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肅肅 韓新陽
摘要:良好的環境氛圍在幼兒園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初步掌握了幼兒教師對非遺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非遺文化在幼兒園中設置的基本情況,目前人們對非遺文化都持有積極的態度,幼兒園領域內也對非遺文化有一定的涉及,非遺文化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但非遺文化入園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關鍵詞:非遺文化;幼兒園;環境創設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特征,作為人類歷史長河的見證,人們對它的發展和傳承也越來越重視,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非遺文化也在不斷的傳承。幼兒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在細化幼兒環境的創設中,人們對幼兒環境創設新趨勢的關注度逐漸提高,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興趣來進行環境創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研究目的
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年齡特點,將傳統非遺文化與幼兒環境創設相結合,開發貼近幼兒生活、對幼兒具有發展價值的傳統文化活動課程,豐富幼兒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培養幼兒對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喚醒教師們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打造能夠適應新時期的學前教師、兒童、學校共同發展的新環境。
2.研究意義
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將非遺文化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相結合有利于幼兒接觸到最優秀的文化,使孩子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非遺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民族特征,將非遺文化融入幼兒環境創設之中,讓民族文化在幼兒心里播種,初步形成民族文化心理;為非遺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有利于非遺的傳承與壯大,促進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二、環境創設對幼兒成長的影響
(一)環境創設的意義
幼兒如同一張白紙,他們會根據自己看到的和接觸到的直觀事物形成認知,因為年齡特點,更容易被動的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帶給幼兒的往往是心靈的歸宿和寄托,所以我們應該設計更加富有審美情趣、更加溫暖積極的環境去影響幼兒。
(二)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環境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展,環境會影響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中規中矩的材料會限制兒童的想象力,新奇大膽的設計往往會激發幼兒的潛力,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環境能夠影響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時期不僅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審美的能力也會不斷發展,富有情趣的環境會更加直觀的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
三、調研數據分析及結論
(一)數據分析
1.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得出,職業為任課教師的人數占比62.5%為數最多;其次是職業為保育員的人數占比22.22%;最少的職業為園長的人數占比6.94%。
根據數據分析可得,答卷人員多為任課教師,這類人員有利于這次研究的真實性、確切性,切任課教師對于課程了解更多,對于我們的研究也可以提出更多建議。
2.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得出,對非遺文化了解一般的人數占比90.28%為數最多;其次是對非遺文化了解很多的人數占比5.56%,最少的是沒有了解的人數占比4.17%。
根據數據分析可得,大部分人還是對非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會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對其了解很多的人卻不多,因此十分充分的將非遺文化融入課堂會有一定難度,從另一方面來看,加大非遺文化的弘揚力度,讓更多的人有進一步的了解,顯得尤為重要。
3.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得出,課程中與非遺文化有關很多的占比12.5%;一般的占比65.28%為數最大;沒有的占比4.17%為數最小。
根據數據分析可得,大部的幼兒園課程都有涉及到非遺文化,而大部分并沒有涉及很多,因此很難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還有不少幼兒園極少涉及,說明非遺文化加入幼兒園課程有很大的前景
4.根據調查結果可得出,課程中愿意加入非遺文化的人數占比84.72%,為數最多,其次是都行的人數占比15.28%,最少的是不愿意在課程中加入非遺文化的人數占比0%。
根據數據分析得出,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強,教師對于非遺文化入園,開設相關課程的意愿是很高的,教師對此的支持程度較高是推動非遺文化入校園的強大動力,教師的接受程度高,減少了非遺文化進校園的阻力。
5.根據調查結果得出,支持態度占比87.5%,為數最多,反對態度占比0%,占比最少。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可得,大部分人對非遺文化進校園表示支持,社會認可度較高,更加廣泛的人群都開始認識的非遺文化的重要,對幼兒接受非遺文化的熏陶也更加重視。
總體來看,人們目前對于非遺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刻,雖然現在社會上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實踐更不夠充分,不過通過數據也可以看出,非遺文化進入幼兒園,十分受歡迎,這樣表明非遺文化入園的發展前景很廣闊。
(二)調研結論
通過對各群體的問卷調查,本文從非遺文化、非遺文化在幼兒園的現實狀況等方面,來分析了非遺文化加入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趨勢和可行性。
第一,我們從非遺文化來看,發現大家對非遺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調查中大部分人都對非遺文化有了解,但是對非遺文化了解較深的卻少之又少,從非遺文化的角度,加大對非遺文化的宣傳與推廣,能更好的促進非遺文化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
第二,在所調研的幼兒園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前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都涉及了非遺文化內容,而課程中與非遺文化有關的僅為一般,可見非遺文化在幼兒園中并不能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作用,進一步完善非遺在幼兒園中的建設顯得十分有必要。
第三,在調查結果中,教師對非遺文化進入幼兒園課程的接受程度比較高,這使得在非遺融入幼兒園的過程中,教師能發揮積極作用,減少阻力。
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最要內容,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國內外都開始重視非遺與幼兒園課程及環境創設的融合,證明了此項目的可行性,也證明了人們對幼兒教育及非遺文化的重視。幼兒教育的環境創設與開發,對社會、學校以及教師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隨著調研實踐的深入,幼兒教育的環境創設更加體現其重要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繼續研究和探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