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皇 Wang Qiyuan
摘? 要:金融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金融專門人才。當前,我國金融學科具有門類齊全的特點。但是金融學科面臨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新金融現實挑戰。這使得傳統金融學科面臨實踐性不強、復合交叉性較弱等情形,新金融深度影響金融學科的內涵和外延。因此,高校應該在新金融現實背景下對金融學科建設進行重新定位,在金融學科國際化、實踐性、學科交叉等方面進行深化調整。
關鍵詞:新金融;金融科技;學科交叉;實踐性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4-0093-04
Abstract: The finance major has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for our country. At present, my country's financial disciplin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te categories. However, the financial discipline is facing new financial challenges with financial technology as the core. This makes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disciplines face the situation of not strong practicality, weak composite and intersecting nature, etc. The new finance deeply affect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financial discipline.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position the financi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financial reality, and make deep adjust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actic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aspects of the financial discipline.
Keywords: new finance; fintech;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一、金融學科發展現狀
近十幾年來,金融學一直是高考熱門專業,同時也是考研的熱門專業。金融學屬于應用經濟學的范疇。金融學主要研究不確定條件下金融資源的跨期配置問題。金融學主要可以區分成商學院模式和經濟學院模式。目前高校多設置金融學本科及研究生課程,重點財經院校設置金融學博士課程,進行金融學博士研究生的培養。金融學科的發展現狀如下:
(一)專業課程設置覆蓋面較廣,課程數理化程度高
金融學科主要可以分為宏觀金融學和微觀金融學。目前各大高校設置的金融學本科專業均包含宏觀金融學和微觀金融學課程。宏觀金融學主要包括:貨幣金融學、中央銀行學、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學、金融經濟學等學科。微觀金融學主要包括:證券投資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市場學、金融工程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課程。與此同時,還有許多方法類的課程,如金融計量學、投資交易模擬等課程。總之,金融學本科課程的設置,內容較為豐富合理。此外,一些高校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主要是對本科課程的擴展和延伸。
不同其他的應用經濟學課程,金融學課程的數量化程度較高。一方面:宏觀金融學課程需要用到動態優化,計算機模擬,一般均衡、高等概率、理論計量等數理知識。另一方面:微觀金融學課程需要用到隨機過程,隨機微分方程、測度論、計算模擬和編程的數學課程。應該說金融學課程尤其是高級課程的學習需要有較好的數理基礎。一般而言,金融學學習的難度和門檻高于其他應用經濟學科。
(二)人才培養質量及規模不斷提高,研究水平日益提升
財經類高校近幾年學生生源普遍較好,尤其是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生源。在寬口徑、厚基礎培養模式下,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較高。他們不但具有良好的經濟學理論及數學理論基礎,還掌握了計量及數據分析能力。一般來說,金融學專業的同學不會轉專業,這為以后進一步深造提供了優質生源。此外,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設立金融學專業碩士學位,吸引了其他專業優質生源,金融學人才培養規模逐年增加。
與其他學科的學術研究基本類似,我國金融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現階段我國高校引進的青年教師學術基礎普遍扎實,學術研究能力相對較強。與此同時,國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這意味著我國未來金融學科研究具有更好的人才梯隊和生力軍。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已經在金融學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尤其是在微觀金融領域,如公司金融等方向,與國際同行日益接近。但宏觀金融研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金融學科的理論體系較為健全,研究方向較為豐富
目前金融學專業的理論基礎較為完善,如宏觀經濟學中中央銀行理論、金融中介理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供給與需求理論、國際收支理論、均衡匯率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和宏觀經濟學一般為均衡理論,總供給總需求理論非常一致。宏觀金融的理論體系對相關實證課程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微觀金融理論也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框架。例如:資產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套利定價模型、有效市場假說、委托代理理論、合同理論、市場微結構理論、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等等。微觀金融理論框架是現代金融理論的基石。我國早期的金融學主要關注貨幣信用、銀行信貸、國際金融等理論,大多屬于宏觀經濟的研究范疇。隨著金融活動在社會經濟領域的不斷滲透,金融學更加重視微觀主體行為的研究。資產定價、投資組合和公司財務等理論及模型逐步被引入金融學。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金融活動范圍的不斷拓展,金融學與其他學科出現交叉融合,包括金融工程、金融計量、金融風險管理等方向。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金融學科具有宏微觀兼容、學科方向齊全的顯著特點。宏微觀兼容是我國金融學專業的一個特點,希望以后能夠進一步轉化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