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齊 成都金蘋果錦城第一中學附屬小學
啦啦操中的跳躍動作具有鍛煉彈跳力與爆發力的功能;舞蹈動作能鍛煉柔韌與協調的功能;托舉動作具有鍛煉力量、平衡等能力;成套動作通常為3~5 分鐘,無間隙的完成成套動作也具有鍛煉耐力的功效。
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競技比賽,舞蹈啦啦操表演者始終會以燦爛的微笑面對觀眾,去感染觀眾,“這種歡快的氣氛能有效地防止沮喪、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1]
在啦啦操項目中融入了許多美的元素,如舞蹈動作的優美、體操動作的壯美、技巧動作的驚險,運動員的服飾美、道具美、形體美和道德美等,這種多維的美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審美情趣”。[2]鑒于舞蹈啦啦操在高校開展的價值,筆者對成都三所高校舞蹈啦啦操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與比較分析。
經調查,西華大學校舞蹈啦啦隊主要由高水平專業、體育表演專業、舞蹈表演專業和一些經過考核有一定舞蹈基礎的學生組成。
西華大學校舞蹈啦啦操隊在訓隊員組成如表1所示,從數據可以看出西華大學校舞蹈啦啦操隊的隊員們本身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礎,也有過一定的正規訓練經歷。在調查中還發現,隊伍中女生31 人占總人數的74%,男生11 占總人數的26%,這也顯示了男生參與舞蹈啦啦操運動的人數較低。但舞蹈啦啦操運動中的托舉、拋接等強有力的動作都需要男運動員來輔助完成,男運動員的缺乏也會給教練員在動編排上造成困難,影響舞蹈啦啦操動作難度的編排。

表1 西華大學校舞蹈啦啦隊隊員的來源
西南交通大學舞蹈啦啦隊分校舞蹈啦啦隊與院舞蹈啦啦隊。校舞蹈啦啦操隊由學校健美操國家一級、二級高水平學生組成,她們都經過正規的訓練,身體素質優秀基本功扎實,但隊伍不招收其他學院學生,且高水平運動隊每年招生有限,所以隊伍只有12 個人,缺乏后備力量。加上隊員全為女生,缺乏力量型隊員也給教練員在編排與創新上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的舞蹈啦啦隊分校舞蹈啦啦隊和院舞蹈啦啦隊。校舞蹈啦啦隊共32 人,男生1 人,女生31 人,性別差異極大。校舞蹈啦啦隊的隊員均來自學校各個普通學院,極少人有舞蹈基礎,身體素質較差,起步水平較落后。隊員每月都有目標考核,考核不積極或懶散的隊員教練會勸其退隊,這使得隊員的訓練積極,隊風較好。
經過對以上三所高校舞蹈啦啦操隊隊員的比較,筆者發現西華大學的隊員基本都有舞蹈功底,身體素質較好;銀杏啦啦操隊隊的員是由愛好者經考核后加入,沒有舞蹈功底,身體素質較差,所以西華大學校舞蹈啦啦隊在學習和完成各種難度動作時相比銀杏啦啦隊的隊員好,且西華大學啦啦操隊伍的男生比例最多,所以在編排上可塑造性最大。
西華大學訓練場地主要在學校高水平訓練中心,場地可容納200 余人,場地共兩塊,一塊是木板地,用于基本功和常規等訓練,另一塊是鋪上毛毯的泡沫軟墊,訓練技巧與模擬比賽等。正墻為鏡子,輔助設施有舞蹈把桿、瑜伽墊、大音響、大泡沫墊、長凳。但設備多年未更新較陳舊,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
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有兩個啦啦操訓練房,場地以前是毛毯地面,現換成了木地板,正面和側面墻是鏡子,輔助設備有舞蹈把桿、瑜伽墊、音響,設備都較新。但訓練房高度不夠,通風系統較差,隊員訓練過程中壓抑感較強。
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共有5 個形體房訓練,均是木制地板,但有些陳舊。每個舞蹈室正墻都是鏡子,輔助設施有舞蹈把桿、瑜伽墊、小泡沫墊、音響。但其訓練房較小,高度也較低,通風系統較差。
由表2可見,經過對比三所高校舞蹈啦啦操訓練場地和輔助設施,筆者發現西華大學在場地、輔助設施上都優于其他兩所學校。所以西華大學的訓練更具有安全性,訓練效果更加突出。

表2 三所學校場地與配套設施比較
經調查得出,西華大學啦啦隊教練員共4 名,年齡都在29~39 歲間,男女各兩名,在教學履歷的調查中教練的經歷都較豐富、實力較強。在培訓提升方面,教練每年都會有2~3 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且總教練常在美國觀摩學習新的技術、理念。
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啦啦操隊教練共2 名,分別是啦啦操專業與健美操專業,且都為女性,年齡分別是32 與42 歲。在培訓提升方面,教練每年會有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
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啦啦隊教練只有1 人,為男性,畢業于西華大學啦啦隊,較年輕,教學與訓練水平較稚嫩。在培訓提升方面,教練每年會有兩次外出學習的機會。
經過對以上三所高校啦啦操隊教練員進行比較,筆者發現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的教練畢業于西華大學啦啦隊,相比西華啦啦隊的教練水平還有待提升;西南交大對其教練的培訓力度相對較小。西華大學教練人數較多,男女比例較協調,又經常外出培訓學習,自身的水平一直在進步,所以對于隊員的訓練更專業、更有效。
根據自身在啦啦操隊訓練的經驗,學生參加啦啦隊的理由一般有喜愛啦啦操、鍛煉身體、豐富大學生活、提高專業水平、應付課程需要、跟隨好友開心、老師推舉介紹。以以上理由分別對三所大學校舞蹈啦啦隊的隊員進行了網絡調查。最終收回西華大學30 份、西南交通大學6 份、銀杏酒店管理29份,調查結果如表3:

表3 隊員參加啦啦操隊目的調查
分析表3得出,西華大學隊員參加啦啦隊的原因主要是喜愛舞蹈啦啦操與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西南交通大學隊員參加舞蹈啦啦隊主要原因是喜愛舞蹈啦啦操與應付課程;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隊員參舞蹈加啦啦隊的原因主要是喜愛舞蹈啦啦操與豐富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喜愛舞蹈啦啦操人數最多,第二是西華大學,最后是西南交通大學。
西華大學校啦啦隊訓練時間基本設置在每周一至周五晚上8:30-10:00 點左右。且在每個寒暑假都會集訓,時間大約在2~3 周。有重大比賽任務時教練團隊還會向學校申請讓學生賽前一周停課集訓以保證取得更好效果。在訓練的方式上,平常主要以柔韌、跳躍、旋轉、以及一些創編的小套路為主,訓練最后加以力量性練習。
西南交通大學校啦啦隊訓練時間基本設置在周一到周四晚7 點至9 點左右,且在暑假要結束時提前3 周左右到校集訓,在提高技術的同時促進新隊員與隊伍的融合。如有比賽任務時,在學校批準的情況下,隊員會停課一周來集訓沖刺比賽。在訓練方式上,平時訓練主要是基本功與難度動作銜接,配合音樂加強肢體與音樂的融合感,最后再進行力量性訓練。
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校舞蹈啦啦隊訓練的時間基本定為周一至周五每晚19 點至22 點,且寒暑假放假就開始集訓,時間為一周。另外,有比賽任務時,在學校批準的情況下會有一周的時間停課集訓。在訓練方式上,平時在熱身后以基本功和體能訓練為主,加上一些成品舞的教學,最后進行柔韌的練習。
經過對以上三所高校的對比,筆者發現在訓練時間與方式上,西華大學從表面上看隊員的訓練時間并沒有其他兩所學校多,但隊員大部分來自體育表演專業,平時的專業課程相當于在鞏固訓練,所以總合時間是最長的。而在訓練方式上,西華大學的教練重視基本功的沉淀,而西南交通大學雖也重視基本功的練習,但訓練方式上過于簡單陳舊效果不突出,銀杏酒店管理學院主要以成品化舞蹈為主,缺乏基本功的練習,所以在效果上并不理想。
經過調查,西華大學校啦啦隊的隊員大部分是選擇了舞蹈啦啦操這一專業的藝體學生,帶著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目加入了校啦啦操隊,但于每日的專業課和校隊的訓練使得她們身心疲乏。另一部份來自高水平的隊員,學校要求他們必須參加一個校隊才能在平時的文考中得到加分,很多學生并非自愿所以也沒有多大熱情。在學校支持力度上隊員的訓練并沒有補助,訓練的設備也比較陳舊,隊員的比賽服裝需要自己解決。國內的比賽費用學校會全部承擔,但國外比賽的費用則是學校與個人各付一半。
西南交通大學啦啦隊的成員都是高水平運動員,與西華大學一樣學校要求他們必須參加一個校隊才能在平時的文考中得到加分,且如果在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則會有更大的加分獎勵,所以在訓練當中隊員比較認真,但對于訓練本身隊員是不太樂意參加的。西南交通大學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名校,對于藝體方面重視程度不是特別高,支持的力度也不是特別大。但學校會給隊員訓練補助經費,每學期大概350 元,隊員外出比賽的費用以及服裝費用由學校承包。
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啦啦隊的隊員都是從普通學院經考核選拔而來的,本身沒有接觸過舞蹈訓練,但對舞蹈啦啦操抱有很大的興趣,且隊伍管理非常的嚴格,加入隊伍后如果表現得消極懶散還會被教練勸其退隊,所以隊員們都比較熱愛啦啦操,整個隊伍的氣氛良好,另外隊員還有著可以免修體育課的政策,所以隊員們更加愿意訓練。學校方面,學校并沒有給予隊員訓練補助,但支持學生在校發展啦啦操。參加大型比賽學校會報銷所有費用,且在取得名次后,按照名次給予學生相應的獎金。
經過對以上三所高校比較,筆者發現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注重隊規與氛圍,對隊員的選拔和后期的管理較嚴格;西華大學與西南交通大學并沒有明確的隊規,一切都根據教練員來抉擇。所以這兩支隊伍在氛圍上都略差于銀杏酒店管理啦啦隊。
在學校支持力度上,西華大學舞蹈啦啦操隊是其中發展的最好的隊伍,但在國外比賽經費方面卻是學校和隊員各出一半,有時學生還得自行處理服裝、傷病等問題。所以學生在經濟方面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同時還發現,學校給予獎勵制度或者有特權時,隊員的表現會更加熱情,如西南交大的隊員在比賽中獲得名次會根據名次給予各學科10~50 不等的加分,且還會有獎金。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采取給隊員免修體育課程,根據比賽名次給予獎金的措施。所以學校的大力支持是推動舞蹈啦啦操在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這三所高校舞蹈啦啦操隊的調查情況來看,隊伍的隊規紀律是約束學生使隊員更加積極認真投入到訓練中的重要因素。嚴格的紀律規定可以有效地規避危險的發生,保證隊伍中隊員的團結以及訓練質量,也能夠使教練員更好地管理整個隊伍。
從這三所高校舞蹈啦啦操開展情況來看,學校的支持力度對于舞蹈啦啦操隊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學校可制定一些獎勵補貼、免修體育課程、學業上加分等政策,提升學生訓練與比賽的熱情。在場地器材方面,學校應當盡量提升場地的硬件設施,多引進一些輔助設施,保證學生訓練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啦啦隊是在教練的主導下進行訓練的,所以教練員本身的專業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隊伍的水平。學校應該加大對舞蹈啦啦操隊教練員的培訓,從而使得教練員的訓練技術更加專業化、科學化、創新化。另外,還應盡量使教練員在性別上平衡,保證訓練與編排的全面性。
三所高校的舞蹈啦啦隊都存在著人員偏少、女多男少的問題。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人了解到舞蹈啦啦操,解除男生對于舞蹈啦啦操的誤解,引導更多男生加入。這樣也使得舞蹈啦啦操有了充足的后備力量,保證了可持續發展性,男女比例均衡也可有效解決舞蹈啦啦操創新與突破上的問題。
學校管理層與教練員要對啦啦操隊的發展進行全方位合理規劃,充分發揮學校所具有的優勢條件,不斷豐富和提高舞蹈啦啦操的創新能力。政府體育藝術部門也要加強對舞蹈啦啦操發展做出優勢的規劃,引領各高校舞蹈啦啦操交流與學習,以優勢學校舞蹈啦啦操作為榜樣,引導帶動更多的高校相互學習,增加比賽機會,增加教練與學生實踐經驗。
根據調查顯示,學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對隊伍練習難度動作安全的擔心,學校部分管理層面對舞蹈啦啦操不特別支持束縛了教練員對訓練編排的手腳。所以要加強教練員安全專業知識的培訓,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和擁有較高的保護技能。訓練過程中要充分做好防范措施,加強隊伍隊員的管理和組織建設能力,提高隊伍自我保護、運動紀律方面水平。在訓練與表演前做好相關的熱身活動與保護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規劃,把危險扼殺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