經審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直接接觸財務賬簿,比群眾更容易發現黑洞、漏洞,工會經費審查有助于促進權力規范運行,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保護工會干部正確履職。
二、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經審工作存在的問題
習總書記在同全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力量和資源向基層傾斜,把廣大職工凝聚在黨的周圍”。近年來,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基礎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同樣在工會經費審查工作里面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層工會經審工作導向性不強
部分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業務開展是延續老一套工作方式,工會經費主要用于如開幾次會,搞幾次慰問勞模先進,幫扶幾個困難職工,表彰部分先進等,而維權服務、經濟技術創新、班組文化建設等的工作開展相對較少,基層工會在每年的經費審查報告里面,對經費使用的建設性的建議較少。
(二)基層工會經審工作力量有限,兼職現象普遍
在國有企業基層工會里面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一般的情況下工會主席由黨委副書記兼任,沒有專職的工會副主席現象較為突出,少數條件較好,會員人數較多的單位配備了1-2名專職工會干事,多數單位主要的工會工作由1名工會干事來負責處理。在基層工會經審工作人員里面兼職現象普遍,部分經審人員對工會財務的有關制度學習消化不夠。
(三)基層工會經審工作方式創新不夠,審計結果的權威性不高
部分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經審工作照搬照抄多年沿用的工作方法,經審人員“老好人”思想嚴重,審計監督發現問題和指導整改的服務能力作用發揮得不夠好,對工會的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審查工會經費的使用方向和支出結構等未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四)基層工會經審工作不夠專業
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經費審查委員會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大多數的經審工作人員當選后只是兼職工作,對經審工作怎么干,重點任務是什么不很清楚,依賴于企業財務部門的同志程序性的開展工作,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欠缺。
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做好基層工會的經審工作,有效提升工會經費使用效益
(一)著力履行工會經審的職責和使命
工會經審工作,要堅持服務大局,按照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履行好工會經審工作的職責和使命,發揮審計審查的監督作用,提升經審工作的服務能力,激發國有企業基層工會的活力。
1.監督檢查審計工會的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確保工會經費按照不超范圍。
2.審查工會經費的使用方向和支出結構,促進工會經費使用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向服務職工傾斜,努力實踐“普惠制”,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
3.加大工會經費對勞動競賽的支持力度,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統籌策劃上下功夫,確保競賽成績取得不斷突破。
4.用好工會經費,積極引導工會為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舞臺。做好勞模的管理服務工作,不斷宣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好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著力提升工會經費效益
工會經審工作,要突出工會工作的重點,為工會工作提供保障。
1.加大于改革創新,提高審查審計的質量和效果,確保工會經費發揮最大的效益,積極開展嵌入式審計理念,加強事前事中的監督,將審計監督工作貫穿于工會經濟活動全過程。
2.加大統籌組織力度,以黨建帶工建。自覺接受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使工會經審工作納入到工會整體工作格局中,積極爭取公司黨委和上級工會對經審工作的重視和指導,促進資源不斷向經審工作集中。
3.加大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加強信息技術和審計業務的深度融合。國有企業基層工會可以聯合定向開發符合自身工會特點的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逐步構建自身的經審數據系統。加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不斷掌握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對比分析技術,提升審計監督的精準度和準確性。
(三)著力完善基層工會經審制度機制
工會經審工作要立足基層打基礎,不斷完善基層工會制度機制,加強內審、巡視巡察、監督檢查等結果的運用,不斷加強工會的基礎管理水平。
1.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制度建設,尤其對經費審查提出問題,我們要從源頭抓起,做好制度修改,工會工作運作不斷規范。
2.現代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內審體系,工會經審工作,可以加強同內審機構的協同,建立和內審審計機構的定期聯絡機制以及審計結果共享機制,構建較為完善的基層工會經審體系。
3.隨著中央的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工會不再是“法外之地”,工會經審工作應緊盯巡視巡察發現問題的整改,著力結果巡視巡察的運用,促進工會工作的不斷規范。
(四)著力打造經審干部隊伍
加強工會經審工作,多角度出發,鍛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的高素質的經審干部隊伍。
1.大興學習之風,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方針政策,重點是學習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規定;學習各級工會的政策制度以及各項規定;學習工會工作和經費審查各方面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專業化水平,積極參加各級工會組織的教育培訓。
2.積極充實經審干部隊伍,積極謀劃吸收知識水平高、能力強、工作熱情高的人員加入經審工作隊伍。
3.積極探索建立崗位補貼制度,通過與行政的有效溝通,向兼職的經審干部發放一定的補貼,提高經審工作的吸引力。
四、結束語
總之,工會經費審查工作是中國工會的重要特點之一,在依法依規開展工會經費審查審計監督,在努力保證工會經費安全完整,合理引導工會經費的支出范圍,發揮工會經費的最大效益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從而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斌.工會經審工作概論[M].工人出版社,2018年.
[2]最新工會管理制度與改革創新實踐全書,2018年.黃海出版社.
[3]李偉言.展現新時代工會經審工作新作為[M].中國工人出版社,2018年.
[4]朱虎祥.堅定工會財務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M].中國工人出版社,2018年.
作者簡介:
謝盛芳(1981.5-),男,漢族,湖南邵東人,本科,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