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鵬
摘 要:本文首先對智能交通系統的優勢進行介紹,然后對智能交通中的無線物聯網技術以及無線網絡技術進行分析,并對物聯網無線網絡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方式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智能交通;物聯網無線網絡技術;LTE移動通信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1.44 文獻標識碼:A
1 智能交通系統的優勢
智能交通系統即ITS,交通系統發展迅速,在未來發展中,需將智能交通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在智能交通系統的規劃創建過程中,應結合實際需要選擇多項技術,將各項先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形成綜合性較強的交通管理系統,常見技術類型包括信息技術、無線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等等。在道路交通運營管理中,通過推廣應用智能交通系統,能夠提高對于各類交通設施的利用率,促進運輸效率的提升[1]。
2 公路無線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2.1 物聯網應用技術
(1)數據融合技術。在智能交通中創建公路工程無線物聯網,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對交通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同時針對各類交通事件作出決策。在公路工程無線網絡體系架構的創建過程中,可應用多種傳感器技術,進而及時感知各類交通事件,并做出合理的應對策略,對此,可充分應用數據融合技術,數據融合技術屬于核心技術類型,其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幾點:1)信息表現方式具有多樣化特征;2)數據處理量龐大;3)數據之間的關系復雜程度較高;4)在數據處理方面具有實時性特征,并且準確性比較高。
在公路工程物聯網數據的融合處理中,對于數據管理效果的要求比較高,在物聯網數據管理系統以及無線網絡之間,還需應用中間件,保證能夠實施數據輸入管理和輸出管理[2]。
(2)中間件技術。在數據傳輸方面,如果終端、網絡設備以及計算資源之間有一定區別,則需聯合應用中間件。當傳感器獲取各類數據后,即可通過網絡技術傳遞至上層數據應用層。對此,需應用中間件,保證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如圖1所示。
(3)終端嵌入式軟件。在智能交通中應用無線物聯網,還應聯合應用終端嵌入式軟件,主要有兩種單元類型,其一為路邊設備單元,其二為車載設備單元。在傳感器網絡結構中,傳感器終端、智能車載終端以及路邊設備單元的類型比較多,通過聯合應用多種設備,即可創建完善的交通網絡系統,對各類交通系統進行收集和管理。
3 公路物聯網的無線移動通信關鍵技術
3.1 LTE技術
LTE技術是針對移動高寬帶應用所設計的無線通信標準,在網絡時代,我國高度重視網絡技術開發,同時對于LTE技術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并積極推進LTE技術朝向產業化以及國際化方向發展。LTE系統屬于4G技術,在該項技術的實際應用中,能夠顯著提升數據傳輸速率。對此,在智能交通的創建過程中,可將OFDM作為核心,同時創建扁平網絡結構形勢。移動通信技術類型比較多,而LTE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產業融合,應用范圍廣泛。
3.2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在該項技術的實際應用中,能夠保證在100 m傳輸距離內能夠達到穩定的無線通信效果,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類型比較多,包括WiFi技術、ZigBee技術、藍牙技術、超寬帶(UWB)等等,各類技術的應用成本比較低,同時功能損耗較小,在無線個域網(WPAN)創建過程中的應用比較常見。網絡技術已逐漸朝向個人終端延伸,在智能交通領域網絡技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IEEE802.11(WAVE)是在IEEE802.11標準上擴充所創建的通信協議,在車載通信中的應用比較常見,能夠有效滿足智能交通系統(ITS)創建要求。
4 公路無線物聯網系統創建策略
4.1 公路無線物聯網體系架構、總體技術框架
在物聯網無線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在技術框架設計中,在公路工程以及車內,均需應用多種傳感器技術創建傳感器網絡,確保能夠提供海量交通信息,通過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將公路工程基礎設施、車輛以及各類終端用戶進行有效連接,如圖2所示。
通過對上圖進行分析,最底層無線傳感網網絡是由多種設備的傳感器所組成的,在數據傳輸方面可應用中間層,進而形成完善的通信網絡。在底層傳感器的實際應用中,能夠廣泛采集大量數據,然后再逐漸傳遞至上層應用服務器中,在對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后,即可形成交通信息。
4.2 系統實施框架
通過對我國智能交通運營中對于信息技術的實際需求以及場景需要,本文提出的公路工程無線物聯網結構如圖3所示。
通過對這一方案進行分析,感知層主要是由兩種設備所組成的,具體包括路邊設備以及車載設備兩種,在兩種設備之間還需應用多種傳感器,即可創建無線傳感器網絡。在傳感器網絡的實際應用中,為保證各類設備之間能夠正常通信,還需應用無線短程通信技術,包括IEEE802.11協議、IEEE802.15.4協議等等。在路邊設備和車載設備之間,通過應用LTE技術,即可與通信網進行聯通,同時在數據傳輸方面,還需應用中間件技術、互聯網技術等。
通過對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結構形式進行分析,其是由多種無線傳感器節點以及網關所組成的,而各個傳感器節點則是由通信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數據采集模塊等多種功能模塊所組成的。在整個網絡結構中,節點的作用是采集數據,同時還可作為數據中轉站,而網管則是異構網絡連接方面的橋梁。節點不僅可采集數據,同時還可作為數據中轉站,采集鄰居節點的數據,然后再將所有數據傳遞至距離最短的鄰居節點,或者發送至基站中,除此以外,節點還可作為簇頭節點,能夠收集節點所采集的所有數據,然后再對各項數據進行融合處理,最后發送至基站。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以及LTE移動通信網絡之間,可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管進行連接。
5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對物聯網無線網絡技術體系框架結構設計要點進行詳細探究,在無線物聯網框架的創建過程中聯合應用LTE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等等,同時根據不同技術特點對其所對應的組網技術進行分析,在數據傳輸和處理方面聯合應用中間件技術以及數據融合技術,進而創建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統,充分發揮物聯網無線網絡技術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楊梓藝.提升城市流動性的智能交通系統研究[J].智能城市,2020(3):135-136.
[2]李琦,特古斯.基于物聯網環境下的信息融合基礎理論與技術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