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 胡凱
摘 要: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鐵的工作紀律、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高度的思想覺悟等一系列革命風范和優良作風的體現,初心使命是新時代黨的奮斗目標,致力于為人民謀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者緊緊聯系著馬克思主義的屬性,緊緊依靠和團結人民群眾,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初心使命;內在契合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09-0082-03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所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黨一百年來在對政治文化的摸索中形成的精神狀態的高度凝練和純粹性表達,黨和人民是革命精神兩個不可分割的主體,革命精神不僅在過去產生過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對現在和未來也會產生積極向上、持久穩定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形成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基礎上,是想要解救中國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渴望民族獨立和振興中華的赤子之心。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民思想的傳承與升華,吸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經驗,堅決走群眾路線,依靠和愛護人民、植根和融入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成為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全黨以此作為“鏡子”,經常審視自己、告誡自己。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都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蘊含著積極向上的精神要素,例如強烈的愛國情懷、敢于革命的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等,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大眾是發揚革命精神和踐行初心使命的主體,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在每個時期都能成為指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前進的信仰和燈塔。
一、屬性維度:革命精神與初心使命緊緊聯系著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與斗爭性
20世紀初的中國四分五裂,列強勢力的深入讓國人苦不堪言,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讓知識分子將目光轉向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多次在報刊和公共場合宣傳馬克思主義,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當時的思想界具有重要影響。從此以后,受到馬克思主義洗禮的有志之士看到了國家的希望。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經歷千錘百煉鍛造出來的精髓,初心使命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二者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且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都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和斗爭性。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到過,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緊跟潮流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就體現在自始至終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回應時代提出的課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關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形勢,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中國革命精神并不斷將其時代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內國際矛盾交錯,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以推翻“三座大山”為目標,革命精神的內涵體現在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上。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由于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上封鎖、軍事上打壓等政策,國內經濟恢復和發展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形成了以抗美援朝精神等為主要內容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時期,國內工業發展相比于美英等國家緩慢得多,中國共產黨人發揚革命精神,以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為中心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開放時期,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探索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中國革命精神又以載人航天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形式展現。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六位老黨員、老隊員(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回信中贊揚了他們勇于攀登、愛國報國的事跡,同時也向全黨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告誡。初心使命承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初心使命回答時代之問,指引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顯現出深厚的家國情懷和重民思想。前有夏明翰、方志敏、劉胡蘭等人,后有雷鋒、焦裕祿、王進喜等人為了中國的前途命運不懼強敵、不畏艱險。但是今天有些黨員干部忘記自己從哪里來、為什么去,理想信念動搖、服務宗旨意識薄弱。初心和使命被提上了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在全黨進行初心和使命教育。他反復強調,走得再遠、再輝煌,也不能忘記我們因為什么而出發。
中國革命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多種新形式和新內涵,初心使命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本思想,體現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為每個時代精神難題的解決提供精神動力。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斗爭性。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在其著作中直接地提出革命精神,但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徹底的革命精神,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過“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盁o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等[1]414。這正是體現了要同資本主義私有制做斗爭,完成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延安時期,毛澤東等同志發起整風運動,同黨內各種不良作風做斗爭,大力提倡調查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為確立和鞏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到今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徹底解決目前黨內存在的違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種問題和現象,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黨內存在理想信念薄弱、政治立場不堅定等問題,導致一些黨員和干部缺失了精神上的“鈣”,得了“軟骨病”,政治意識方面也松松垮垮。馬克思也提到過:“主張變革的黨才走向成熟,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黨。”[1]445矛盾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如今“四大危險”“四大考驗”等問題不停地挑戰黨的初心使命,黨越是要直面斗爭中的問題和錯誤,不斷進行自我批判和革新,黨員和干部越是要全面查找自己與初心使命的距離,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到黨校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積極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等。初心使命緊緊聯系著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斗爭性,黨敢于同自身肌體上的痼疾毒瘤做斗爭,敢于深入推進自我革命,這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的表現。
二、主體維度: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大眾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2]黨要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歷史進步的背后是人民群眾隊伍和力量的壯大。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奮斗,克服艱難困阻,在異常復雜、風云變幻的國內外形勢下取得了偉大勝利,依靠的正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組織工人運動來反抗帝國主義和大地主階級的壓迫,但由于對國家基本國情的定位模糊,在主要城市多次進行工人運動都遭到了挫折。秋收起義后,中國共產黨果斷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動員和依靠人民群眾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人民群眾建立起了水乳交融的血肉聯系。至此,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在全國蔓延。中國共產黨通過宣傳人民民主的思想,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革命的斗志與熱情。因為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被迫進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在轉移的過程中紅軍損失慘重。在陜北進行根據地建設時也面臨多重挑戰:一是陜甘寧地區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頻發生,人民生活困苦,軍隊的物資補充來源渠道匱乏;二是國民黨不間斷地對革命根據地發起攻擊,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在極度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黨帶領和依靠邊區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為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保證了紅軍的物質供應和后續的革命活動。在作戰抗敵方面,人民群眾更是起了關鍵作用,反對敵人的老百姓武裝起來經常性地對敵人進行廣泛襲擊,同時對敵人嚴密封鎖紅軍的消息,掩護紅軍前進與撤退。毛澤東同志就戰爭問題曾提出,民眾是取得戰爭勝利最深厚的根源,共產黨員不要脫離群眾的多數,必須緊密聯系先進分子和廣大人民群眾[3]。黨通過正確分析形勢,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是取得抗戰勝利的根本,要進行人民戰爭才能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全國工人堅持以“實踐論和矛盾論”為指導,認識到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性,工業方面的缺乏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他們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進行調查研究,夜以繼日研究和創新科學技術,從而在工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人民群眾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的源泉是人民群眾的力量,在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下形成了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革命精神。
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幾年,黨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人民群眾的智慧,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依靠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初心使命是要中國共產黨人不要忘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也就意味著要重視人民群眾對黨的新期待,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向人民群眾學習。當前,我國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留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更是要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使命也需要緊緊依靠和團結人民群眾。現如今我們面臨著各種風險與挑戰,來自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黨的建設和外部環境等各個領域,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更是要動員人民群眾積極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保證人民群眾在日常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生活中都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從人民群眾中集聚實現初心使命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后去了浙江嘉興南湖瞻仰紅船,重溫黨成立之初是從哪里出發、為什么而出發。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與人民緊密相連,中國共產黨過去的奮斗和走過的艱難道路與征程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從精準脫貧到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再到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視,恰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民性原則貫徹到底。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累了許多的寶貴經驗,最重要的一條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4]。
三、價值維度: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具有價值維度的內在契合,從長遠看來,無論是革命精神還是初心使命,都是致力于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武器,是精神之“鈣”的充足來源。
中華民族自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經歷了近百年的屈辱史,鴉片戰爭后越來越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民族復興之路阻礙重重,曾經處在世界前沿位置的中國成為列強的囊中之物。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促使了民族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民大眾加入中國共產黨和投身于革命洪流中去,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5]。新中國成立后,革命精神又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據統計,從1956年到1976年里建造了八萬多座大中小型水庫,至今還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阻攔洪水、灌溉農田、蓄水發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國還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中國鐵路達到4.63萬公里、公路達到82.34萬公里。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窮二白到完整的工業體系初步建立、“兩彈一星”等,以及改革開放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為新中國國家地位的鞏固、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時期取得基礎性建設重大成就、改革開放時取得顯著的偉大成就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保障。
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將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親自下基層,真真切切感受民情民意,重訪蘭考、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等,足跡遍布廣東、河北、甘肅、海南、四川等地。經過8年持續奮斗,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上到各大省會城市、下到鄉鎮都按照國家指示進行嚴格的疫情防控工作。這是時代給予的重大“難題”,但是中國共產黨人依舊迎難而上。因為疫情,生產變得困難,但難得的是這么多年的糧食積累、數字經濟的發展等,14億人的生活有保障;雖然復工難,但國家對中小企業減免企業社保費用、緩繳住房公積金等,保住了大部分中小企業,也就穩住了多數人的工作。黨和國家頂住第一季度經濟呈負增長的壓力,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實現了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化危為機,走出疫情困境。中國雖然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是國內外眾多政治力量在無形中角力,國內也受到多元的社會思潮挑戰,面對這樣的困頓境遇,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此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始終貫穿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二者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相互依托,承載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理想信念和價值目標,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支撐。要不斷發揚革命精神、踐行初心使命,將二者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去,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的支持,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要點[N].人民日報,2019-06-24.
[5]郭亞丁.論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從“紅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的歷史思考[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1,4(4):99-105.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nternal Fit Between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Original Mission
WU Hui, HU Kai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of Party School of Hu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embodiment of a series of revolutionary style and excellent sty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uch as iron work discipline, tenacious will quality and high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 original mission is the party's goal in the new era, committed to seeking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y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attributes of Marxism, closely rely on and unite the people, and are the spiritual driving force to encourage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o move forward.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volutionary Spirit, Original Mission, Internal 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