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在最近幾年中由于我國的經濟文化飛速進步,而進行資源運輸的關鍵載體——公路建設在大眾的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怎樣在維持生態環境平衡的基礎上,讓社會進步建設和自然和諧相處變成了目前非常關鍵的任務。對公路路線進行設計,其造成的影響會給附近的農業的生產、土地科學利用等非常巨大。因此怎樣站在環保角度對目前公路路線進行設計變成了當務之急,本文將站在環保角度對附近環境與所受到的公路建設影響前提下,進一步探討公路路線的設計規劃。
關鍵詞:環保視角;公路;路線;設計
中圖分類號:U412.3 文獻標識碼:A
1 公路路線設計遵循的原則及環保設計意義
在對公路進行修建時應該整體對各個因素進行考慮,其中包括地形、氣候與公路的走向等,這些因素都會給公路建設與環境條件造成破壞。所以,公路設計需要在公路修建前進行預先考慮,在更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建設之后,按照所擁有的公路建設方法,整體考慮公路建設區域的各種環境因素,進一步通過適當、合理的規劃方案來推動公路的成功修建。所以,對于環保視角下的合理規劃不但可以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優化地區交通設施條件,同時利用此種精準規劃,可以強化城市附近的交通路線設計方案,并在城市當中建立起更方便快捷的線路,為附近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動力。
2 公路路線設計存在的環保問題
2.1 對自然環境的污染
在對公路路線進行設計和建設期間,常常會破壞附近沿線的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生物喪失以往的生存環境,也給附近的生物鏈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害。并且,在修建公路時也會使得沿線旁的植被被破壞,進而導致水土流失。例如在公路建設期間要實施土方、崗丘的開挖與填筑路堤等施工項目,就都會給周邊樹木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進一步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
2.2 占用農田和水利設施
在進行公路修建時,肯定會占用部分農田與天然水體,并且還會將建筑物拆掉,不但給沿線的業主平時生活造成不便,還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污染。并且,公路還會將城鎮、耕地與水利設施分隔開來,由于公路路線通常會穿越各個行政區域,并將當地的農田進行分隔,占用了部分水利設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當地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
2.3 給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
在修建公路時,其路線規劃一旦穿越了風景區與保護區,不置可否發熱會給當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帶來影響,也使得當地的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亂。部分路線在設計期間,有著排水系統不合理以及水被污染的現象,給附近的環境造成不便。所以,在后期的設計環節中應該做好細節處理與優化設計的工作,最大化減少給附近環境造成的破壞,給公路運行提供更好的條件。
3 解決方法和措施
3.1 與周圍環境情況相結合進行設計
公路的路線設計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程,并且路線設計會涉及到大量的操作人員以及許多科學計算問題,其中包括:圖紙規劃、工程監理、工程顧問等大多數的人員,并且還需要重視附近環境的適應性程度,站在科學合理的各個角度展開研究,無論是在工程的哪個領域都應該重點關注與環境的適應性,要想確保公路在今后能夠更好的應用,進行公路路線保護時應該提高其設計的精密性和環境適應性。
3.2 因地制宜,科學應用土地資源
在公路線路設計中做到因地制宜,優化土地資源利用率重點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就是對公路整體進行施工設計,確保線路的整體設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對公路線路進行綜合設計時應該持續增加對路線的考察力度,提高設計人員在地形、線路上的掌握程度,接著按照實際情況整體考慮線路與附近的環境條件、社會人文的有效結合性,在路線的選擇上做到因地制宜。其二就是科學選擇公路斷面形式,因為公路的斷面形式在確保其安全性方面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地形條件上存在的差異直接決定了斷面形式的選擇,通常而言,具有地形好、坡度小、較平穩等優勢的地段所應用的是普通的路基形式,而公路線路較為繁瑣的情況下就最好應用路基與橋梁相結合的斷面形式。
3.3 盡量避開生活區
其一,控制公路路線方向。因為水土資源、生活資源、生產資源等眾多因素會影響路線的走向,所以需要合理的對路線和自然資源的相關性進行處理,實施更加穩定的路線設計,適當避開各個關鍵的環境區域,讓公路路線穿過的景觀具有更強的立體感與和諧感。其二,適當保護公路沿線的自然資源。最好在對路線進行設計時,最好不要占用農田灌溉、養殖所需的水資源。
3.4 公路路線的綜合設計分析
進行公路線路設計的人員應該主動與公路建設的施工人員展開溝通交流,并且就關于道路路線規劃設計上的相關問題進行協商,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接著公路線路的設計人員還應該對早就選定的設計路線展開沿線保護,將涉及到的地形地貌進行保護,最大化降低給自然環境帶來的損害,而對已經造成環境破壞的區域就應該主動采取生態修復措施,進而合理保護附近生態環境。
4 基于環保視角下的道路路線設計方案
4.1 橫斷面設計
在對道路的橫斷面進行設計時應該重點考慮路基的寬度,例如行車道的寬度≥3.75 m,路緣帶的寬度≥50 cm,同時還應該考慮爬坡車道與緊急停車帶中存在的不足。在高速公路上會通行較多的大型車輛,而就應該根據規定設計多個緊急停車帶,由于小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速度比較快,要是沒有對其設計專門的停車帶,就有很大幾率會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緊急停車帶的設置可以較好的確保車輛與人員的安全。除此之外,在路線設計期間需要防止連續下坡,而山區高速公路上在必要時還應該設置避險車道。
4.2 縱斷面設計
科學的縱斷面設計方案會讓道路的通行更加順暢,并且會提高安全、舒適性,在縱斷面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主要有設計的坡長、坡度與豎曲線半徑,同時還有關于排水的問題。站在環保協調的角度上可以了解到,能夠把較大的縱坡與橫坡設計為合成坡度,通過地形優勢排放路面的雨水,讓其變得更加干凈易通過。要是縱坡的坡度不夠大,就會造成路面積水的現象,從而阻礙交通,一定幾率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在設計路線時,應該將部分縱坡和橫坡結合起來進行設計,便于水流排放。從視覺上看來,縱坡的坡長不宜過短,短坡存在過多會妨礙車輛通行舒適度與美觀度。
4.3 路面超高的設計
線路設置超高主要是讓車輛形成向心力,這種力量主要是用來對車輛在曲線行駛時形成的離心力進行平衡,進一步保證車輛的穩定行駛。在實際設計期間,需要按照地形條件、車輛通行情況與行駛速度等因素設計科學的超高數值。在大貨車通行更加頻繁的路段適當降低超高,要是橫坡過大,就會降低車輛的行駛速度,并且由于外界的不利因素,就會導致貨車出現內翻現象;要是小汽車通行更頻繁的路段,就會因為其行駛速度較快,能夠設置較高的超高值,避免小汽車由于速度過快而發生外滑事故。
4.4 線性組合設計
線性組合設計主要指的是將最佳的形式組合平面、縱面與橫斷面結合起來,最大化重疊平曲線與豎曲線,創造出更加平滑的線形,形成視覺上的美感。在設計道路平面線形時,應該將緩和曲線增設在圓曲線和支線當中,讓兩者均勻的過渡,合理設計緩和曲線的長度,不得過短或者過長,不但應該確保路基寬度的加寬漸變需求,還應該達到超高漸變過渡的需求。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設計人員始終堅持環保理念實施公路設計是一項非常正確的做法。公路設計的合理性直接與當地的前進方向有關,高品質的公路建設才可以推動國家經濟建設的完整性,以及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建設單位需要站在保護環境的角度設計公路路線,掌握豐富的經驗,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飛.環保視角下的公路路線設計問題探究[J].四川水泥,2016(3):128.
[2]陳汝名.公路路線設計原則與注意要點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0):103-104.
[3]王峰娟.環保視角下的公路路線設計問題探討[J].交通科技,2014(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