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昭
(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杜達分公司)
草樓鐵礦措施井主要為設備、材料運輸提升井,地表井口附近為原穩車基礎,因規劃設計和場地平整要求,需對本基礎進行拆除。以往基礎拆除多采用機械拆除方式,施工難度大、耗時耗力,且存在噪聲、環境危害,對生產影響也較大。因此,提出采用微差松動爆破拆除方式,實現基礎快速、安全拆除[1-5]。
措施井穩車基礎為現澆混凝土形式,基礎規格為長9.6 m,寬8 m,高3.1 m(地表以下埋深2.6 m,地表以上高0.5 m),基礎所使用混凝土強度標號為C30,初步估算拆除總方量為240 m3。
穩車基礎位于井筒西側10.4 m,周圍存在建筑物和設備設施,主要構筑物有信號房、候罐室、更衣室、井架和辦公室,最近距離信號房為4.5 m,如圖1 所示。總體施工環境較為復雜,拆除過程中需要保護周圍構筑物,并且要控制爆破飛石,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為確保周邊建筑設施安全,減小爆破震動和飛石飛散距離,選擇淺孔爆破拆除,采用微差松動爆破技術。為便于施工,炮孔采用垂直孔,采用多排孔逐排分段延時一次爆破,以便減少最大單響藥量,避免爆破震動對周邊構筑物的影響。

(1)孔深。基礎拆除中深孔計算公式為

式中,K為經驗系數;H為基礎高度,m。
待拆除基礎底部為土質墊層,則K取0.7,基礎深度為3.1 m,故孔深L=2.17 m。
(2)最小抵抗線。在本次拆除爆破中,根據穩車基礎結構、材質、形狀、規模、孔徑、要求破碎程度及松動爆破的特點,結合以往施工經驗,最小抵抗線W一般取0.3~0.5 m,本次選取W=0.5 m。
(3)孔間距。炮孔間距a為1.0~1.5 倍抵抗線,這里取a=0.5 m。
(4)排間距。炮孔排距b為0.8~1.0 倍抵抗線,這里取a=0.5 m。
(5)第一排單孔裝藥量計算:

式中,Q1為單孔裝藥量,kg;q為單位炸藥消耗量,因該基礎為強度較高的混凝土,故q取0.3 kg/m3。因此,計算得Q1=0.24 kg。
(6)第二排及后排孔每孔裝藥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Q2為單孔裝藥量,kg;K1為較第一排裝藥系數,一般為1.1~1.2,本次取1.153 7。則第二排及后排孔裝藥量為0.27 kg,與以往工程施工經驗值相符。
(7)炮孔設計。根據爆破參數,第一排距離自由面0.4 m。共設計18排,每排15個孔,呈三角形布置,炮孔總數為270個,如圖2所示。

(8)炮孔堵塞長度L1為1.1~1.2 倍抵抗線,則堵塞長度選取0.6 m。
(1)鉆孔。本次爆破依據鉆機性能和地質條件,同時為了減小爆破振動和單孔裝藥量,選擇采用φ42 mm炮孔。
(2)裝藥與填塞。本次爆破采用2#巖石乳化炸藥,炸藥密度ρ=1.1 g/cm3,爆速D≥3 200 m/s,藥卷規格為φ32 mm×200 mm×150 g。本次爆破炮孔深度L=2.17 m>2W,為達到破碎均勻、減少飛石的目的,采取分2層裝藥。為便于裝藥,下層裝藥量為單孔藥量的2/3,上層裝藥量為1/3。上下分層使用竹節間隔,孔口用炮泥填塞,裝藥布置見圖3。
(3)起爆網路設計。為了減少爆破產生的地震效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高爆破效果,本次爆破設計的原則:①盡可能的多創造臨空面;②采用微差松動爆破技術;③控制最大段別起爆藥量;④優化延期網路設計,確保前排爆破不會對后續炮孔和網路產生影響。

基于以上原則,本次爆破網絡設計采用分區域爆破,共18 排,9 個區域。每2 排為一個區,每排分2組(8 或7 個孔為1 組),即1 個區域4 個組,每組之間采用毫秒雷管ms2~ms11 段延期(ms3 段不使用)。使用9 種段別雷管,原則每2 排用同一段別雷管,即第1~2 排孔內分別采用ms2 段(25 ms);第3~4 排孔內使用ms4 段(75 ms),第5~6 排孔內使用ms5 段(110 ms),第7~8排孔內使用ms6段(150 ms),第9~10排孔內使用ms7 段(200 ms),第11~12 排孔內使用ms8 段(250 ms),第13~14 排孔內使用ms9 段(310 ms),第15~16 排孔內使用ms10 段(380 ms),第17~18 排孔內使用ms11 段(460 ms)。孔口采用網狀導爆管傳爆,利用孔內毫秒雷管延期。
針對本次爆破重點防護房屋建筑和井筒設施,根據《爆破安全規程》校核爆破質點的震動速度:

式中,R1為爆破振動安全允許距離,m;Q為炸藥量,齊發爆破為總藥量,延時爆破為最大單段藥量,kg;V為保護對象所在地安全允許質點振速,cm/s;K2、α分別為與爆破點至保護對象間的地形、地質條件有關的系數和衰減指數,通常經過現場試驗確定。
當爆破夾制作用小、有較好的臨空條件時,K2取小值;反之取大值。當地形平坦,巖體完整、堅硬時,α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待爆區相當于堅硬巖石條件,因此取K2=60,α=1.3,V=12 cm/s,Q取2.15 kg。得到R1為4.45 m,小于被爆體周邊建筑物最近距離4.5 m,本次爆破振動不會對距離最近的建筑物造成損壞。
個別飛石最遠距離的計算公式:

式中,R2為爆破飛石距離,m;K3為安全系數,1.2;n為爆破作用指數,取1.0。計算得到R2=12 m。爆破時需要對此范圍內設施做好防護工作。
作業安全是此次施工的關鍵,為有效控制爆破產生的不安全因素,防止爆破振動、空氣沖擊波、飛石對周圍設備設施產生危害,本次爆破采取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有構筑物防護、近體防護和爆破體覆蓋防護。
穩車基礎附近構筑物較多,對重點區域采用架空式的遮擋覆蓋,使用木板作為遮擋。同時,為防止空氣沖擊波的超壓作用,使炮煙便于排除,起爆時,打開周邊構筑物的門窗。門窗需固定,使用竹笆防護(圖4)。
在穩車基礎周圍采用防護,使用工字鋼做骨架,使其圍繞爆破區域形成一圈擋排架,在排架上綁扎木板等防護材料,排架高度為4 m。同時,為減小爆破對周邊設施的震動,在爆破區域周圍開挖1 條寬1 m、深2 m 的減震溝。近體安全防護設計見圖5 所示。


為防止爆破飛石對構筑物、設備、設施和人員造成安全威脅,須將爆破飛石控制在爆破區域范圍內,本次爆破設計在穩車基礎上方采用覆蓋防護。待裝藥連線完成后,在爆區上方覆蓋1~2 層炮被,并用沙袋壓實(圖6)。

本次設備基礎拆除爆破工程,爆破后基礎松動破碎較好,未發生周圍建筑物損毀和其他安全事故,達到了預期效果(圖7)。

(1)根據本次爆破周圍環境特點,設計了減震溝,顯著降低了爆破的震動影響。采用爆區覆蓋和構筑物加強防護的方法,減少了飛石隱患,有效保護了周圍構筑物。
(2)采用空氣間隔裝藥模式,炮孔周圍應力均勻,可以起到高壓應力作用,有利于巖石破碎,塊度分布均勻。
(3)采用小孔徑延時爆破,爆破有害作用小,在施工進度、節約成本上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