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看到陽明先生的一句話“登山即是學。雖登千仞之山,面前止見一步,只登一步,不做高山欲速之想,即是學。”聯想起2021年初的一次登山。
那時候,身體狀況還沒有現在好,但還是完成了登頂天池山。記得很清楚,剛開始爬非常容易累,因為頭腦中會習慣性地浮現出“上山好累啊”“我腿好酸啊”“可能我并不適合爬山吧”等等想法。之后我想起來打開藍牙耳機隨機播放儲存在手機里的歌曲,并且開始像平日晨練那樣,有意識地只是去感受走這一步時身體的感覺和變化。每一次都是此刻這一步。有一兩個瞬間甚至感受到狀似周圍環境身心內外融為一體。也體會到音樂真的可以給我提振精神,身體也會跟著跳躍和輕快。中途在亭子里休憩,雖與先生同去,但我們休息時基本不說話,只是獨自靜靜地呆著,我只是感受身體,感受風,感受陽光,瞥見近旁樹枝上登山者為作標記而系著的紅布帶,在清朗的山間飄舞。下山時,我也是同樣操作,到達山腳時,沒有覺得下山路比上山難,因為我下山時也是注意到每一步,身體會自然做出讓自己舒服的細微變化,也就化解了酸痛的累積。
今日思量起來,那次登山就是運用了平日里早晨慢跑和走路時就在練習的覺知和放空。這二者合在一起,用大白話來講就是,“只有此刻的感受需要我去感受,沒有其他。” 時時如此?!皼]有其他”是需要長期練習的,這是“止”的功夫。平日里的微小練習,可以“大派用場”,必經歷第一次“大活動”時的考驗,也會經歷之后自己狀態時好時壞的考驗。但是每一次“失去狀態”到再一次“回到正途”,都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更大的信心,對運用同一個練習到行住坐臥當中產生了更堅定的決心。這也許就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