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 崔丹
【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發展至關重要,關乎英語專業教育能否培養出滿足國家發展戰略與建設急需的外語人才。本研究依托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對吉林省高校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化現狀進行調研,并基于調研結果,提出相對應的轉型發展策略,旨在為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轉型發展獻計獻策,為“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一己拙見。
【關鍵詞】新文科;高校英語專業教師;教師專業化發展
新文科是指對傳統文科進行學科重組,實現文科內部以及文科與自然科學學科之間交叉與融合之后形成的文科。在“新文科”背景下,新外語應追求學科融合和學科破壁,走“外語+人文”和“外語+社科”等融通復合之路。新文科的主體是學科的創新性建設,其目的是培養新時代的文科專業人才,而一個關鍵要素則在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上。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至關重要,其關乎“新文科”背景下英語專業教育是否有針對性地培養適用于中國經濟和文化“走出去”“一帶一路”倡議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國家發展戰略建設急需的“一精多會”“一專多能”的國際化復合型外語人才。所以探討“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這一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與現實意義。一方面,這有助于“新文科”的建設,促進外語教育的革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化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高校辦學質量,從而培養更多符合“新文科”背景下急需的外語人才。
一、“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內涵
本節主要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三個方面探討“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內涵。
1.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精神。教師專業精神的構建主要包括三個層次:教師認同、教師美德和教師使命感。英語專業教師應該具有對其職業高度的認同感,這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態度和從教素質。其次,英語專業教師須具有教師美德,這要求教師需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同時能將教師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如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英語課程教學中。同時英語專業教師需具有較高的教學使命感,能根據教育部和高校的人才培養規劃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外語人才。
2. 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新文科”背景下英語專業教師需具備扎實的英語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主要包括語言學知識、文學知識、跨文化交際知識、翻譯學知識和國別與區域研究知識等。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和“新文科”發展的要求,英語專業教師還需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術知識,包括基本教學技術操作與運用知識(如線上課程的講授和錄制)和發展性教學技術知識(如網絡會議技術和超星學習通平臺建設技術)等。同時,思辨力培養知識不可或缺。所有英語專業課程都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闡釋能力與創新能力。所以英語專業教師需增加思維訓練及分析和反思能力等方面的知識,致力于培養具有思辨力和創新能力的外語人才。
3.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在專業知識的積累過程中,英語專業教師還應不斷發展相對應的專業能力。英語專業教師應具備基本的專業教學能力,能系統地教授英語專業知識;同時,還應發展自身的技能訓練能力,即能運用專業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技能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學生。另外,英語教師還應具有應用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如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搭建多功能學習平臺和使用最新的教學技術(如希沃白板、虛擬仿真技術)。
二、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現狀
為了深入了解“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化現狀,本研究隨機選取吉林省四所高校50名英語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采取了問卷和訪談研究形式進行調研。在參照相關問卷的基礎上,對本研究問卷進行改編,特別融入了“新文科”的發展要求。問卷共30題,分別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調查,并通過SPSS17.0對問卷的信度進行分析,得出Alpha值為0.860,可見,問卷的信度較高。為深入探析問卷中的代表性結果,筆者隨機選取5名教師進行訪談。研究結果顯示,英語專業教師普遍具有良好的專業精神、扎實的專業知識、牢固的專業能力,但對照“新文科”的要求,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的知識體系過于集中。學科知識的融合是“新文科”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專業知識的調查中,教師的知識體系明顯集中,具有傳統知識體系的教師占比較高,具有新興學科知識與交叉融合性學科知識的教師占比較低。具備語言學知識的教師占比為75%,具備英語文學知識的教師占比為75%,具備跨文化交流知識的教師占比為82.5%,具備翻譯學知識的教師占比為65%,具備國別與區域研究知識的教師占比為48%,同時有30%的教師認為其英語學科知識結構難以適應交叉學科教學需要。可見在學科知識上,大部分教師都有扎實的某一方面的知識,但對于其他方向的相關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尚有空間。尤其是精通國別與區域研究知識的教師較少,訪談獲悉此學科屬于新興學科,較少有教師系統學習過此知識。
2.學科內方向壁壘需打破。打破學科間或學科內方向壁壘是進行學科知識交叉和融合的必要條件。在專業化現狀的調查中,57%的教師對“新文科”的交叉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轉向不甚了解;22.5%的教師難以將英語學科知識進行交叉融合;45%的教師尚未打破學科內方向壁壘,進行跨學科研究與教學。可見,大部分教師依舊是保持傳統的觀念,固本守正,缺乏開拓創新精神,缺少打破學科壁壘的主動性。通過訪談獲悉,部分教師認為“一精一專”已能使其在職業生涯中獲得較好發展,使其感到職業滿足感。但事實上,在“新文科”背景下,這并不能滿足“一精多會”,“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需求。因此,教師在固本守正的同時,應開拓創新,改變傳統觀念,主動打破學科間或學科內方向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新興學科。
3.英語專業教師的技術融入需要強化。在“新文科”的要求下,教師應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與科研中,以此實現轉型后凸顯信息化、應用化和現代化特征。在專業能力的調查中,30%的教師還未能很好地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學中,27.5%的教師未能運用混合式線上線下課程模式;45%的教師未能將慕課等線上資源融入教學中,52.5%的教師未能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科研工作中。可見,在“新文科”背景下,英語專業教師的技術融入能力有待提升。訪談獲悉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較低主要是由于教師缺乏對前沿現代信息技術的了解和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同時,由于條件限制,教師無法接觸到最新的教育技術。
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
相較于“新文科”的要求,英語專業教師的學科知識體系過于集中,技術的融入需要進一步強化。本節將從學科知識、研究視域和教學觀念三個角度探討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轉型發展策略,使其能更好地滿足“新文科”背景下教師專業化的要求。
1. 完善知識體系,實現學科交叉融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及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英語專業教師單一化知識體系難以適應“新文科”的發展。在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道路上,應不斷完善其知識體系,以此實現學科交叉融合,促進學科建設。首先,在內容結構層面,在夯實語言技能的基礎上,深入學習五大方向的專業知識,促進其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如教授翻譯英語,除了夯實其翻譯學科相關專業知識外,應深入學習商務英語、文學和跨文化交際知識等,以此深化學科的交叉融合和課程的開發建設,如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文學翻譯課程等,為“新文科”背景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基礎。其次,在方法層面,英語專業教師應抓住自我提升的機會,拓寬專業化發展的途徑。比如通過攻讀新興交叉學科博士、海外博士或雙碩士等學位系統且全面地完善專業知識結構。英語專業教師的知識體系建構對英語專業教育發展至關重要,每名英語專業教師都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主動地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2. 拓寬研究視域,發展國際化視野。為了緊跟“新文科”的發展步伐,在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地拓寬其研究視域,發展其國際化視野。在科研項目中,除了深化自身的研究領域之外,可將研究視域轉向相關聯學科或跨學科。如研究語言學的教師,可拓寬其視域至教育學、心理學等,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發展,豐富跨學科研究成果,如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研究。同時,英語專業教師應開拓其國際化視野,其研究領域應與時代相契合、與國際相接軌。在學術研討中,英語專業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內外不同類型的學術研討會,了解專業領域前沿成果,并且可組織學科與專業領域學術沙龍,不斷習得新知、拓寬視野。
3. 轉變教研觀念,深化技術融入。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和“新文科”的發展,將學科教學、科研工作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是發展的大趨勢。因此,英語專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致力于課程與教法的創新,將技術融入其中。在教學中,應加大力度開發線上與線下混合式課程,打造適合本土學生的“金課”,如使用翻轉課堂、利用MOOC資源和學院自主開發的線上課程等。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是實現高等教育“變軌超車”快速發展的關鍵一招,教師作為課程開發與建設的主力軍,應投身于打造優質課程,將技術融入教學中,實現“金課”目標。同時,在科研工作中,應不斷探索現代技術的應用,將其融入研究工作中,如使用人工智能、心理分析和虛擬仿真等手段進行科研技術擴充,充分體現研究的現代性和信息化。
四、結語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文科”的發展,培養國際化復合型外語人才,英語專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至關重要。在專業化發展中,教師作為主體,要從其個體的知識體系、教學觀念、研究視域、教學技術等層面進行全面提升。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須緊跟“新文科”要求,在實現學科交叉融合過程中,英語專業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有待完善,進行學科交叉融合的主動性需提升。在技術的融合中,教師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待加強。
參考文獻:
[1]胡開寶.新文科視域下外語學科的建設與發展——理念與路徑[J].中國外語,2020(3):14-19.
[2]王俊菊.新文科建設對外語專業意味著什么?[J].中國外語,2021(1):1,24.
[3]張華軍,朱旭東.論教師專業精神的內涵[J].教師教育研究,2012(3):1-10.
[4]郭英劍.論英語專業的“金課”及其標準[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9(3):8-12,31.
[5]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