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連蕊 陳 凱 宋春桃 胡 星 陳 浩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從目前來看,衛生間傳統單次排水造成受潮、發霉的情況比比皆是,而采用二次排水卻不考慮其耐久性,也已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需要。在衛生間中的大板結構并不常見,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由于其傳力明確,受力良好,大板折板在近期出現并逐漸流行起來。文獻[1]中提到,衛生間內管道眾多,滲漏造成的影響較大,是施工中較難處理的環節;文獻[2]描述的是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而建的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所采用的衛生間防水做法;李僑明[3]提出衛生間防水施工的質量控制重點及相關的施工工藝。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衛生間防水防滲施工仍是目前研究的重、難點,在此前提下,本文通過對民治項目超高層公寓大板結構衛生間施工工藝及技術的優化,形成了一整套的考慮后期精裝修的大板結構衛生間施工工藝,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深圳市民治第三工業區項目共包含3棟超高層辦公樓及1棟超高層公寓,建筑面積約58萬 m2,如圖1所示。本項目地下室4層。A棟56層,結構高度262.5 m,標準層層高4.4 m;B棟47層,結構高度219.5 m,標準層層高4.4 m;C棟57層,結構高度219.5 m,標準層層高4.2 m;D棟公寓樓61層,結構高度203.35 m,標準層層高3.15 m。辦公樓結構形式為框架-核心筒,公寓樓結構形式為部分框支剪力墻。本項目混凝土強度最大為C70,直徑28 mm的鋼筋采用四級鋼,其余均為三級鋼,鋼筋最大直徑為40 mm。本文中涉及的衛生間共1 368個,位于D棟公寓5~61層。

圖1 民治項目效果圖
本文中衛生間布置如圖2所示,其中,斜線陰影部位為降板30 cm區域,黑色填充區域為剪力墻。

圖2 衛生間布置示意
如圖3所示,本衛生間考慮30 cm降板沉箱,由于地面鋪貼做法的不同,在沉箱側面(隔墻下)存在5 cm的超薄降板,且在該降板處鋼筋連續不間斷,沒有梁存在,彎折處以板的形式考慮,此處無箍筋,受力筋布設困難。此外,該超薄降板的存在導致隔墻處上下較難砌筑,超薄降板折板板下隔墻精裝收口困難;傳統解決貼面高差的方式大都是直接將5 cm降板處鋼筋網片下壓后澆筑混凝土,斜面處不予處理或二次砂漿找坡,此方式嚴重影響了上層板面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澆筑后板面漏筋現象嚴重,導致板面生銹脹裂、滲漏,二次抹面亦造成了勞動力的浪費,影響經濟效益。

圖3 大板結構示意
針對該問題,提出使用改進型的直角三角形鋁板配合鋁模支模,其固定在鋁模骨架上,僅需安裝一次,之后便可跟隨鋁模安拆,且加固效果好、精度高、易施工,不易脹模,經濟效益較好。
1)鋁模吊模固定不好易發生整體偏移、上浮、畸形等問題,因此沉箱部位吊模時一方面要控制吊模位置,擰緊螺絲,另一方面,控制好沉箱鋁模形狀,使其不易發生變形。圖4中,支吊架的定點定位排布,不僅保證了鋁模定位和板面成品尺寸的正確性,并解決了混凝土澆筑時改進型鋁模上浮的問題。

圖4 沉箱吊模處支吊架的使用
2)超薄降板折板處鋼筋由于折彎角度小,水平距離短,因此在加工廠較難實現;此外,即使可以實現彎折,也增加了現場綁扎及保護層厚度控制的難度。使用創新型鋼筋彎折工具可較好地完成折板處鋼筋的彎折。如圖5所示,該工具成對存在,一個有“F”形卡扣,另一個有“U”形槽口,適用于C12以下鋼筋的現場彎折。

圖5 新型鋼筋彎折工具
3)如圖6所示,改進型直角三角形鋁模(內焊螺絲帽)配合沉箱鋁模骨架使用,該改進型鋁模可以較好地形成“Z”字超薄降板,控制斜面降板的質量。

圖6 改進型三角鋁模固定安裝及成品效果
從圖7看出,考慮精裝修后期使用的舒適性、美觀性,綜合排水要求,大板折板降板處的砌筑收口靠精裝實現。

圖7 衛生間隔墻底部裝修收口
如圖8所示,本工程在沉箱二次排水基礎上再進行技術優化,在底部反坎(壁龕底部)部位設置過水洞,除了衛生間地磚表面排水系統外,地磚下面(混凝土硬化層上面)水可從埋設的支管二次排出,此外在排污管管周留設地漏,反坎底留過水洞,形成三次排水。

圖8 三次排水地漏安裝
此處施工時應注意,排污管安裝時應控制好排污支管與板面的高差,應至少保證5 cm,以確保防水及保護層的正常施工;支管施工完后頭部做臨時封堵以及排水地漏上面用皮墊遮蓋,以防止管道堵塞。
衛生間排煙道采用預制成品,且為上大下小的變截面,板面預留洞口及排煙道與剪力墻間的塞縫質量較難控制。在處理此問題時,將排煙道安裝時留足2.5 cm空間以擠塞擠塑板,其中微膨脹防水砂漿在上,擠塑板在板面以下5 cm;再將周邊樓面板鑿毛清理濕潤,進行排煙道周邊第1次吊洞,吊洞后涂刷水泥基防水,第1次吊洞預留7 cm進行第2次吊洞。待2次吊洞齊平板面后再次涂刷防水,并進行閉水試驗。試驗合格后進行鑿毛,澆筑反坎,見圖9。

圖9 煙道周邊綜合處理
常見壁龕采用加氣塊砌筑,該材料易吸水受潮,且耐久性不佳,易導致面磚脫落,本文采用底部混凝土反坎+上部灰砂磚的砌筑方式,如圖10所示,避免了后期潮濕環境下對精裝的影響,增強了精裝的耐久性。壁龕隔墻位置距離后面管道較近,且壁龕深度同墻厚,壁龕內側擋墻形成困難,本工程處理時,將壁龕背部采用單磚豎放從底部一直砌至過梁頂部,單磚另一側是通氣管、排污管。灰砂磚砌筑時應留意壁龕頂部采用預制小過梁做支撐。

圖10 壁龕砌筑及效果
衛生間整體施工流程:排水/排污管止水節/套管隨結構預埋→排氣管/排污管/排氣道安裝→樓層大面砌筑抹灰(衛生間分隔墻)→排氣道二次吊洞施工→排氣道周邊反坎施工→衛生間垃圾清理→結構閉水試驗→“R”角施工(沉箱部位)→滲透結晶防水施工→沉箱部位聚氨酯防水施工→閉水試驗→沉箱部位防水保護層/找坡層施工→排水地漏拆開清理→地漏位置包一層土工織物→壁龕砌筑200 mm高(留過水洞)→管道周邊回填200 mm高碎石并蓋一層土工織物→壁龕砌筑→冷熱水管開槽安裝→壁龕抹灰→清理并移交精裝單位→沉箱部位管道安裝→沉箱部位回填→沉箱部位硬化50 mm厚鋼筋細石混凝土層→防水“R”角施工→衛生間JS防水施工→閉水試驗→防水保護層/找坡層施工→吊頂安裝→地磚鋪貼→墻磚鋪貼→管道檢修口暗門安裝四周打膠→衛生間器具安裝→驗收。
本工程對排污管、排污管處的排水采用改進的處理工藝,并統籌考慮了后期衛生間的裝修、維護。從項目最終完成效果來看,本文所采用的一整套關鍵施工技術使用合理,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可靠性高,同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有很好的推廣和實用價值,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