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摘 要:隧洞混凝土襯砌施工過程中,采取針梁式鋼模臺車施工工藝,可改變傳統施工現狀,提升施工進度及工程經濟效益。在本次研究中,先探究臺車構造及原理,提出隧洞全圓針梁式鋼模臺車混凝土襯砌施工策略,在施工過程中需關注施工細節,把握臺車距離,合理設置參數及澆筑,為隧洞高質量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鋼模臺車;混凝土襯砌;隧洞施工
中圖分類號:TV55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隧洞施工是常見施工類型,施工結果對未來工程長效及高質量運行具有重要影響。現階段,我國常見的施工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導致隧洞施工美觀性不強。對此,在隧洞施工中,采取全圓全斷面針梁式鋼模臺車混凝土襯砌施工技術,有利于改變施工周期長及成本高的現狀,提升混凝土襯砌外觀質量[1]。本文對鋼模臺車位置進行調整,分析混凝土砌筑澆筑及鋼模臺車脫模行走相關工藝流程,重點關注底模設計及全圓斷面針梁式鋼模臺車混凝土襯砌施工技術,為我國隧洞施工提供幫助。
1 混凝土鋼模臺車施工現狀
引水隧洞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臺車類型眾多,包括全圓臺車及頂拱臺車,全圓臺車安裝較為便捷,受到施工技術人員青睞。該施工方式在引水隧洞施工中引用,混凝土澆筑需一次成型,因此,施工質量控制簡單。頂拱臺車是建設單位定制的臺車類型,將定制的臺車輸送到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固定臺車,為避免臺車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浮動及位移,還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避免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2]。施工技術人員完成鋼模施工后,永久縫區利用鋼模止水安裝,剩余銜接位置利用木板,配合臺車完成固定及封堵。模板安裝后,技術人員檢查模板牢固性,驗收后沒有問題,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對此,引水隧洞主要使用全圓臺車及頂拱臺車。
2 臺車構造及原理
全圓針梁模板臺車針梁長度在29 m,模板長度在12.1 m,共計8節,每節中又能分為低模、右邊模及左邊模、頂模。臺車中包括圓形模板及針梁、梁框,在內部構造上含有動力牽引機構及對中調整機構、抗浮裝置、液壓系統等。鋼模中的立模及拆模等依靠液壓油缸完成,模板所在位置安裝螺旋千斤頂,千斤頂前后位置與液壓油缸連接,利用液壓油缸進行定位及拆除模板,模板精確定位目標在于調整千斤頂,臺車豎向調整在底座上豎向油缸進行調節,水平方向則是利用水平油缸進行調節。模板順序上分為底模、左邊模及右邊模、頂模,在脫模過程中先拆除頂模,隨后是右邊模及左邊模、底模。
3 隧洞全圓針梁式鋼模臺車混凝土襯砌施工
以白鶴灘水電站引水隧洞施工為例,該隧洞上平段長度在4.9 km,開挖面為馬蹄型(7.8*5.6 m),襯砌后直徑在6.9 m圓形斷面[3]。隧洞只有兩條施工支洞,工作面數量有限,工作緊張的情況下,快速襯砌是工程施工要點。我國在建設水電站過程中,多采取邊頂拱式鋼模臺車全圓混凝土施工,在澆筑過程中需多次澆筑,整體工序較為復雜,施工團隊耗時耗力。全圓式針梁鋼模臺車作為一種混凝土澆筑成型的機械設備,結構較為簡單、合理、操作靈活,可自由行走,臺車整體剛度較為理想,不易發生變形,也能保證隧洞混凝土整體澆筑質量,澆筑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及平整,接縫位置并無錯臺情況,并降低工序干擾,便于流水化施工,可降低人力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加速施工進展。
3.1 技術方案
引水隧洞上部段長度在4.9 km,最大高差為72 m,最大縱坡為18%,最小水平曲線半徑為343 m,混凝土襯砌直徑為6.9 m圓形結構。在上平段分別設置1號及2號條施工支洞,建立混凝土施工通道,引水隧洞全段采取5種不同尺寸的全圓針梁鋼模臺車進行混凝土襯砌,在引水隧洞開挖后,結合樁號分別向1號及2號支洞完成混凝土襯砌施工,每個方向分別布置兩臺針梁臺車,完成跳倉襯砌。
3.2 針梁式鋼模臺車澆筑施工方法
3.2.1 臺車結構
針梁式鋼模臺車能劃分為三種形式,分為6 m長臺車及12 m長臺車、15 m長臺車,具體參數見表1。6 m長臺車針對工程量小的隧洞,行走速度8 m/min。12 m長臺車針對工程量適中的隧洞,行走速度10 m/min。15 m長臺車針對工程量較大的隧洞,行走速度18 m/min。上文所說的隧洞,需選擇兩臺12 m長臺車完成施工。
針梁式鋼模臺車結合電站隧洞進行整體襯砌面設計,完成全圓斷面底、邊、頂一次成型,立模、拆模工作聯合液壓油缸完成,定位找平工作自底座豎向油缸及調平油缸完成。將自行臺車安裝在卷揚機鋼模及針梁上完成相對運動,使臺車能順利前后運動。全圓針梁液壓鋼模臺車包括模板總成及梁框總成、針梁總成及卷揚牽引機構、抗浮裝置等。模板總成作用是建立隧道結構,模板包括頂模及左右邊模、底模,利用螺栓連接,每組模板寬度在1.5 m,縱向結構利用螺栓及銷軸完成連接,保證模板整體性及連接強度。針梁總成作為鋼模受力支撐平臺及臺車行走軌道。針梁連接四條方鋼軌道,為保證順利運輸,針梁能分為5組,每組中包括上下兩塊桁架,選擇高強度螺栓進行連接。每倉混凝土可完成一次性澆筑,若澆筑速度較快,鋼模容易受到混凝土引發的浮力影響,為避免鋼模在浮力作用下隨意移動,鋼模兩端安裝抗浮1千斤頂,對浮力產生制約,前后浮架安裝側向千斤頂,針梁及鋼模不會發生位移。上述工作結束后,將臺車安裝,先安裝底模,觀察安裝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并安裝托架及針梁、梁框、左右邊模,上述結構安裝后觀察是否平整,及時進行調整,隨后進行頂模安裝及調整,完成卷揚系統及液壓系統安裝、調整。
3.2.2 針梁鋼模臺車混凝土施工
首先,臺車立模:通過自行結構及臺車卷揚系統使臺車到達指定地點,自垂直及水平支撐保證梁套及針梁固定。豎向油缸操作過程中,臺車前后底座需牢固支撐,在操作側向油缸及頂模油缸時,也要調整左右邊模位置。旋緊千斤頂,使模板支撐更加牢固,利用測量器械,豎向操作油缸及橫向調整油缸,保證模板斷面及隧道斷面中心處于同一位置,觀察針梁前后水平及垂直方向適當調整支撐千斤頂,并利用木模進行封堵。其次,混凝土澆筑:針梁鋼模臺車在安裝模板后,完成全圓結構混凝土一次性連續澆筑,結合不同的位置在不同入料口輸送原料。底模混凝土自底膜窗口入料,澆筑過程中澆筑時間控制在3 h~4 h,澆筑時為保證混凝土表面光滑,避免發生氣泡,在澆筑過程中利用附著式振動器或插入振搗器完成振搗。邊模混凝土自邊模入料,澆筑時間在5 h~6 h,為保證臺車受力均勻,左右模板澆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間隔,混凝土表面高差控制在0.5 m以內,澆筑一層混凝土后,插入振搗器完成振搗。頂模混凝土自上部注漿口入料,澆筑過程中,時間間隔在3 m。頂模澆筑時需關注混凝土澆筑情況,一旦發現混凝土澆筑滿,及時停止泵送,避免導致混凝土頂板壓力過大,而引發模板變形,混凝土澆筑后,利用附著式振搗器完成振搗。再次,脫模及行進。混凝土澆筑12 h后,已經滿足脫模強度標準,臺車開展脫模工作,先將支撐千斤頂松開,并啟動液壓系統,收縮頂模油缸,完成頂模脫離,隨后收縮左右油缸,依次完成左側及右側脫模,最后調整豎向油缸,完成底模脫離。脫模工作后,針梁前后抗浮及水平千斤頂松解后,套梁及針梁支撐腳脫離,卷揚機開動后,臺車進入后續倉位。
3.2.3 跳倉澆筑施工方法
引水隧洞混凝土襯砌工程量較大,施工工期較為緊湊,為保證混凝土襯砌施工進度,可采取跳倉澆筑方式完成混凝土襯砌施工。跳倉澆筑過程中,同一工作面兩臺針梁鋼模臺車展開混凝土襯砌澆筑施工,一臺臺車在前,另外一臺臺車在后,前面臺車與后面臺車間隔三個倉位,前臺車完成前三個倉位的混凝土襯砌,后臺車完成預留倉位混凝土襯砌。兩臺針梁鋼模臺車距離過近,襯砌施工相互打攪,無法發揮針梁臺車襯砌效率,導致發生施工停滯問題。兩臺臺車距離一個倉位的情況下,后臺車先完成混凝土襯砌,在澆筑后前臺車完成襯砌施工,前臺車與后臺車始終預留最少一個倉位,前一個倉位施工結束后會進入等凝期,此時后臺車完成拆模,并向下一倉位行進,前臺車并未拆模,會導致后臺車無法移動,引發窩工問題。兩臺針梁臺車距離也不能過大,引水隧洞斷面為馬蹄形,斷面尺寸為7.8*5.6 m,支護后底腳后寬度為5.63 m,單臺設備共計材料。兩臺針兩臺車距離較遠的情況下,泵機無法正常運輸材料。因此,還需思考連續施工及泵機泵送能力,兩臺針梁鋼模臺車間最佳控制距離是2~3個倉位。
4 結束語
引水隧洞混凝土襯砌施工過程中,采取全圓全斷面針梁鋼模臺車施工,配置脫模及行走就位獨立液壓控制系統,在施工過程中全斷面一次成型,混凝土襯砌周期短,建設的隧洞外觀質量較高,施工成本低,這也是目前隧洞混凝土襯砌施工較為先進的施工方式。全圓式針梁鋼模臺車技術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時,能保證隧洞混凝土澆筑質量,比如,混凝土表面光滑、接縫處無錯臺,也能保持各個工序順利進展,達到無縫隙銜接施工目標。對此,全圓式針梁鋼模臺車技術的有效應用,降低整體勞動強度,提升了施工效率,推進整體施工進度。
參考文獻:
[1]王秋陽.鋼模臺車在電站導流洞施工中的應用——以陜西省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為例[J].工程技術研究,2020(23):107-109.
[2]王仁龍,武映文,韓永杰.論整體針梁式混凝土襯砌鋼模臺車在馬蹄形斷面隧洞中的應用[J].山西水利科技,2019(3):7-9.
[3]鄧斌,吳勇,熊瀟.馬蹄形鋼模臺車在老撾南椰Ⅱ水電站引水隧洞混凝土襯砌施工中的應用[J].四川水力發電,2018(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