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丹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而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融資難一直困擾著企業發展,減緩了企業的發展進程。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論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支撐路徑。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有力載體。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流動資金不足,融資困難等問題已成為社會發展較為關注的問題。而通過科學、有效的融資方法,有助于我國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可進一步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因此,新時代背景下,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應發揮政府引領、社會支撐、法律法規保障以及企業自身的力量,以優質的金融為支撐,促進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全面發展。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
(一)企業內源融資的特點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內源融資也可稱為內部融資,是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的資本,并將這些資本運用到自身生產過程中。企業內源融資的實質是企業將存儲的資本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以此獲取更多的社會經濟收益。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進程中,其從創業之初,逐漸積累資本,以便運用到大規模的生產及項目研發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內源融資大都體現在大型企業,而我國中小企業的內源融資數額遠不如大企業,這也側面反映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特點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外源融資主要是其借助股票、信貸以及債券三種形式開展的融資工作。但相比較大型企業而言,我國中小企業在外源融資上由于其自身發展規模小以及自身發展的局限性等問題,其在外源融資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這也凸顯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特點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是以銀行信貸為主導的債務融資模式。我國中小企業在外源融資中,其主要依賴于銀行信貸為主導的債務融資模式。從實踐調查中獲知,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依賴于銀行信貸為主導的債務融資模式占據融資總比例的86.52%。可見,以銀行信貸為主導的債務融資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實踐的力度較大,也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路徑,促進多數我國中小企業良好的融資。但以銀行信貸為主導的債務融資模式其信貸的開放數量及類型是有限的,對于我國中小企業而言,獲取的貸款比例占據20%~26%。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多數中小企業未能與銀行借貸形成關系,這凸顯銀行借貸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支撐力度不足的問題。
二是貸款次數頻繁、期限短以及數額小。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基于其自身競爭能力弱、生命周期發展短暫、運營能力有限等問題的存在,這使我國中小企業較為重視資金的存儲,以充足的資金來應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使自身在市場發展中站位準確,以此尋求更好的發展路徑及路線。在此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上,既依靠于內部融資模式,也越來越傾向于外部融資模式。而融資次數頻繁、期限短以及數額小的特性,就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主要特性之一。我國中小企業通過這一融資模式,可為其短期的運營模式及項目的發展與研究提供保障,使其在社會發展中獲取較多的收益。
三是較為依賴非金融機構。在我國中小企業外源金融實踐中,較為依賴非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包含租賃、商業信用以及民間資本等融資模式,通過這些路徑,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我國中小企業踐行商業信用的融資模式,可幫助企業解決短時間資金緊缺的問題。例如:構建價格較為高昂的機器設備及短期投資項目,都可選擇商業信用,來暫時解決資金緊張的問題。同時,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民間資金、資本都可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進一步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渠道狹窄
通過進一步研究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特性,可以看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可分為內源及外源的融資模式。但無論是內源與外源的融資模式,其融資成效都不如大型企業。從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來看,內源融資可依靠于其自身資金的存儲,而其外源融資模式,大都以銀行信貸為主。而銀行信貸雖然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一渠道,但其貸款發放數量有限,貸款審核及審批制度嚴格,這使多數不能夠滿足銀行借貸的我國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可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較為狹窄,融資難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
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我國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進一步融資。銀行金融機構與我國中小企業合作,開展借貸服務項目,其率先要考量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信息,諸如我國中小企業信用問題以及法人個體征信問題等。但我國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處于發展階段,其信息問題未能夠得到及時地分享與公布,同時,也因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身的內部因素,不方便公布自身信息問題,這使銀行機構獲取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力度不足,影響銀行機構向我國中小企業提供借貸服務。
(三)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
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也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遇到各種困惑。首先,當前我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僅有《我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該法律法規在引領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只起到綱領性作用,而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具體實踐,其關注以及引領作用不大。缺乏針對性融資法律法規的引領,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存在。其次,從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看,相關的法律法規與融資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陷,資本市場的監管力度不足,使金融市場發展缺乏安全性。我國部分中小企業在金融發展及融資過程中,其具體的操作缺乏指導性,這降低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成效。最后,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外源融資模式多元,包含民間借貸等模式的生成,都可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保障。但這些民間借貸模式其法律法規界定及界限不明確,這使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