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玟靚 楊林靜 苑國棟
(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 201318)
幼兒常于6 至12 歲換牙,混合牙列時期的口腔健康尤為重要,會直接影響恒牙健康,據《??谑?_6 歲兒童乳牙患齲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研究數據顯示,國內50.8%~71.9%的幼兒患有乳牙齲,平均每個患兒有患齒2.28~4.24 顆。齲齒嚴重危害幼兒的口腔健康,且幼兒齲齒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①,所以為了調查上海市處于混合牙列時期的兒童對于口腔檢查的習慣、態度調查,并初步提供減輕兒童對于口腔檢查排斥度的方法,于2021年7 月開展了問卷調查及分析。
知網中所收錄的《武漢市3-6 歲兒童口腔衛生行為與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發表于1992 年,作者表示:“幼兒園應開設課程協助家長督促并訓練在園兒童正確刷牙,改善其口腔衛生狀況,口腔保健工作必須從幼兒園開始?!雹?;發表于2010 年的《上海市788 名12 歲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分析》中表示:“兒童口腔預防保健工作應在現有上海市牙防網絡的基礎上,增強口腔衛生專業機構與學校、社區及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有效協作,重視郊區口腔衛生保健工作的開展,有組織地對齲高危兒童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并繼續加強兒童口腔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③;時至今日,發表于2021 年的《北京市12 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10 年變化》一文中依舊提及:“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預防為主的牙病防治策略、深入細致做好口腔健康教育,特別是要多方共同努力。”④
據統計近30 年來口腔行業發展迅速、非常重視面向家長與兒童的口腔健康宣傳引導,數據顯示,家長對于兒童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確有上升,而中國人口出生率自90 年代的2.1%下降至2017 年的1.24%,新生兒數量顯著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但兒童口腔問題不減反增。據《海口市3_6 歲兒童乳牙患齲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研究數據顯示,國內50.8%~71.9%的幼兒患有乳牙齲,平均每個患兒有患齒2.28~4.24 顆。齲齒嚴重危害幼兒的口腔健康,且幼兒齲齒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⑤根據《深圳市 12~ 15 歲兒童牙科畏懼癥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可知:“兒童牙科畏懼癥在兒童口腔臨床診療中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緊張的心理,行為上表現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減低,是兒童口腔治療的一大阻礙。盡管現代醫學技術高速發展,牙科治療的疼痛控制技術日趨完善,但兒童對牙科治療的畏懼仍是普遍存在?!雹匏詾榱苏{查上海市處于混合牙列時期的兒童對于口腔檢查的習慣、態度調查,并初步提供減輕兒童對于口腔檢查排斥度的方法,于2021 年7月開展了問卷調查及分析。
通過問卷調査了解口腔健康態度、口腔衛生行為、口腔衛生服務利用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準a=0.05,調查結果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并加以精準檢驗。
217 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6-12 歲的兒童中有42.8%距離上次看牙的時間已超過了1 年,甚至有20.3%、正處替牙期兒童表示從未進行口腔檢查。
45.6 %的兒童表示只有自己牙齒不舒服或者家長想到的時候才會去進行口腔檢查,醫師提議一年進行兩次及以上口腔檢查,但做到的兒童僅有13.4%。
兒童排斥口腔檢查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口腔檢查帶來的后續治療,94.9%的兒童都對于口腔治療抱有害怕的情緒,甚至41%的兒童害怕所有的口腔檢查與治療項目,尤其是帶來疼痛與噪音的項目。
就口腔檢查次數而言,口腔檢查次數每年一次的兒童不害怕占比高于害怕,一年平均多次口腔檢查或是一年幾乎不進行口腔檢查的兒童均為害怕占比高于不害怕,不同口腔檢查次數間是否害怕口腔檢查差異不顯著(卡方值=2.758,p >0.05),口腔檢查次數和是否害怕口腔檢查間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相關系數為0.112(p >0.05)。故一年內多次進行口腔檢查并不能有助于兒童克服其對于口腔診療的恐懼,反而會給兒童帶來恐懼感。

就年齡而言,6-12 歲害怕所有口腔檢查的占比最高,其次是補牙,12歲以上害怕拔牙的占比最高,其次是不害怕占比比較高。不同年齡間害怕的項目差異顯著(卡方值=79.141,p <0.05),年齡和害怕項目間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538(p <0.05),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對口腔診療的恐懼會有所降低。

事實上眾多齒科醫院對于減少兒童對于口腔診療的恐懼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主要進行行為干預、音樂療法、束縛、麻醉等,針對不同情況采用干預措施。普遍情況下,齒科診所設有小型兒童游樂園、設立音樂室、且一些齒科醫院診療時給兒童毛絨玩具安撫兒童等。甚至在之前的幾年中,還有部分診所效仿發達國家對兒童使用笑氣鎮靜。但根據2018 年報道,笑氣由于藥物濫用被列為第三代毒品且2019 年發表的《笑氣鎮靜在牙科畏懼癥患兒口腔治療中的應用》中可知:“在我國很多醫生使用笑氣配合乳牙根管治療過程中鎮靜效果不佳,笑氣/氧氣鎮靜不是適用于所有對口腔治療恐懼或排斥的患兒”,現今市面上的齒科診所已取消了笑氣鎮靜的方案。⑦

調查顯示,對于設立兒童游樂園、通過玩具等轉移兒童注意力的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對口腔診療害怕的兒童。兒童本身會對于玩具會有所偏好,齒科醫院想要做到對于每個兒童的情緒都有針對性的安撫,成本偏高。且就數據而言,58.53%的兒童認為這種安撫并不能有效降低其對于口腔診療的恐懼或分散較多注意力。
當下我們不僅要重視面向家長與兒童的口腔健康宣傳引導,更多的是要解決兒童對于口腔診療的排斥,這樣才能夠真正降低兒童口腔問題。針對解決兒童對口腔診療的排斥,筆者認為可以與校方溝通,多次安排社會崗位體驗的活動,讓兒童們用模擬機器輔以游戲軟件,為玩偶進行口腔治療,達到一種沉浸式體驗,在活動中讓兒童習慣機器帶來的聲音,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機器聲音必然帶來疼痛的條件反射,在兒童診療前后——尤其是口腔檢查之后,齒科醫院可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兒童定期檢查、保持口腔健康,減輕疼痛帶來的排斥感。針對診所和醫院而言,可以設立專門的兒童口腔助理醫師,通過在診療前后對兒童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口腔診療帶給兒童的恐懼。
在本次實驗調查中,由于時間與人力問題,未能收集最新的有關上海兒童患齲齒的數據,也未能落實所提供方案的可行性。在接下來的時間會進一步提高調查與實驗的嚴謹性。
注釋:
①《??谑?_6 歲兒童乳牙患齲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
②《武漢市3-6 歲兒童口腔衛生行為與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
③《上海市788 名12 歲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分析》
④《北京市12 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10 年變化》
⑤《??谑?_6 歲兒童乳牙患齲現況與影響因素分析》
⑥《深圳市12~15歲兒童牙科畏懼癥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⑦《笑氣鎮靜在牙科畏懼癥患兒口腔治療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