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華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河南 南陽 473000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臨床常見的一類急腹癥,起病急驟、進展迅速,臨床病理變化復雜,早期即可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SIRS)等,病死率高達20%~30%[1]。既往研究已證實,血液濾過治療能清除SAP患者血漿中的炎性介質,減輕炎癥反應進而控制病情的惡化[2]。但血液濾過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會對患者的血液動力學造成影響,在SAP臨床治療過程中,也會出現較多并發癥,這就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進行針對性護理配合[3]。同時,在接受血液濾過時,也會對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產生一定負面影響。有學者倡導將一體化的醫學理念應用于患者的照護中,即將患者視為一個整體人,從其生理及心理狀態予以全方位著手,為其提供對癥性及個體化的照護方案[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2例S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專病一體化干預對重癥監護室(ICU)SAP血液濾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間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ICU收治的8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SAP)血液濾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SAP診斷標準[5]者;收治于ICU者;年齡>18歲者;均行血液濾過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合并自身溶血、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認知、溝通障礙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1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12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50.34±15.17)歲,疾病類型:膽源性25例、酒精性8例、暴飲暴食性7例,其他1例,入院時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Ⅱ)評分(16.30±4.30)分。對照組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0.82±13.10)歲,疾病類型:膽源性25例、酒精性7例、暴飲暴食性7例,其他2例,入院時APACHEⅡ評分(16.93±4.01)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使用BaxterBM-14型床邊血濾機(百特醫療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進行CVVH治療,濾器為1.4 m2聚砜膜(德國費森尤斯公司生產),采用深靜脈留置雙腔血濾導管建立體外循環,血液流速180~200 ml/min,置換液流速2 L/h,每天行CVVH治療12 h,治療4 d。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精神狀態,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遵循醫囑定期采集標本送檢,遵循醫囑為患者進行營養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專病一體化干預:(1)并發癥護理。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和中心靜脈,當出現血壓下降,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休克,并及時核對患者出入量,報告醫生進行處理;準確記錄SAP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出入量,并隨時根據檢查結果來調整血流量和超濾量;密切觀察患者靜脈置管處、皮膚、黏膜和大小便顏色變化,評估是否有出血征兆,及時調整抗凝劑劑量;嚴密保護患者靜脈置管處,每次CVVH治療前后更換敷貼,采集標本時注意消毒和保持無菌,治療前后盡量保持患者身體、衣物潔凈干爽;遵醫囑為患者進行腸內和腸外營養支持,通過臨床血液指標如血淀粉酶和患者大小便排泄情況評估患者營養狀況;(2)CVVH報警。CVVH治療開始前注意理順CVVH管道,避免患者身體壓迫或扭曲管道影響治療,患者出現更換體位、劇烈咳嗽等較大動作時也要檢查管路位置,如出現持續動靜脈壓力系統報警,則應優先排除管道凝血可能性;在沖洗管道和濾器時,護理人員要關注管道內液體情況,為避免管道內氣體產生可搖晃敲擊濾器,預沖時注意排凈氣泡;(3)心理及情緒管理。由護理人員主動、耐心地為患者講解SAP病情進展過程,診治方案及行CVVH的目的,重點針對患者常見的禁食與胃腸減壓疑問進行解答,讓患者了解出入量管理和CVVH定期抽血檢測的目的,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干預;在治療過程中,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積極了解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變化,幫助患者理解自身負性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從身心關聯的方面勸導患者放松心情;指導患者利用冥想、回憶過去愉快經歷等方法排解負性情緒。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負性情況,均采用標準分進行計算,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負性情緒越嚴重[6]。采用Spitzer生存質量指數評定量表(QLI)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分為活動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覺、社會支持、對前景的認識,得分0~2分,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高[7]。
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死亡率、MO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血凝血相關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干預1周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觀察組降幅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s) 分
組別干預前觀察組(n=41)對照組(n=41)SAS SDS tP 72.48±8.46 72.75±9.97 0.132 0.895 74.57±9.94 75.78±10.14 0.546 0.589干預1周后觀察組(n=34)對照組(n=32)tP 53.59±3.91 57.31±5.95 3.019 0.004 59.74±3.55 62.89±7.88 2.334 0.022
干預1周后,兩組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QLI評分中日常生活、健康感覺、社會支持、對前景的認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QLI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QLI評分比較(±s) 分
組別觀察組(n=34)對照組(n=32)tP活動能力1.74?0.32 1.66?0.32 1.132 0.261日常生活1.91?0.30 1.65?0.37 3.495 0.001健康感覺1.56?0.31 1.25?0.38 4.048<0.001社會支持1.91?0.28 1.64?0.33 3.995 0.001對前景的認識1.72?0.30 1.34?0.36 5.192<0.001
相關文獻指出,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近年來治療重癥胰腺炎較為常用的方法,但患者在病情困擾、治療壓力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影響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質量[8]。已有研究顯示,心理支持護理干預SAP感染患者,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臨床體征消失時間,改善不良應激心理狀態[9]。而專病一體化干預不僅針對SAP患者在血液濾過中的護理高要求,還會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有利于應對SAP血液濾過患者的復雜情況。本研究應用專病一體化干預ICU SAP血液濾過患者,發現效果良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死亡率相近,專病一體化干預對SAP血液濾過患者臨床療效影響不顯著。但專病一體化干預能降低患者出血凝血相關發生率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相關研究顯示,凝血、纖溶系統在胰腺微循環障礙中起重要作用,SAP發生時,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血栓形成,炎癥介質釋放,啟動外源性與內源性凝血,若凝血過度激活,則可導致纖溶亢進[10]。同時,在血液濾過治療過程中,抗凝藥物或透析導管肝素封管也會導致出血風險增大[11]。專病一體化干預密切關注患者定期血液檢查結果及各種出血征兆,以及時調整抗凝劑劑量,并嚴密保護患者靜脈置管處,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血相關并發癥風險。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專病一體化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常規護理干預不同,專病一體化干預不僅關注患者生理病理變化,也關注患者心理狀況。首先,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進行血液濾過相關健康教育,以消除患者對CVVH的誤解和擔憂。其次,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并以溝通交流為手段,引導患者理解自身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慮感。再次,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回想愉快記憶,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增強配合治療的主動性,改善其對疾病前景的認知。有研究顯示,心理護理有利于減少患者應激反應,可有效消除血清炎性因子,增強免疫功能[12],故專病一體化干預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縮短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專病一體化干預對ICU SAP患者有效,能降低患者出血凝血相關發生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