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宇
摘要:目前,我國是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期,人們對自然資源的索取量也在逐年加大,特別是森林資源的索取量呈供不應求的趨勢,這就導致了林業資源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而由此衍生的其他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例如,全球變暖,生態環境惡劣等,這都時刻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如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每個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進入21世紀后,我國對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頒布的一些有效措施來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從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和背景以及內涵入手,分析了當前林業可持續發展應該采用的措施,以期能夠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分析
1? 林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森林資源人均占有率較低,未來可能會出現匱乏風險
雖然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人均森林占有率較低。過去我國的林業開發一般只是進行大面積砍伐,很少考慮林業資源的恢復問題,這也導致了我國森林植被的覆蓋率進一步降低。我國對林業資源的開發還停留在較低的層面,往往僅是對森林進行砍伐,卻沒有考慮森林資源的恢復。而森林恢復周期通常較長,這也使得我國森林資源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而這也導致了近年來我國森林覆蓋率的不斷降低,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1.2? 對營林管理重視程度低
營林管理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發展時間較長,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固定的管理模式,而隨著社會大環境的不斷改變,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如今的社會需求,其在管理實際措施上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整個管理體系也不是很完善。另外,由于林業工作本身就是非常艱苦的,傳統管理模式的技術性非常差,并沒有相關的機械設備輔助,再加上林業發展的經費短缺。因此,林業管理很難受到重視。長此以往,大量的基層管理人員就完全缺乏工作積極性,嚴重影響到地區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3? 效益問題
從產業角度,隨著人口增長,經濟水平的提高,農耕與畜牧業的產業價值和總體收益日漸增高,而林業價值增長并不明顯。這就導致了過度種植與過度放牧情況的出現,占用了大量的林業用地。同時,工業化的增長,工廠的迅速建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非常深遠。資源浪費、病蟲害加劇、環境污染、土地侵占的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對策
2.1? 拓展林業開發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
我國目前對林業資源的價值挖掘的還不夠深,林業資源的附加值還不夠高,而這也是阻礙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問題。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拓展林業開發產業鏈,加大對林業資源附加值的探索。例如將森林資源與旅游業進行結合,發展森林采摘與花卉種植,這都是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探索。將林業資源與旅游產業相結合,能夠改變傳統的砍伐開發模式,并實現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將林業資源與食品行業相結合,利用森林中的水果、堅果等資源,對林業產品進行深加工,發展與森林資源相配套的食品加工業,從而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這些舉措不僅能有效促進森林資源的開發,還能吸引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關注,增強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最終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應用
首先,促進共同發展。通過開展林業管理、林業保護、林業經營等多種方式,能夠實現企業和林農的共同目標,逐漸提高企業和林農自身經濟利益。其次,通過法律方式開展營林造林工作。在進行營林造林工作時,需要工作人員嚴格遵循我國制定的林業相關法律法規。針對一些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進行私自解決的問題,應采用法律形式對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最后,采用經濟方式。管理森林資源以及經濟策略,作為創新林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工作內容,將宏觀調控和經濟體制進行有效結合。采用科學指導的方式,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積極開發林業新產品,拓寬營銷渠道。同時避免出現耗費材料情況,可以不斷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自身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2.3? 完善法律體系
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政府應明文規定政府和林業行政執法主體的法律責任,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和處置,避免影響國家林業政策實施,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森林資源質量負責。同時,要根據當地的社會發展水平,適當的增加對森林犯罪的違法成本加重對盜伐、濫伐林木犯罪行為的刑罰,加大處罰力度,提高犯罪行為的標準。另外,為了避免林產企業倒閉、林資城市經濟發展崩潰等社會問題,要制定新的執法依據完善林業法律體系,利用地方規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保障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的法律規范,以成文法的形式保障森林生態補償和林區經濟轉型等。
3? 結語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資源與林區產業是一項繁雜而偉大的工程。在林業發展之中,要進一步強化林區管理理念,強化科研技術細節,完善管理辦法,促進政策法規的出臺,提升經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讓森林生產出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賀兆平.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東北林區森林經營分析[J].南方農機,2020,51(9):255.
[2] 劉昊.淺析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J].種子科技,2020,38(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