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發
摘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與發展步伐加快,我國的城市交通也同步實現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交通問題也層出不窮,像是道路擁堵、事故無法及時處理等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設計,實現了人、車、路三者的有機融合,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傳輸及資源調配,最大程度減輕道路壓力,保障人們的日常出行,為我國城市實現科學高效管理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重點探析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設計,以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U495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調查研究發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飛速增長,而其中增長最為顯著的就是汽車的數量。當今社會,汽車成為人們出行必備品,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了挑戰,怎樣解決好交通擁堵、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是現下交通管理部門及人員主要工作方向。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應用先進技術與管理方式,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提升交通運行力做出了巨大共享。
1 城市交通控制的現狀、目標與意義
我國經濟正處在飛速發展階段,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使得城市交通壓力不斷增加,我們通過大量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城市目前的交通體系無法承載全城市的車輛出行,且無法滿足城市經濟發展需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現象頻發,也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自駕出行,導致公共交通的發展呈現出下滑態勢。這主要是由于人們出行方式單調、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不高、交通體系發展無法緊跟城市發展腳步、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等因素共同導致。
一座城市的交通狀況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工作與生活,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的整體發展。城市交通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在當地政府政策約束的前提下,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實現對城市交通運轉的有效調整和管理,以期為公共交通和私人出行創造優良的環境。控制城市交通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能夠保障交通運輸及出行安全,對車輛流動時間及空間進行控制,能夠最大程度解決矛盾沖突,實現矛盾分化處理,從而確保交通安全。其次,能夠大大降低交通壓力,在城市居民生活節奏日漸加快的今天,通過高效的交通管理實現車輛調度及分流,能夠有效降低交通擁堵的發生概率;最后,控制城市交通能夠有效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量,從而減少能耗,保護環境。
2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總體框架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主要分為5個層次,具體如下:第一,用戶層,在該系統中,用戶主要指的是普通用戶及城市交通管理人員,這一層則主要針對這兩類用戶,實現數據信息的查閱和操作;第二,業務應用層,主要實現對用戶指令信息的接收及反饋;第三,支撐服務層,屬于核心層,包括視頻監控設備、地理信息服務等,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調動及處理,確保前端設備與后端處理器之間的完整連接,同時確保中間件能夠調度各子系統;第四,網絡傳輸層,通過視頻監控設備及互聯網實現移動設備建設中的數據連接與傳輸;第五,前端設備層,主要是實現數據信息的采集和交互。具體詳見圖1。
3 系統主要功能設計
在設計系統的主要功能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實際需求,以確保設計好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能夠滿足城市建設。根據實際需求,系統設計的主要功能模塊有以下6個:
3.1 用戶管理功能模塊
基于系統的不同用戶類型,其操作權限具有差異性,在具體設計中要實現對用戶的統一管理,為用戶提供系統進入和使用的通道,并同時實現系統安全保護,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首先在用戶注冊的時候,需要填寫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機號碼,并有發送的動態驗證碼檢驗,確保號碼有效,交通管理人員還需要輸入自己的警號,且均需要根據頁面提示完善個人信息,才能完成注冊,其次在用戶登錄的時候,需要輸入正確賬戶信息,可以是手機號碼與密碼,也可以是賬號與密碼,且需要進行安全驗證,即手機動態驗證碼,只有信息全部正確才可進入系統首頁面。最后是用戶權限匹配,系統會根據用戶個人信息開啟權限,實現數據信息查閱與操作,例如普通用戶無法查看及操作交通管理相關界面。
3.2 交通監控管理功能模塊
系統為更好的實現監控視頻采集與處理的安全,會應用專業的視頻監控設備,利用衛星定位等先進技術,實現對路況、車輛等實時信息的收集與處理,且同時能夠為交通管理人員提供相關信息,便于決策。首先,在管理攝像頭時,系統需要詳細登記每個攝像頭型號、所處位置、安裝時間、維修時間等,便于攝像頭故障時第一時間獲取信息,降低泄露風險;其次,只有交通管理人員才有處理監控視頻的權限,且為規范其操作,每次查閱及操作均會被記錄,上級領導具有記錄查看權限,以避免內部腐敗的發生,除此之外,為便于交通管理人員的工作,系統支持對視頻進行快進、慢放、倒放、暫停等操作;再次,移動設備包括GPS定位及百度地圖技術,可以實現實時定位,便于交通管理人員在值外勤時能夠快速了解定位信息并反饋給決策人員;最后,路況監控是基于視頻監控而存在的,包括更為先進的技術及算法模型應用,像是車流量計算等,通過監控得到當前車流量,并結合歷史車流量分析不同時段的車流量情況,做到對未來車流量的預估,為系統信息實施推送和制定交通管控策略提供可靠支持。
3.3 交通管控管理功能模塊
系統實現交通管控的主要流程是:①制定管控策略,需要綜合考慮人、車、路三項,缺一不可;②執行管控任務,并執行過程及結果反饋到數據庫中,具體包括執行過程中是否完全按照管控策略進行,有無出現變動并注明原因,執行是否成功等;③根據數據庫信息反饋和監控視頻查看調整并優化管控策略,循環往復,逐步提升管控效率。
3.4 基礎數據管理功能模塊
系統會按照數據類型的不同來實現基礎數據管理,完成數據更新、增加、查詢等操作。首先,系統具有數據自動更新功能,包括各類文書數據、歷史制定并完成的管控策略等,便于隨時查閱,同時,根據數據來源不同,系統會將其分為系統自動更新和人工手動導入兩種,并詳細注明操作人,設置查閱權限;其次,系統數據具有較高的保密性,有的數據能夠更改,而有的數據無法更改,因此用戶在信息修改時只有遵守既定規范才能實現數據保存,且為防止發生數據泄露,所有操作會被完整記錄;最后,信息檢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檢索框中直接輸入關鍵詞或字,數據庫會進行匹配查找,二是對數據類型及查找范圍進行限定,逐步篩選以最終實現信息檢索。
3.5 交通通訊管理功能模塊
該模塊需要與人事管理模塊的數據相連。首先,通訊錄是交通管理人員共享使用的,所有人員均可查詢通訊錄信息,但不能進行修改和刪除,在人事新增人員信息后會自動進行通訊錄更新;其次,通訊能夠實現一對一通話,尚不支持多人通訊。一方發起通話需求之后,系統會自動記錄發起人、發起時間及發起對象并在通訊結束后連通通訊時長一起被記錄,如果需要進行錄音可以在通訊開始時選擇,系統也會在通訊結束后自動保存錄音信息;最后,通訊的記錄能夠為管控策略制定提供參考,且記錄查詢僅支持后臺,前端人員無法操作,最大程度保障了通訊記錄的私密性與安全性。
3.6 交通信息推送功能模塊
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為普通用戶提供交通信息,屬于連接交通管理人員和普通用戶的重要通道。這里的普通用戶主要指的是車主,通過交通信息推送能夠幫助其選擇更為適合的出行道路,在本系統中,該模塊會借助第三方軟件來實現,像是百度云、百度地圖等,以確保信息推動的實時性與完整性。首先由交通管理人員在系統后臺發布推送信息,并同時選擇推送對象,然后普通用戶可以使用移動設備查看,會通過橫幅的方式呈現。
4 結束語
城市人口與汽車數量與日俱增,每天都在發生的交通擁堵、交通事故成為困擾人們生活的主要社會問題。本文通過探析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設計,以滿足交通管理人員和車主的實際需求為基準,從總體架構到主要功能開展了詳細分析,確保系統能夠實現交通數據信息的高效采集和處理,并能夠實現未來短期車流量的預估,為人們的出行保駕護航。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更好的運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實現城市交通的科學高效管理,有效緩解交通堵塞情況,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潘述亮,徐曉東,楊海波,等.智能與進化:濟南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統的設計[J].城市交通,2020(3):103-113.
[2]王康.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中國新通信,2020(9):108.
[3]徐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7.
[4]侯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科技經濟導刊,2018(20):27.
[5]高美蓉.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8(9):119-122+127.
[6]高美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18(8):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