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幸福的城市生活,離不開美好的公共文化空間。尤其是享受著當代蘇式生活的蘇州市民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座城市,從來不會讓居民失望。近日,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的2021年度江蘇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對象名單中,蘇州市共有22個項目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作為“最美公共文化空間”之一的街道社區級公共文化空間,姑蘇區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的“悅鄰漫生活”,以空間形態“美”、內容品質“好”、服務效能“高”、運營機制“新”為目標,讓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變為“最美一公里”。
漫步“幸福里”,大公園邊又添“網紅”地
談及古城中的公共空間,人們總會想起充滿園林詩意的綠色小品,有著亭臺樓閣的路邊公園……如果在古城核心處,有一座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基層文化空間呢?
大公園社區“悅鄰漫生活”基層文化空間隸屬蘇州市姑蘇區雙塔街道,輻射了周邊7個社區。這個文化空間涵蓋了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市集、雙塔書社、椿沁園、百姓健身房、群藝舞蹈房、幸福劇場等多個功能區。
走進空間一樓通道,首先就能看到一條充滿姑蘇雙塔記憶的長廊——幸福里,它濃縮了市井人情歷史底蘊的熙熙攘攘,又創造性地重現了家長里短的蓬勃生機。這里同時嵌入街巷文化、老字號美食、理發店、傳統便民化修配鑰匙、裁剪修補衣服等便民服務。
空間一樓通道左側墻面是雙塔街道與喜馬拉雅合作打造的“子城尋蹤 百條街巷”主題文化墻,居民可以通過掃碼聆聽街巷的歷史故事。為了讓街巷文化厚植居民心中,街道特別選取了轄區內有代表性街巷中的“東、西、南、北、忠、孝、厚、德”幾個字,讓大家在最美文化空間感受“孝老愛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樓則充分利用餐廳空間分時這一特征,將椿沁園(曲藝表演)、雙塔書社(書畫室)、“紫藤花開”兒童天地嵌入該層,功能互相補充,塑造出一處具有蘇州慢生活特征的文化休閑區域。三樓設置有百姓健身房、群藝舞蹈房設施,滿足居民的室內健身特征,給空間活動帶來多樣性。
充滿了蘇式風情的空間,成為了“網紅”公共空間,吸引著周邊的居民紛紛前來打卡。
咫尺賞戲,社區內體驗江南文化之美
越劇《梁?!な讼嗨汀贰锻趵匣層H·寄閨》……近日,一場精彩的戲曲演出在“悅鄰漫生活”幸福劇場精彩上演,贏得了居民陣陣掌聲。這場演出是大公園社區圍繞文化親民、悅民、惠民開展的“精品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之一。
今年,大公園社區緊扣居民需求,以“江南文化”為切入口,依托蘇州市文廣旅局、蘇州市公園管理處等共建單位力量,在每個月第二、三、四周的周五下午,舉辦專場文藝演出,把昆曲、評彈、錫劇等優秀傳統文化送進社區,2021年預計開展各類文藝表演30場,進一步將空間用好用活,煥發文化之美。
追求美好文化生活的今天,公共文化空間“美不美”“好不好”,直接影響著人氣“旺不旺”?!翱绯黾议T進劇場,近在咫尺把戲賞。錫劇越劇任我挑,還有評彈叮咚響。代代傳承有新意,耳濡目染慢修養。千年蘇城文脈長,持之以恒路寬敞。”對地方戲曲情有獨鐘的八旬老人陸斌奎賦,自精品文化進社區以來,每場都不落下。他還賦詩一首,在朋友圈分享戲曲韻味,獲得無數點贊。
悅動鄰里,最美空間里實現多元共治
悅動鄰里、漫享生活,除了提供豐富多元的文化活動,“悅鄰漫生活”空間還堅持大公園社區主導的運營模式,依托上級部門指導,通過打造“文化百家匯” 品牌,持續推進具有蘇州特點的文化空間建設。
一方面,通過設立老年大學子城教學點,讓居民“學”在社區。另一方面開展“精品文化進社區”,讓居民“品”在社區。此外煥活文藝團隊力量,開展“我型我秀”百姓秀場,讓居民“秀”在社區,鼓勵居民文藝骨干、技術能手、工藝巧匠等各領域參與社區文化建設。
同時,為了促進共建共享、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參與,2021年3月大公園社區將頂樓60平方米的屋頂陽臺進行清理,打造居民種植、議事的公共空間,并針對陽臺名稱、定位、設計進行了詳細調研?!拔覀兘o它起名叫‘鄰家陽臺’,既滿足大家追求綠色田園生活的夢想,又拉近了鄰里情感。”居民華筱萍說。社區還邀請社會組織姑蘇小青團公益服務中心志愿者定期教導居民種植技巧。這種參與式的設計營造,增強了居民對公共文化空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推動了社區合作、多元共治。
未來,大公園社區將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蘊,讓空間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煥發的是文化之美、服務之美、共治之美,讓城市“文化森林”生長得更為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