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光
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以政務新媒體為代表的官方新媒體在引導互聯網輿論、服務群眾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官方新媒體的受眾群體大,承載的信息具有權重性,發布的信息與自身和受眾利益直接相關,同時具有導向性,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重要渠道。
但是,當前一些官方新媒體賬號除了信息發布嚴重滯后、隨意化、庸俗化現象不斷,“懟網友”“神回復”等操作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加強以政務新媒體為代表的官方新媒體的信息資料管理,確保各類官方新媒體安全運行、健康發展,將官方新媒體打造成連接黨委政府等公共機構與群眾情感的“連心橋”,發揮好官方新媒體的政務公開、政策解讀、公共服務、受眾反饋等功能,才能更好地提升官方新媒體的公信力。
官方新媒體的概述
官方新媒體,不僅包括各級黨委、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還包括公辦學校、醫院、科研機構及國企等具有官方背景的公共機構開設的新媒體。
官方新媒體的分類
從舉辦方看,官方新媒體可以分為政務類新媒體,主要包括黨政機關新媒體及黨媒承辦的新媒體;公共服務機構類新媒體,主要包括各類公辦學校、醫院、科研機構及國企等機構開設的新媒體。
從內容上,可以分為政務類官方新媒體,比如各地政府開通的“某地發布”“某地之聲”等新媒體賬號;專業類官方新媒體,主要包括各類公辦學校、醫院、科研機構的新媒體賬號;其他綜合類官方新媒體。
官方新媒體的特點
與草根性、即時性、個性化、碎片化的自媒體相比,合法性、嚴肅性、準確性是官方新媒體的一大特點。
官方新媒體發布的信息首先必須合法,有法可依,而不能信口開河、空穴來風;其次,官方新媒體的信息必須是嚴肅的、規范的,不能花里胡哨、嘩眾取寵;最后,官方新媒體的信息必須是準確的、嚴謹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而不能錯誤百出、誤人子弟。只有保證發布的信息資料符合這幾點,官方新媒體才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
官方新媒體信息資料的重要作用
正面發聲,引導網絡輿論
官方新媒體開通的初心,就是建立權威的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平臺,圍繞黨委政府重點工作、經濟社會發展等,發布黨委政府推動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重點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等重要信息資料,第一時間把當地的重大新聞信息傳遞到社會基層,更好地回應社會公眾對黨委政府工作的關注,從而為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官方新媒體必須要第一時間發布權威的信息資料,向公眾公布現場的真實情況和官方的救援措施。官方新媒體只有對相關事件進行正面發聲和及時擴散權威的信息資料,才能占領輿論高地,辟除謠言,便于政府更好地應對處置輿情、引導社會輿論,防止社會輿論特別是網絡輿論出現“次生災害”。
服務群眾辦事
近年來,推動民生事項“網上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也是各地官方新媒體興起的重要原因。不僅是黨政部門,一些公立醫院、學校及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借助微博、微信平臺陸續開通政務公眾賬號,目的在于通過新媒體為民眾提供更便捷、更精準的政務、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提升公共治理水平。
因此,這些官方新媒體在為群眾提供公共服務時,所回復或提供的信息,也應該做到依法依規、嚴謹周到、優質高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解疑釋惑,才能更好地滿足公眾在教科文衛方面的需求,實現公共服務的“精準供給”。
提升城市形象
一方面,黨政機關等官方機構通過各類新媒體平臺,發布的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特色亮點和典型經驗的信息資料,對推動城市對外宣傳工作、講好城市故事、傳播城市聲音、塑樹城市形象具有重大的意義。
另一方面,官方新媒發布本地美景、美食、文化生活等信息資料,對提升城市形象也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官方新媒體發布的文化類、藝術類信息資料,讓城市文化更加可視化、故事化,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新媒體了解這座城市所特有的、輝煌的文化藝術歷史,可以輕松地品味城市文化。
官方新媒體的信息資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些新媒體,“有平臺、輕運營、無信息更新”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各級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政務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將官方新媒體建設作為提升公共部門網上履職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時,由于上級更多的時候只是要求各公共部門開設官方新媒體,對其開設的新媒體設置哪些功能板塊、發布哪些信息或多少信息,沒有嚴格的考核指標和責任要求。這使得某些官方新媒體管理、運營好新媒體的內生動力不足,特別是一些鄉鎮、基層單位的政務新媒體存在著運營效率低下、信息更新不及時、用戶關注度低等問題,部分賬號自從開設之日起,長年不更新,或僅有一兩條無任何價值的信息,成為“睡眠”賬號、“僵尸”賬號。同時,某些官方新媒體主辦單位發生變化,不能及時地向相關部門提交變更或注銷賬號信息。以上這些現象的出現,暴露出部分官方新媒體在運營、發布機制方面存在著管理不規范與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自由主義型新媒體,“有發布、無監管、無信息審校”
無論官方新媒體,還是官方的傳統媒體,其首先是媒體,屬于新聞出版行業。“三審三校”制度是新聞出版行業在內容編輯發布環節的基本制度,新媒體也必須嚴格遵守執行。因此,官方新媒體必須建立嚴格的信息資料審核校對機制,嚴格執行“分級審核、先審后發、授權發布”的信息發布程序,未經審核、校對的信息一律不得發布。
當前某些官方新媒體賬號在發布信息資料時,內容審核把關不嚴,出現了許多不準確、不嚴肅、隨意化、庸俗化的問題,“懟網友”“神回復”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某些官方新媒體在信息資料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鬧了笑話,而且給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自娛自樂型新媒體,“只發布、無互動”
官方新媒體是黨委政府等官方機構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延伸。借助于官方新媒體,民眾想了解某個方面的政策,或咨詢某些辦事業務,相關的官方新媒體應該要給予及時、準確的回復,這樣的官方新媒體才算完成了其肩負的“使命”。
但當下,相當一部分官方新媒體互動功能不完善,日常運行管理中與群眾的互動較少,仍然是以單向信息的發布或傳播為主,互動、回應不足,存在著“只發布,不回復”“低互動、弱聯動”現象,這類自娛自樂型的官方新媒體喪失了其本身應有的價值。
如何加強官方新媒體的
信息資料管理
加強內容的審核,防止引發重大的負面輿情
互聯網時代,網絡輿情易發多發,燃點低、烈度高、發酵快,官方發布一篇內容有問題的信息,很容易就會產生較大規模的副作用。因此在官方新媒體的管理中,必須嚴格執行新聞出版行業在內容把關上的“三審三校”制度,相關負責人在采寫、編排、核對、發布等程序中一定要把好關口,嚴格做到審核一篇、發布一篇。
在官方新媒體管理過程中,管理者不僅要進行嚴格的內容審校,更要全面提升輿情風險預警研判能力,對于那些有可能導致重大負面輿情的信息資料,要及時與相關領導匯報,避免因相關信息發布而引發重大輿情。
加強信息資料發布人員的管理與培訓
官方新媒體不僅要建立科學規范的信息內容審核工作制度,更要建立嚴格的專人負責、應急處置等制度,指定專人負責新媒體信息資料的審校、發布等運維管理工作,讓專業的人千專業的事。同時加強對新媒體管理人員的業務和技能培訓,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并建立嚴格的責任考核、問題督查通報整改等機制,全面促進官方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
提供貼近民眾需求的優質內容
以往許多官方新媒體在信息發布的工作中,存在著重數量而輕質量的傾向,發布的信息資料更多是工作性、業務性的內容,讀起來非常枯燥乏味,閱讀量也非常低。針對這些問題,官方新媒體要做好與網民的互動,做好網民留言的審看、反饋工作,對群眾的訴求要限時辦理、及時反饋,才能提升新媒體的問答效率和互動質量。
專業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官方新媒體所提供的信息必須是嚴肅的、嚴謹的、準確的,但并不代表其表達形式的古板、陳舊。官方新媒體要改變以往嚴肅的話語表達方式,多用活潑親民的表達方式;要摒棄以往上傳長篇大論文章完成任務似的媒體信息發布形式,多發布趣味性強、重點突出、碎片化的文章,這樣既滿足了受眾對信息的需求,又滿足了其閱讀需求,從而讓官方新媒體吸引更多讀者的關注。
(作者單位:唐山市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