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投資環境是指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特定區域或者行業所擁有影響和決定的投資運行系統健康成長,取得了最優效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有機結合體,它受自然環境資源、社會政治背景、經濟管理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影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比較重視投資的環境建設與改善,因此在吸引外商的投資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江蘇省連云港市是作為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并于2009年被國務院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不僅能促進連云港本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且對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就業率、改善科學技術、促進貨物的出口貿易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不斷改善連云港的外商投資環境將對連云港進一步吸引外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連云港市當前引進外資的現實狀況,吸引外資的潛力,為投資者和政府相關部門合理評價投資環境提供依據,為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持續改進的途徑和方法, 為連云港未來的招商引資提供一定的實證依據。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下,改善投資環境建設,積極吸引外資,已成為各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的首選。正確分析連云港招商引資,應全面了解連云港市的基本情況、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現狀。改革開放30年來,連云港市先后與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新西蘭等國家的一部分城市締結友誼關系,這些情況表明了連云港市有著外商直接投資所需要的良好外部條件。
連云港地處沿海地區中部的黃海之濱、江蘇省的東北部,位于海陸和南北過渡的交界處,東部與日本、韓國和朝鮮相隔一海之遠,西起江蘇省的徐州市以及山東省的臨沭和郯城,北部接山東省的日照市和莒南縣,南部接江蘇省的淮安市、宿遷市和鹽城市,東部與西部最大的橫距是129公里,南部與北部最大的縱距約132公里。連云港市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形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港產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出口貨物加工區、旅游景點度假區等具有特色的園區,是連云港市擴大對外開放重要的窗口與經濟相互合作的重要載體。連云港市作為國家的農副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其中淮北的鹽場是全國的四大海鹽場之一,海州灣的漁場是全國的八大養漁場之一。多種礦產資源的儲量比較豐富,其中水晶的產量位居全國首列,是世界市場上天然水晶的貿易中心。本市共有四個國家級景區,十四個風景區,一百一十六個風景點。近年來近岸的海水水質的達標率為100%,空氣的優良率為88.8%,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評為最佳的環境城市并在環境污染控制最佳城市中排名第二。
連云港市現已形成了海、陸、空一體的交通網,被中國政府確定為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目前,連云港——鹿特丹全程長10900公里的新亞歐大陸橋,是亞洲連接歐洲極具重要的國際交通橋梁,連云港每年承擔這條鐵路干線90%以上的過境集裝箱運輸。連云港的民航機場已經通達國內的一些主要城市,正在開通各國的國際航線。另外,連云港市將不斷地完善交通運輸體系,統籌推進公路、鐵路、碼頭和機場等基礎建設設施的銜接,提升交通物流服務能力,促進連云港市交通運輸業的繁榮發展。
連云港市有濃厚的神州色彩的名山——花果山。花果山是中國最高級別的風景旅游景點,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到處是奇峰異石,多處瀑布讓人流連忘返。連云港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古城海州現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四千多年的古代城址,特別是中國摩崖的石刻造像,已成為中國的瑰寶。
連云港市擁有火力發電廠,正在建設中國最大的田灣核電站,是中國極其重要的能源建設基地。除此以外,連云港市的程控交換機可以提供國內外電話服務、電報、無線通信和可視性電視數據傳輸等多項通訊業務。連云港與北方城市相比,水源豐富,人均利用率達到40%,人均占有量為1595立方米。連云港市已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評為最佳的環境城市,并在環境污染控制最佳城市中排名第二。
連云港有科技活動機構151個,科技活動人員6078人;通過鑒定的科學研究成果117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的有7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有9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有58項;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1萬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126人,中級職稱人員2.39萬;普通高等學校3所;中等專業學校8所,技工學校6所,職工學校23所;連云港勞動資源豐富,全市常住人口443.53萬,從業人員219.78萬人,其中職工人數43.7萬人,是科技人員較多、科技力量較強、職工受教育程度和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
連云港市在吸引外商投資上,劣勢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連云港市的外資企業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輕工、食品兩大行業,投資方式由原來的合資轉向獨資為主。目前,已經有漢同輪轂、正大飼料、羅蓋特精細化工、宇研鞋業、甲乙粘膠等多個實力比較雄厚的外資企業。但是,普遍存在著項目的規模較小,項目的層次不高的特點,與周邊的城市還有差距。連云港市現有的項目中,農副產品的加工、食品和中小型的機械項目多,高科技的項目少;跨國的公司少,中小企業多;注冊登記的不少,正常運營的不多,截至2013年,連云港市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僅僅3家,超過十億元的企業只有20家。
連云港市近年來通過舉辦的投資說明會、媒體宣傳等形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不僅不能與國內的大城市相提并論,甚至也不如毗鄰的鹽城、日照,加上宣傳的推介力度不夠,在國內外商界的知名度不高。連云港市對外吸引外商投資的推介活動力度、深度、強度與周邊城市相比,還有差距。
在產業配套方面,長期以來,連云港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配套條件不全面,集群產業尚需培育,規模企業的數量不多,同時也缺乏對于產業發展規劃和生產力空間的布局的全面研究,在承接國際資本的流動和產業轉移上的能力不強,能與跨國公司進行接洽的企業或產業還較少。開發區在數量上和規模上遠低于周邊地區的水平,在規劃上和功能定位上也較滯后,在建設上缺乏創新的思維,還未成為外商投資項目進行落戶的有效載體。連云港市因為有原棉漿板廠,才會有韓國甲乙粘膠的落戶。泰州因為有春蘭,才會成為投資數額達到1.5億美元的韓國LG海外最大冰箱基地的落戶。一些大的企業和大集團在吸引外商投資中所占主體地位不容忽視。要發揮大企業綜合競爭實力較強、對外商的吸引力較大的優勢,吸引外國的大企業、大集團與之協作配套、合作發展。在這方面,連云港市“短腿”現象比較明顯。
外商投資項目是連云港市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和平穩快速發展的催化劑,積極籌劃建設規模較大、資源損耗較少、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環境污染性小的大項目,增強連云港市經濟的發展后勁,提高區域性項目經濟建設的實力和競爭力,加快新興產業集聚,努力實現后發先至的發展目標。
一是引導小企業實行多種方式靈活經營,如兼并重組、合作合資等,不斷發展小企業的生產規模,提高小企業的生產力;二是從產業研討入手,提高特色產業的競爭能力,在規模化上做文章,在量上占據優勢,并從群體規模化向企業規模化轉變,通過造就規模企業實現增“量”;三是從重點項目做大做強入手,提高骨干企業拉動力,推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四是在專業化上下功夫,通過專業化分工,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向專而精方向發展。
(1)以連云港作為江蘇沿海經濟開發的龍頭為目標,充分發揮港口城市擁有深港、大港的區位優勢,認真執行市委、市政府關于外商投資的發展戰略和為吸引外商投資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2)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引資規模,增強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發展后勁。(3)強化招商力度,提升引資質量,注重引進更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和節能、高效、低污染的出口創匯型外資企業。(4)鼓勵外商投資開發技術含量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品。(5)重點加強對東部城區,特別是對連云港出口加工區的宣傳,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區的特殊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企業入區運作。總之,連云港市是江蘇省比較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其經濟發展對周邊沿海城市的經濟振興和經濟實力的提高極具重要意義。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拉動地區進出口貿易,解決連云港市全面的就業問題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吸引外資,未來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實現連云港市的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