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檢察風云》第四屆“雙十佳”(“十佳”作者和“十佳”作品)評選活動圓滿結束,評選結果出爐。該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旨在表彰和鼓勵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檢察風云》出版、對本刊內容質量起到引領作用的骨干作者,受到廣大讀者和作者的好評。今年的評選以責任編輯推薦、本刊作者數據庫數據排名以及網絡點擊率等多項指標為依據,最后由評委會評選,得票高者勝出。本次評委會組成人員有:中國檢察出版社總編王守泉,中國法學會辦公室原主任、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理事長張所菲,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阮祝軍以及本刊社長、主編靳偉華,副主編鄭賓等。在此向獲獎者表示祝賀!
黎燕燕 雜志社資深編輯
李忠東 退休教師
黃? ? 磊 江西省新余市紀委監委干部
俞佳鋮 媒體工作者
陳泓杰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助理
李? ? 偉 浙江省嘉興市公共交通公司技術研究部副主任
姚虹聿 浙江嘉興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于永軍 中國作協成員
汪宇堂 河南省南陽市檢察院宣傳處副處長
谷立立 獨立書評人
選自2020年第11期案件聚焦欄目
點? 評? |? 作者法律功底扎實,寫作案件邏輯清晰,文筆流暢。對社會新聞密切關注,選題角度接地氣。
作? 者? |? 程歡彥,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干警。
選自2020年第8期反腐報道欄目
點? 評? |? 文章講述了一個能力出色、生活樸素、溫文爾雅的醫院副院長,為了滿足妻子和女兒的大筆花銷,不惜以身試法,一步步走上了貪腐犯罪的不歸路。文章頗具故事性、可讀性和警示意義,在“今日頭條”平臺的閱讀量達到123.5萬。
作? 者? |? 常洪波,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檢察院宣教處處長。
選自2020年第12期名案回眸欄目
點? 評? |? 報道回顧何閩旭短暫的副省長公職生涯。在2008年新年到來之前,何閩旭,這位“流星副省長”終于為自己的瘋狂貪婪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何閩旭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剛剛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何閩旭成為黨的十七大后第一個被公開審判的副省級高官。報道內容具有典型性,此案件報道在網上獲得極大關注,在今日頭條的閱讀量突破698萬,值得推薦。
作? 者? |? 嚴森海,資深作者。
選自2020年第12 期記者觀察欄目
點? 評? |? 文章注意到了“農民工養老難”的現象,以大量翔實的數據作為支撐,力圖呈現中國農民工的群體“畫像”,并試圖分析“農民工養老難”現象出現的深層原因,具有一定啟發意義。
作? 者? |? 張程,《檢察風云》雜志社記者。
選自2020年第24 期反腐報道欄目
點? 評? |? 本案為承辦檢察官寫作的辦案札記。由于辦案人員時間緊任務重,要及時掌握案件判決情況,第一時間寫作獨家報道,難度頗大。作者結合辦案情況,就近期判決的原北京市石景山區副區級領導貪腐案,通過案情回顧,對案件犯罪特點進行了分析,就反腐高壓背景下犯罪分子依舊存在的僥幸心理和行為予以深度剖析,結合整個承辦案件的過程和案犯到案后的認罪態度,對認罪認罰制度在本案中起到的作用予以闡釋。文章具有一定的法律宣傳價值和可讀性,彰顯了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的專業素養。
作? 者? |? 王春波、孫寶民,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選自2020年第14期 本刊策劃欄目
點? 評? |? 胡安安副教授深耕大學教育多年,對學術造假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文從專業角度分析高校面臨的學術造假問題,并就這類問題展開深度剖析,就高校如何嚴于律己提出建議,對核心期刊遴選體系進行專業分析,對研究成果如何“飄香”國內等實用問題也提出具體解決路徑。文章干貨滿滿,且深入淺出,值得推薦。
作? 者? |? 胡安安,復旦大學副教授。
選自2020年第13期雜談欄目
點? 評? |? 作者乃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雜文學會會長,《讀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思維與智慧》《演講與口才》等刊物簽約作家。發表作品600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10本,作品被收入大學、中學輔助教材、中考題、中考模擬題260篇次。其文筆老辣,文史功底深厚,在雜文領域頗有知曉度,在我刊每年供稿十多篇,是不可多得的雜文作者。
作? 者? |? 陳魯民,大學教授、中國作協會員。
選自2020年第8期環球法治欄目
點? 評? |? 作者外語功底扎實,有全球視野,長期關注全球法治問題以及法治發展,針對國內高發的偷拍問題,作者瀏覽大量資料,寫作本文,讓讀者對海外相關立法與犯罪預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作? 者? |? 高榮偉,河南《宛東經濟評論》雜志社副總編輯。
選自2020年第3期域外檔案欄目
點? 評? |? 2019年12月,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被缺席判處死刑。雖然巴最高法院不久后宣布判決無效,但這一判決在當今世界各國司法領域仍屬罕見。文章梳理了歷史上被判處死刑的國家首腦,他們的經歷頗具戲劇色彩:一度叱咤風云,功勛卓著,但結局悲涼,令人唏噓。文章選題角度佳,內容翔實,話題性、可讀性強,在“今日頭條”平臺的閱讀量達到33.9萬,在本刊歷史檔案類文章中受關注度較高。
作? 者? |? 李偉,浙江省嘉興市公共交通公司技術研究部副主任。
選自2020年第15 期藝術欣賞欄目
點? 評? |? 馬琳老師長期致力于視覺藝術管理、藝術展覽與策劃、中外當代藝術史與藝術理論方面的研究,近幾年從事“美國藝術制度研究”“展覽改變藝術:西方現當代藝術展覽史研究”等課題項目。同時注重策展實踐,在國內外策劃的展覽項目包括藝術史回顧展以及各類當代藝術展。她的學術主張是“行到思想處,坐看藝術起”。本文用通俗的語言,講解西方藝術家的創作背景與藝術造詣,通過作品對比來清晰地分析藝術的不同風格,為喜歡藝術的讀者打開一扇啟蒙與科普之門。其在視覺藝術管理研究、藝術展覽與策劃研究、當代藝術史與當代藝術理論研究上都頗有獨到見解。
作? 者? |? 馬琳,策展人、上海大學博物館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