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平頂山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
霉菌性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陰道炎癥,伴隨白帶異常、外陰瘙癢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1]。激素類或抗生素藥物不達標及私處衛生管理不到位是霉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發病原因,鑒于此,加強患者個人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2]。協同護理模式是指在責任制原則下,護理人員通過充分調動患者及家屬的自主能動性,從而提高患者自護能力的臨床護理模式[3]。本研究旨在觀察協同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平頂山市第五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霉菌性陰道炎患者110例,按照入院順序不同分為兩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39.63?8.02)歲,病程1~9個月,平均病程(5.13?1.75)個月;協同護理組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6.59?6.84)歲,病程1~10個月,平均病程(5.60?2.0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年齡、病程)均衡可比(P>0.05)。
(1)納入標準:均表現為外陰瘙癢,白帶豆腐渣樣增厚者;經實驗室檢查有白色念珠菌,確診為霉菌性陰道炎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意識清楚,可正常配合護理工作者;家屬均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學習能力強者。(2)排除標準:伴精神及語言障礙、聽覺系統障礙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有傳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
1.3.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注意日常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叮囑其遵醫囑用藥,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語言開導患者放松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1.3.2 協同護理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協同護理模式。(1)與患者及家屬面談,依據家屬受教育程度采取相應的溝通方式講解協同護理模式的方法及優勢,引導家屬積極參與。每位患者選取一名固定陪護家屬,護理人員組織家屬護理前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霉菌性陰道炎相關知識介紹、疾病注意事項、日常衛生護理、用藥指導等,引導家屬學會簡單心理輔導方法,如放松療法、音樂療法等。(2)協同護理。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從專業角度為患者分析良好心態對疾病恢復的益處,告知其此疾病的可治愈性,分析既往成功治愈案例,增強患者治愈信心。家屬與患者進行交流,認真傾聽患者內心想法,給予語言鼓勵及安慰,盡量滿足患者提出要求,給予其更多陪伴與關愛。及時發現患者心理問題反饋給護理人員,必要時采取專業的心理療法進行干預。②運動鍛煉。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通過微信發送運動鍛煉相關資料,告知其加強運動鍛煉的必要性,建議患者每日堅持鍛煉1 h,可采用慢跑、散步、瑜伽等多種形式。家屬負責監督患者運動,鼓勵家屬陪同鍛煉。③生活保健。教導患者會陰部清潔方法,提醒其性生活應節律,選擇透氣性強內褲,且按時更換。洗過的內褲最好能自太陽下晾曬。經期時及時更換衛生巾,清潔會陰部,保持陰部干燥及清潔。家屬日常負責提醒患者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注意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飲食上以營養豐富,高熱量、易消化食物為主,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療期間禁食桂圓、羊肉等高熱量食物。家屬應與患者一起養成良好飲食生活習慣,起到榜樣作用。
(1)比較兩組依從性,包括用藥依從性、衛生依從性、飲食依從性、運動依從性,均為0~25分,分值0~100分,大于90分(完全依從);60~90分(部分依從);小于60分(不依從),依從性為完全依從和部分依從之和。(2)干預前后兩組自我管理能力,以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表(AHSMSRS)測定,包括自我管理行為(14~70分)、自我管理認知(14~70分)、自我管理環境(10~50分),總分38~19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強。(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以自制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評價,包括護理服務技術、服務態度等,非常不滿意(0~30分);不滿意(31~60分);一般滿意(61~90分);非常滿意(91~100分)。非常滿意及一般滿意計入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協同護理組依從性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依從性 例(%)
協同護理組自我管理行為、自我管理認知及自我管理環境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自我管理能力(±s) 分

表2 自我管理能力(±s) 分
組別干預前協同護理組(n=55)對照組(n=55)自我管理行為自我管理認知自我管理環境tP 42.68?3.20 42.83?3.35 0.240 0.811 48.71?3.60 48.99?3.81 0.396 0.693 30.48?6.17 30.69?6.39 0.175 0.861干預后協同護理組(n=55)對照組(n=55)tP 59.51?5.27 48.18?4.36 12.285<0.001 61.34?5.08 52.42?4.13 10.104<0.001 38.51?7.28 33.10?6.75 4.041<0.001
協同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 例(%)
霉菌性陰道炎發作時使患者抵抗力減弱,長期反復會誘發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宮頸癌密切相關[4]。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此疾病,但治療期間易出現病情反復,因此需給予護理干預提高治療效果,提升恢復速度[5]。
有報道指出,協同護理模式具有輔助治療作用,通過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可切實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同時,協同護理模式一方面可支持、協調護理人員工作,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可加強護理人員、患者及家屬三者間聯系,有利于營造和諧醫療氛圍[6]。本研究將協同護理模式應用于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后顯示,協同護理組依從性、干預后自我管理行為、自我管理認知及自我管理環境評分較對照組高,可見此模式對患者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提升作用。本研究基于協同護理理念,將家屬納入護理計劃中,通過選定合適的照護家屬,且針對護理方法、疾病知識對家屬進行培訓,可提高家屬疾病認知及護理技能,增強護理有效性,提升護理質量。此外,本研究從生活保健、心理干預、運動鍛煉3個方面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實施護理,均采用護理人員與家屬聯合護理模式,護理人員負責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提供專業疾病知識教育,為其詳細講解霉菌性陰道炎的病因、防治方法、自護知識等,告知其科學生活方式及衛生指導,教導患者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同時依據患者的心理問題給予專業心理護理,促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而家屬主要對患者運動、遵醫、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方面給予行為監督,通過與患者溝通、談心等提供心理支持,另外家屬通過增加陪伴時間,給予患者更多溫暖關懷等方面給予輔助護理,護理人員與家屬雙方協同護理,各司其職,有利于共同提高患者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護理效果及護理質量[7]。另外,本研究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后發現,實施協同護理模式后,其護理滿意度評價更高,表明通過護理人員及家屬雙方的共同努力,患者治療期間健康水平得到改善,個人狀態得到提升,因此對協同護理模式較為認可,滿意度評價較高。
綜上所述,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在實施協同護理模式后其依從性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可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