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福江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隨著人口的迅猛增加,對糧食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在追求產量的過程中,還要對生態平衡加以重視,采取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種植水稻中,人們對水稻安全生產加以了充分的重視,水稻綠色栽培技術開始廣泛的用在了水稻種植中,希望每一個環節都能實現無公害,促進水稻的綠色栽培技術的推廣,進一步提升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保證人們的食品安全。本文分析了水稻綠色栽培技術,把握要點,做好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關鍵詞:水稻;綠色栽培技術;要點
0? 引言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糧食的安全問題予以了充分的關注,對稻米的品質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優質稻米的生產顯得極為重要。我國是重要的農業大國,可以通過提升小麥的品質和質量,提升經濟水平。水稻種植過程中采取綠色的手段,滿足了市場對水稻的需要。所以,提升我國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一方面能夠提升水稻的質量,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1? 水稻綠色栽培技術運用的重要性
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值比較大,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農業生產,所以于農民而言,提升糧食的產量和質量極為重要,水稻產量的提升能夠改善呈現居民的生活品質。一般情況下,提升水稻產量的手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方面,擴大水稻的種植面積,但是因為我國的地形和自然環境的限制,能夠用來給農民種植水稻的地塊比較少,農民想要通過擴張水稻種植面積提升水稻產量的方式不現實;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土地上提升水稻的產量,站在水稻栽培技術的角度上,進一步提升水稻的產量,綠色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出現能夠實現該目標,水稻實現了穩產和高產,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城鄉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
2? 水稻綠色栽培技術
2.1? 合理的選擇水稻種子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合理的選擇種子,悉心管理,才能進一步的提升水稻產量。水稻種子的選擇需要考慮以下幾點:第一,要對水稻幼苗的整體質量進行考慮,優質的幼苗葉身挺拔,根莖比較扁平,這種幼苗種植之后可以在較短時間里返青,比較容易存活,而且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長勢良好;第二,要對幼苗的根部進行觀察,根部主要是汲取養分的重要部分,所以根系的質量會對其生長產生決定性影響,優良的幼苗根部是發白的,沒有黑根和爛根的情況,生命力旺盛,能夠良好的汲取養分;第三,觀察幼苗葉子,葉子會對水稻的返青產生影響,優質的幼苗葉片沒有病斑,易存活。
2.2? 水稻壯秧
2.2.1? 處理種子
選種之后,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曬種和風干之后,將其浸潤在鹽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福爾馬林做好消毒工作。
2.2.2? 苗期管理
聯系水稻品種和種植地的實際情況,春天的溫度在10度左右時,適合播種,通過稀播的方式,做好水稻壯秧工作。播種之后,做好苗期管理,出苗之前密閉保溫,但是要做好通風。出苗三葉期,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出現缺水的情況,需要及時澆水。三葉期之后,苗床溫度在25~30℃,每天早上和晚上澆一次水。
2.3? 整地施肥
2.3.1? 整地
整地時間盡可能提前,秋翻早于春耕,早翻由于晚翻,春天將結凍的土塊敲碎,將土壤中的害蟲及時的殺死,減少病蟲害和雜草對水稻的不良影響。氣溫約為13℃就要進行插秧,采取拋秧的手法,兩株左右一個坑穴。
2.3.2? 施肥
整地之后,需要及時的灌溉和施肥,農肥和化合肥混合使用,并加入一定量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確保水稻健康生長。盡可能減少化肥的使用,使用有機肥,提升水稻的品質。
3? 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3.1? 農業防治
建立在綠色農業的基礎之上,滿足生產的需求時,還要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是用殺蟲劑這類具有較強副作用的化學藥劑。采取綠色防控的手段。在播種之前,采取農業防治的手段,及時翻耕,將土壤中的害蟲清除,去除雜草;稻田周圍留草,可以種植一些植物,間隔種植大豆和芝麻類的農作物,吸引益蟲到水稻田中,進行生物防治,打造害蟲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消殺害蟲的效率。稻田周圍可以種植一些植物,類似于香根草,捕殺害蟲。在防控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確保水稻生長的安全性。
3.2? 捕蟲燈
在稻田周圍設置捕蟲燈,把握燈和地面的距離,利用害蟲趨光性的特點誘殺害蟲,一般集中在三月末捕殺,對開燈的時間進行控制,也不要太多密集的設置捕蟲燈,保證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還可以使用性誘劑,和二化螟性信息素配合使用,減少害蟲的數量。
3.3? 生物農藥
相比較化學農藥,生物農藥的使用不會產生副作用,生物活體的方式及時的殺死害蟲,適量的使用微生物和生物化學農藥,包括信息素、細菌等,提升了水稻防治效果之余,還能夠更好的促進水稻的生長,從根源出發,為人們提供了優質安全的食品。
4? 結語
由此可見,水稻綠色栽培中,相比較傳統的水稻栽培,可以減少環境的破壞,水稻的質量得以保證,也提升了社會和經濟效益。所以需要對綠色栽培技術的要點加以明確,從各個環節入手,選擇抗病蟲害性能強的種植,聯系水稻的特點針對性的開展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全方位的提升水稻質量,為水稻糧食產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文革,嚴偉龍,季雅嵐,等.蒸谷米水稻機械化綠色栽培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3):32-35.
[2] 鄭衛權,朱承昌.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及應用推廣實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