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沅帥 鄭敏莉
(1,2 閩江學院法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1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2 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集群于浙江東陽的東陽木雕,在工藝水平上以平面浮雕為主,工藝技藝見長于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工藝特色的同時,也以精美的雕刻技藝和豐盈的想象力形成市場競爭力。東陽木雕工藝最早見于秦漢時期的文獻記載中,唐宋時期正式形成工藝門類,并由民間工藝品走入皇室領域,成為官方工藝品門類。悠久的工藝傳承歷史也推動東陽木雕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14 年,由民族企業家開辦的“任藝廠”,是東陽木雕轉向現代企業制度和近代工場加工的開端,也逐漸拉開了興辦企業,振興民族工藝的序幕,商品化的潮流也奠定了東陽木雕作為地方特色手工產業的基礎。1915 年,東陽木雕與東陽竹編工藝制品一同在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上獲金獎,并以此為突破,將產品銷往東南亞、歐洲等地區,其工藝雕刻水平長期走在世界先列。
作為地域特色文化的名片之一,東陽地區也素有“木雕之鄉”的美譽,2013 年,東陽小鎮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定為“世界木雕之都”,工藝信度獲得國內外一致認可。較早的產業化水平也讓東陽木雕抓住了歷史機遇,1954 年,“東陽木雕總廠”的成立標志著東陽木雕走向現代工業化,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民營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廠家為中堅,家庭作坊為依托的生產關系組合。作為東陽地區六大特色工藝產業1 之一,東陽市政府開展“東陽小鎮”規劃,開展特色小鎮發展模式,擁有商鋪4600 余間,經營面積達40 多萬平方米。2016 年,東陽全市木雕相關企業3000 多家,其中“東陽小鎮”生產總值達到33613 萬元,稅收1200余萬元。2018年,僅紅木產業就為東陽地區帶來78.6億元的年產值,稅收2.6 億元。在東陽市政府的主導下,東陽市以成熟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不斷匯聚人才、精煉工藝、擴大市場。在工藝品市場的普遍性低谷中,東陽木雕依然以其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和現代化產業模式,成為地區主導特色產業。東陽木雕的發展思路和脈絡,能為陷入轉型困局的閩侯根雕產業在滿足鄉村振興的農民主體要求和地區經濟發展轉型的平衡層面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利用區位優勢是東陽木雕現階段發展最鮮明的特征。東陽市屬浙江省縣級市,在其經濟發展格局中,以旅游業和影視行業為主導,直接帶動其他特色產業的高速發展,并以基礎設施的逐漸加強東陽地區與周邊城市的聯系。東陽地區以此為發展突破口,直接促成了六大特色產業的相融發展,建立融合體系,以“影視名城”的名片,延長工藝品產業鏈,凝聚產業發展所需的勞動力等各類資源,不斷修飾產業競爭力,從而構建合理的產業聯通效應。東陽市政府在2013 年明確出臺文件,確定南馬鎮、橫店鎮、東陽經濟開發區木雕產業園為木雕紅木家具產業基地,將橫店影視城周邊地區和傳統作坊制生產地區、現代產業園區聯合打造產業基地,逐漸強化產業集群效應,通過規模化的集群產業往來為特色產業的升級與開放創造活力環境。
當前,東陽市以紅木家具為木雕產業主要戰略類型,在東陽城區、橫店鎮、南馬鎮等周邊地理相近村鎮共同建設產業基地,以橫店紅木家具中心為核心分布,逐漸形成東陽紅木家具產業集群。憑規模強度上不斷吸引外地工藝企業和木雕工藝人才進駐,匯聚知名家具品牌落地東陽木雕產業基地。產業園區內,通過一條龍式的基礎設施與服務提供,從原木采購到銷售、展示與技術交流,不斷延續與深化以家具行業為代表的東陽木雕產業鏈,提升產業價值。
東陽“木雕小鎮”是東陽地區利用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乃至民生建設的重要嘗試。木雕小鎮是東陽城區特色產業園區的核心組成,計劃以2.9 平方公里的土地,重點以“一心、一帶、三軸、六區”的規劃模式,將產業研發基地、公共休閑服務、旅游與體驗地帶、工藝展示區、創意園區等多功能區域合為一體,培育文化旅游小鎮。
首先,面對國內木制品工藝市場需求的下降,東陽木雕仍在不斷擴大其國際市場份額。早在1954 年,東陽木雕總廠創立之初,東陽木雕就已打開歐美和東南亞國家的銷售渠道。當代的東陽木雕以椴木、樟木、楠木純白清淡的軟木類木材為主要的雕刻用材,特別是產于我國東北地區、華東地區、福建等地的椴木,已經成為東陽木雕最常用的價廉物美的大路通材,以此平衡成本因素和市場售價的生產矛盾。
工藝特性也奠定了東陽木雕在木制品市場的份額占比。擅長平面浮雕的東陽木雕,在藝術風格上,實用與裝飾的結合更和諧,并以豐富的內容形式滿足現代需求的特點,平面浮雕長于家具制作行列,作為集群化規模化的紅木家具集聚區,東陽地區牢牢抓住家居裝飾的剛需特性,市場的接受度更高,工藝品的“草根性”強,易于植根于群眾需求領域。
宣傳手段的多樣化也是東陽木雕保持市場活力的重要手段。在東陽木雕產業基地規劃之處,便通過互聯網官方網站等開設宣傳渠道,以網絡營銷方式,在旅游業和影視行業的高強度宣傳體系的范圍內,直接性促進東陽木雕打造品牌效應。同時,在家具市場,東陽木雕也牢牢掌握工藝話語權,并以此連續13 年召開東陽木雕博覽會和家具博覽會,在網絡平臺開局專欄,組織知名電視臺和網絡平臺報道,邀請海內外專家和企業、消費者前來參觀,與旅游業交相呼應而今的東陽木雕產業基地,已經建成“木雕小鎮特色+電子商務中心”。私營企業通過互聯網廣告投放,淘寶、京東平臺等銷售渠道,競相開展互聯網良性競爭,帶動了產業發展的活動,不斷開發新的木雕銷售市場。
政策的導向因素是東陽木雕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自東陽木雕產業園區建設以來,東陽市政府明確劃定木雕產業為東陽主導產業之一,設立由市長任組長的東陽市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為市政府管理指導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的協調機構,不斷為產業的有序發展和現代化轉型提供政策導向與資金支持。
正確的政策導向發揮加強了東陽木雕現代化的轉型發展之路。首先,東陽地區在明確生產布局規劃的基礎上,設立木雕產業園區和重點區塊,配套規劃諸如烘干、油漆、機器雕刻等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基礎設施,為產業鏈的延伸和企業成本的控制添磚加瓦。
在市場準入層面,東陽市也嚴格控制生產標準,保持工藝品生產質量,維持木雕品牌市場信度。在統一化標準層面,東陽市明令禁止轄區木雕和紅木企業虛假宣傳,生產非紅木材質產品的企業,不得冠“紅木家具”廠名,以此保護其最大的宣傳品牌要素。東陽地區也建立了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規定從事木雕生產企業無論是否進駐產業園區,須具有合法的生產場所,并取得竹木經營加工核準證、機構代碼證等相關經營性證照。
專項扶持基金是東陽市扶持政策的最大亮點與特色。專項扶持資金來源于東陽市木雕紅木企業繳納稅收總額中的新增稅收留市部分,讓企業充分享受自身積極主動發展升級所帶來的紅利。木雕產業扶持資金扶持范圍廣泛,明確界定包括銷售額增長在內的十二類獎勵內容,涵蓋了企業從生產到宣傳再到技術改革、發展保障等各大方面,消費者亦能通過票據搖號扶持基金獲得獎勵。
環保要求也是東陽地區木雕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在產業發展規劃初期,東陽地區就嚴格要求企業生產采用可持續發展的清潔生產技術,控制污染物產生量,依法定期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淘汰6 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利用常態化監督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制度和屬地責任,通過隨機執法、暗訪檢查等方法,確保關停淘汰企業“一斷三清”落實到位。
生產創新是東陽木雕日益品牌化的源泉,也是其不竭發展的最大動力。東陽市已設立創意設計專項獎勵基金,用于每年舉辦全國性創意設計大賽,以賽帶“新”、以創意為引擎,為其生產工藝的提升提供創新來源,勾勒其核心創意競爭力。在產業園區內,木雕小鎮已通過創業區塊的形式,來搭建文化創意基地,從而實現創業基地的合理規劃建立。在工藝設備革新層面,東陽已采取措施,果斷要求企業要加大轉型升級力度,通過設備更換、技藝提升和培訓學習等方式,逐步達到新建企業的標準。
近年來,在傳統工藝的傳承基礎上,東陽木雕在雕刻技法和制作材料等多方面均有所突破創新。采用創新式的多層疊雕技術,使雕刻成像滿足現代化裝飾的需求,盡可能還原古色古香的明清木雕古宅。在內容創新上,以樹皮雕、仿估木雕為代表的新式雕刻形象,綜合利用浮雕、鏤空雕等技術,學習其他區域先進雕刻工藝,此外,雕刻技術也簡化流程,東陽木雕雕刻流程以自動控制設備代替手工環節,保障安全與工藝的精準化水平。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也不斷深挖其最具亮點的文化屬性價值。首先,東陽市通過靜態博物館,最大價值的保留、保存、展示具有高超技藝水平的工藝品。不僅如此,東陽地區合作高校正在嘗試使用VR虛擬交互技術、全景技術等來充分開展數字圖像處理,搭建文化遺產數據庫,使用網絡儲存功能留存文化印記,也能保證通過技術的創新實現工藝品技藝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