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明(江蘇宜興)
中國人對于茶壺有著獨特的偏愛,在尋常百姓家中皆可見到風格古樸、做工精致的小小茶壺,這是人們對于飲茶的喜愛以及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在各式各樣的中國傳統茶壺中,紫砂壺有著重要的地位,自從明朝正德年間誕生以來,紫砂壺就一舉奪魁,成為人們所認同的最好的茶壺,這不僅在于紫砂壺有著極好的性能,還在于紫砂壺豐富多樣的外在表現形式。
紫砂壺大多身形小巧玲瓏,有些甚至可置于掌中把玩,并可容自然、詩文、繪畫等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于一體,展現出極強的藝術包容性。這件“菱花提梁碗蓮壺”就通過菱花、提梁與碗蓮三者的配合來展現自己的藝術風采,使壺于茶香之中彌漫著淡雅芬芳的花香,于芳香四溢之中展現意境美,菱花與蓮花來自于自然,提梁來源于工藝智慧,三者的巧妙結合在加深主題意蘊的同時使此壺氣質個性更加獨特鮮明,于一壺之中可賞多種藝術風采,令人贊嘆。
菱花與蓮花,兩種十分常見的水生花卉,二者在外形上有相似之處,都是顏色嬌嫩淡雅,有高潔脫俗之美,區別在于菱花有堅毅果敢的感覺,蓮花則更加圓潤秀氣,“碗蓮”就是強調蓮花飽滿豐腴的一面。此壺壺身主體為渾圓秀氣的圓形,也就是仿造“碗蓮”造型制成。壺身周身線條流暢且富有張力,環繞成的壺身自然柔和,沒有生硬的感覺,利于表現蓮之氣質。在壺身上半部分,手工藝人捏塑技法環繞壺身制成蓮花花瓣形狀,波浪起伏的蓮花花瓣邊緣十分真實,這樣就使壺身呈現出一種“雙層空間”結構。從表面上看,壺身確實只有一個空間,但花瓣的設計猶如包裹著壺身,使壺身在完成碗蓮造型表達的同時增強了壺身的層次美。
在常見的蓮荷題材中,普遍都會引入蓮荷的數個外形特點,其中蓮花的花瓣,蓮荷的荷葉都具有非常獨特的外形輪廓,同一件紫砂壺中,將兩者的形態特點提煉融合,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印象引導,由于紫砂壺本身的結構就同蓮荷的自然形態相沖突,所以這種融入并不需要詳細地將蓮荷的細節描述出來,而是有選擇地進行呈現,讓人感受到蓮荷的韻味,并由此獲得蓮荷所附帶的文化價值。
這把壺嵌入式的壺蓋與壺身完全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形,在壺蓋處有手工藝人精雕細刻而成的菱花紋樣,菱花花瓣銳利奪目綻放于壺蓋之上,每一片菱花花瓣都像是“復制”而成的,可見手工藝人刻繪技法的精湛。中央的圓形壺鈕以筋紋裝飾,與菱花紋樣保持一致,象征花蕊,這樣就形成碗蓮環包菱花的的藝術造型,尤其是從上方俯視可見菱花與蓮花花瓣層層交疊,在自然美之外具有一種幾何與立體效果,增加了壺的觀賞角度。
以蓮花花瓣處作為一個分割點,下方是線條弧度優美的三彎流壺嘴,壺嘴寬大穩重,以滿足出水暢快且不淋漓。花瓣上方肩部兩側用來承接提梁部分?!疤崃骸钡恼Q生比起紫砂壺要早得多,相傳這一造型是由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所開創,蘇東坡十分喜好吃茶,他從食盒與房梁的造型中獲得啟發,親自操刀設計成提梁壺,自此之后這一造型便流傳下來。此壺提梁在整體造型上十分優美大方,尤其是其弧度優美的線條十分別致,提梁與壺身兩側相接處形成對稱向外的彎鉤形狀,像是一個巨大的荷葉籠罩著菱花與蓮花,具有和諧的自然美。
棕紅色的壺身不見一絲瑕疵,通體細膩,光澤柔和,使人們在觸碰時能夠獲得極好的手感體驗。除了仿造菱花與蓮花造型之外,全壺無多余裝飾,這是為了貼近這兩種花卉素雅純潔的氣質,將紫砂泥近乎神奇的自然質感體現出來。菱花與蓮花在中國古典文化中都是純潔、高尚的化身,手工藝人選擇這兩種花卉入壺是看中了他們絕美的自然造型與其中文化,這樣便使壺具有了十分高雅的氣質風格。一件紫砂壺只有外形上的美感是不夠的,關鍵在于內涵文化的深厚與獨特,可以體現出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具有典型性,從這一點上看,選擇菱花與蓮花是十分獨到且準確的。
此件紫砂壺雖選取了三種造型裝飾,但并未產生雜亂質感,創作者通過對這三種事物特點以及對紫砂壺線條結構藝術的掌握,使三者合理分布體現出各自的特點,在簡單的線面結構之中構造起富有層次感、空間感的藝術造型,完成了對于紫砂壺藝術綜合美的展現,只有準確表達出造型才能使菱花、蓮花的自然美與文化感、提梁造型所包含的文學感得到精確展現,由此構成此壺深厚、多元的氣質風格。
在這把壺的造型中,并非是塑造真正仿生的蓮荷造型,相反茶壺的造型事實上跟現實中的蓮花荷葉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但只要是受到中國文化所影響,有著傳統文化意識的人看到這樣的造型,就能夠感受到其中濃郁的蓮荷風味,這種文化氣質已經同中國文化深度地綁定在了一起,讓人看到這樣的形象就能想象出一種符合這種形象的文化背景。當然對于形體輪廓特點本身的提煉亦是這把壺塑造成功的關鍵之一,這種工藝塑造上的成功本身就是紫砂文化藝術的核心魅力之一,即便是不在中國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外國人,看到這種形象也能明白其塑造的具體事物是什么,這就契合了紫砂藝術雅俗共賞的本質,讓每個人都能從優秀的壺藝創作之中感受到紫砂藝術的魅力。

在此件紫砂壺中,我們看到了蓮花與菱花的勃勃生機與那種清麗脫俗的美感,看到了提梁這一造型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通過對此件紫砂壺造型的解析,揭示了其造型構造的方式與其中文化思想,感悟到自然、手工藝人賦予給它的獨特氣質,使得每位欣賞者都如同泛舟于池上,近距離地感受菱花、蓮花與紫砂壺藝術之美。并且這種美應當是一種屬于大眾的藝術享受,越來越多的人會感受到紫砂的魅力,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參與到紫砂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得到樂趣,由此推動紫砂文化藝術不斷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