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永
夏邑縣位于商丘市東部,是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先進縣。近年來,該縣通過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保有量在100097.62公頃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89121.75公頃以上,實現耕地數量穩中有增、質量有提升。
保護耕地的主要做法
強化責任目標考核??h、鄉、村、組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強化縣、鄉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執行情況的主體責任,明確將耕地保護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實行耕地保護“一票否決”,并作為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的重要內容。
嚴格土地用途管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計劃的安排使用土地,對耕地實行特別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確保耕地數量的穩定。
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針對農村廢棄工礦地、閑置宅基地實施拆舊復耕,確保城鄉用地項目占補平衡,有效破解用地瓶頸,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土地支撐。
提升節約集約水平。通過科學編制規劃、嚴格準入標準、建立預測制度、嚴把供地閘門、加強批后監管等措施,進一步加大舊城改造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清查閑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推行網格化管理。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充分利用執法監管平臺,確保動態監管全覆蓋、無死角,對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早查處。
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縣發展與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各類違法用地案件層出不窮,耕地保護壓力日益增大。分析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站位不高,依法行政意識不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保護耕地紅線有關要求不夠,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用地保障多,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方面存在差距。在履行征地行政職責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片面強調地方經濟發展。
用地粗放,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不高。產業集聚區存在批而未征、批而未供和閑置低效用地現象。全縣每萬元GDP地耗79.62平方米,遠遠高于省內其他縣(市、區)。在不少農村,由于規劃滯后或無規劃,村內空閑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建設用地,造成閑置浪費。
執法力度不夠,違法行為高發易發。執法手段乏力,存在寬、松、軟現象;聯合執法力度不夠,難以執行到位。如曹集鄉在沒有用地批準文件的情況下,對規劃建設的兩條市政道路開始施工,違反了相關土地管理法律法規。
對策與建議
改變慣性思維。進一步增強新發展理念,轉變土地利用方式,由“保增量”向“先存量后增量”轉變,改變重發展、輕保護的慣性思維,堅決克服和糾正推進項目建設急于求成、“先上車、后補票”的落后觀念,切實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益。
強化法治宣傳。開展多種形式的行政執法宣傳與教育,特別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在土地報批征收過程中,要嚴格履行批地程序,充分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從源頭上減少征地糾紛。
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充分運用執法監管平臺,對各類用地實施動態監控,建立快速聯動機制,促進依法依規用地。縣自然資源、紀委監委、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建立聯合辦案長效機制,對土地違法案件進行嚴厲查處,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
提高節約用地水平。加快村莊規劃編制進度,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統籌城鄉用地布局。提升產業集聚區用地效益,“以畝均論英雄”,通過工作機制創新、獎懲辦法引導、產業準入執行、規劃管控強化、土地彈性供給等系列措施辦法,推進低效工業用地升級改造,引導激勵企業退低進高轉型升級。
嚴格制止“非農化”行為??h政府出臺辦法,加強對已建和新建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的管護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行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作者單位:夏邑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