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里的現金越來越少,帶上手機就可以在城市暢行無阻;車輛違法繳罰、公積金查詢、查稅辦稅、看病掛號都不用再去窗口排隊,手機上就能輕松搞定;看似“虛擬”的信用評分正帶來更多的實惠和便利……我們的生活中悄然發生的這些變化,就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福利。
“智慧城市”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信息共享和連接,促進城市管理和服務的精準高效,從而提高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品質。
早在2016年,在《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中,全國335個城市的“互聯網+”社會服務指數排名,杭州以383.14的高分成為最智慧的城市。杭州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之城,也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城市管理與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更是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發展難題的重要選擇。杭州智慧城市建設謀劃早、起步早、推進快。城市大腦于2016年在杭州誕生,從交通治堵的局部探索,到全面治城的重大跨越,再到疫情防控的深化應用,智慧城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杭州治理現代化的一整套成熟數字系統解決方案。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時高度評價了杭州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指出“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做強做優城市大腦,是杭州新基建的強有力抓手,也是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新機遇。據了解,目前杭州城市大腦已上線包括警務、交通、文旅、健康等11大系統和近50個應用場景,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這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化系統,更是一個面向未來城市發展的新基礎設施。
藍圖、畫卷已展開,以應用促研促產,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讓新基建促進杭州產業結構轉型、基礎設施智能升級。
通過城市大腦建設,激發更多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創造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美好未來。
城市大腦的核心是數據,5G的大連接、高速率特征將帶來更龐大的數據沉淀。在疫情沖擊下,杭州的在線辦公、云商業、云會展、云服務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異軍突起,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醫療服務、科研攻關、在線教育等各個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發揮杭州5G、區塊鏈技術的先發優勢,加快融合創新,將為城市大腦的升級突破帶來更多的想象。
城市大腦確確實實在交通、醫療、政務等領域,有效解決或緩解了我們工作、生活中的痛點、難點,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適,但在加快數據開放共享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加強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
要認識到以城市大腦為代表的數字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是寶庫富礦,使用不當,就會反噬傷害大眾。在數據采集、開放、共享等方面,我們一定要遵循“法無許可不可為”的原則,要分權限分層級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
不管如何,一系列大膽舉措標志著杭州這一座文化旅游名城正以其超前創新意識和勇于變革精神,為數字杭州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設和發展賦予全新的動能。杭州深耕互聯網先發優勢,已然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和標桿,持續為城市數字治理輸出新理念、新技術。
這是杭州的先進經驗,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良好范本:智慧城市其實就是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包含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應用、智慧服務、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內容的城市,從而達到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企業經濟競爭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技術進步是讓城市“智慧”起來的最大推動力,不只是杭州,全國很多城市也在往智慧城市發展。交通和醫療的先聲奪人正來自于公眾的“強需求”。“數據驅動、協同治理、以人為本”,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手握數據的政府部門和手握技術的科技企業,通過滿足這些“強需求”走到了一起。
鄭州:利用智慧城市建設緩解“城市病”。
2013年,鄭州成功爭取到中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如今,經過多年發展,鄭州市也有了自己的實踐經驗。
據介紹,從2010年起,鄭州市就開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目前已經建成了交通指揮中心、集成指揮平臺和交通信息及公眾服務平臺等。
通過投入的1 800套流量監測設備,交管部門能夠對超過1 000條道路斷面進行實時監測;鄭州公交在國內率先利用智能排班技術編制公交作業方案,準點發車率超過了99%,市民在高峰時段平均等候時間已經減少了71%。
貴州: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大數據向縱深邁進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貴州瞄準大數據做文章,使其成為引領數字經濟,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2018年,為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貴陽提出“建設數博大道、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博會”的構想。建設數博大道,也是推動數字經濟再上新臺階,加快貴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其與各領域,特別是社會治理的融合發展。
依托數博大道,先行先試,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和標志性的城市精細化管理項目,創新推出更多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智慧城市,追尋未來之城的初始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