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有父母通過喚醒,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無聲教育了一個問題小孩;有父母通過喚醒,用詩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閃光點,最終贏得孩子的真心;有父母通過喚醒,抓住教育一閃而過的契機,從小處著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于當下的教育現狀,是時候來“喚醒”一部分人群了。
資深媒體人、作家、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朱桂根先生親筆撰寫的《喚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師》,在蘇州三六六教育集團的攜手策劃下,日前正式對外發行。社會各界及家長、老師和孩子在閱讀之后,陷入了思考,其實孩子的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要遵循規律,又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比一案例解析,教育之道“朱氏兵法”
繼《奔跑吧孩子》后,朱桂根今年再推出第二本關于親情和家庭教育的“工具書”——《喚醒:好父母就是好老師》,再度揭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奔跑吧孩子》中,他用了100個故事和18封家書,回憶了從女兒出生到成長的陪伴歷程,以及如何一步步引導女兒栽種思想、行為、習慣、性格,甚至掌握自己的命運,最終考入世界名校。他認為,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標簽,也不要隨意去打罵孩子。教育孩子,一定要用對方法論。在讀《喚醒》這本書的時候,質樸的語言,加上豐富的真實案例,讓人很容易就進入情境地往下讀。每一篇文章最后還附有一段教育學與心理學視角的點評。書中講了六門課:“網”商課、財商課、情商課、“父母”商課、“子”商課、“學”商課。
《著魔的抖音》篇,在銳銳五年級時,魏總和夫人發現孩子眼睛紅紅的,一個人在房間“咯咯”地笑。和孩子溝通后發現,原來銳銳迷上了抖音。父母用最簡單直接和粗暴的方法封殺了抖音,雖然銳銳情緒上有點不滿,所幸“中毒”不深。朱桂根說,無論孩子是沉迷于刷短視頻還是玩網游,一個重要的指導原則是“先處理關系,再處理事情”。大部分出現網癮問題的孩子,其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往往也存在一定問題。《表揚一席談》篇,蔚蔚是一個聰明要強的女孩,小學到初中成績名列前茅。在她成長過程中最不缺的就是表揚和贊美。但從上初二起,蔚媽發現女兒的性格變得敏感,對別人的批評有極大反應。朱桂根解釋說:“‘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實際操作中,應用不當的話,孩子會被夸壞。”舉例說,蔚蔚考了100分,你說:“哇,寶貝你真棒,爸媽為你驕傲。”這叫做“以成績論英雄”,你可以這樣表揚:“你的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這是你平時努力的結果。說明你不但用功,而且效率很高。那么這次表揚會成為她持久的動力。”《把字練好》篇,景林是位非常稱職的父親,一次他按約定時間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坐在孩子的座位上時,他看到桌牌上歪歪扭扭寫著“景晨星”,下面的小字寫了“歡迎爸爸”,七個字寫得不忍直視。翻開作業本,更是驚呆了。漢字寫得東倒西歪,英文字母張牙舞爪,景林內心很崩潰。他和兒子馬上商量練字計劃,通過一年的努力,基本達到工整的要求。朱桂根認為,寫字,是孩子必須擁有的一項技能。當孩子的書寫有進步了,家長要鼓勵孩子繼續加油。最重要的,每天的練習少而精。練字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
“數十個典型案例,讓父母喚醒孩子,也讓孩子讀懂父母。帶你找到愛孩子的‘正確’方式,讓更多家長和教師獲得優秀的家教之道。”三六六教育集團董事長周揚海表示。
喚醒四類人,仁者見智智者見仁
教育孩子,仁者見智,智者見仁,仁、智雙修,德才兼備。朱桂根告訴記者,取名“喚醒”,是要喚醒父母、孩子、老師和爺爺奶奶這四類人。
“這些年與成千上萬的家長和孩子打交道,確實發現了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存在著問題,我憑著自己零零碎碎的經驗來試圖幫忙解決。而現在一些棘手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了。”周揚海還開玩笑地形容道,一位業余作家寫了這本很有哲理的教育類叢書,此書對于教育界是意義非凡的。
讀懂、包容、嘉許,是朱桂根概括的培養孩子的六字方針。他認為,作為家長,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讀懂孩子,基本就與孩子同平。包容,是當孩子發生任何情況時,家長在第一時間包進來,而不是打罵。嘉許,需要家長帶有內容地去夸獎,而不是蒼白無力做做“表面功夫”。
愛和陪伴,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給孩子積極充分的陪伴,以及富有智慧的引導,如果家長做到這一點,那可以算很成功了。朱桂根之前遇到一個三年級的男孩,人很聰明,父母開飲食店,對他無暇照顧。男孩有個壞習慣,上課時喜歡惡作劇。校長、老師和家長為此很頭疼。他與孩子聊過之后,發現這個孩子本性很好,但十分缺愛,他的夢想是當舵手。后來他自費買了兩艘航母模型,對孩子說:“你想開動這艘航母,必須要有文化知識,你現在就得好好學習。”朱桂根教了孩子媽媽一個方法:寫100張字條,單純地作為母親的一種關懷,折成心形狀,標好日期。每天壓在孩子吃飯的碗下面,讓孩子一拿起碗就能看到。一周后的一天,孩子寫了一封回信,也折好字條壓在碗下面。信上寫著:“媽媽,我錯怪你了,原來你那么愛我,我會在學校好好讀書。”這便是智慧的愛。今天,家庭教育的主體還是在父母,父母們,你們學會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