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李翠琴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隨著我國經濟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勞動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力勞動減少,休閑娛樂增多,同時,很大程度上信息化的娛樂方式代替了以前具有體育運動形式的游戲。身體嚴重缺乏鍛煉,大學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并且長時間不良的坐姿影響了青少年的形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駝背、扣胸、脊柱側彎及肥胖等身體形態畸形,這些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與審美追求。美是一切事物生存與發展的本質特征,生命也是如此。健康是生命的保障,生命的美麗與健康不可分,美麗與健康同行,合乎健康的身體運動形式總是與美相關的,對美的追求的身體運動形式有益于健康。人體健康美外顯于健康的體格、正確的姿態、優美的體型。
人體骨骼、肌肉的形態與健康美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現代遺傳學的研究證明:人體骨骼形狀主要受遺傳性影響,而骨骼肌形狀主要受后天環境影響。
科學的肌肉力量訓練,能夠改善身體維度,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維持人體的平衡和挺拔,保持良好的身體姿態。科學的柔韌素質訓練,能夠伸展經常緊張和縮短的肌肉,提高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維持肌肉勻稱和彈性,保持優雅的體型,提高關節的活動范圍,在做動作時更加舒展流暢,保持良好的動作姿態。
以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2020級新生志愿參與的50名學生(男生25人、女生25人)為實驗對象,以力量、柔韌訓練與健康美形體指標變化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反映人體脂肪含量的體脂率、判斷中心性肥胖指標的腰臀比進行分析,對照實驗前后的變化。
把實驗對象50人分為男女兩組,針對性選取力量、柔韌訓練內容,每周安排力量訓練2次、柔韌性訓練3次,每次訓練時長約60min,共計訓練16周,訓練過程嚴格遵守力量、柔韌訓練原則。實驗前后測量實驗對象體脂率、腰臀比,并進行統計分析。
1.2.1 體脂率(BFR)
男性體脂率=[腰圍(cm)×0.74-體重(kg)×0.082-44.74]/體重×100%
女性體脂率=[腰圍(cm)×0.74-體重(kg)×0.082-34.89]/體重×100%
1.2.2 腰臀比(WHR)
腰臀比=腰圍/臀圍
核心力量是核心肌肉的協調配合、共同作用產生的一種合力[1]。不借助器械的徒手練習分為以下幾種方式。支撐類:斜板支撐、平板支撐、側板支撐、反板支撐、倒立支撐及各類支撐進階動作,如平板開合、平板單腿支撐、側板手臂伸直、反板單腿支撐等。臥姿類:針對腹部肌肉練習有仰臥控腿、仰臥卷腹、仰臥兩頭起、仰臥空中自行車等;針對臀部肌肉練習有臀橋、深蹲、深蹲跳等;針對背部肌肉練習有俯臥兩頭起及變體動作等。坐姿類:坐V式、船式、坐立抱腿、坐姿屈膝舉腿收腹、俄羅斯轉體等。站立類:單腿深蹲、站立提膝、單腿舉、深蹲跳、波比跳、弓步跳躍、側弓步等。借助器械的練習有:懸垂舉腿、引體向上、硬拉、站姿直臂彈力帶旋轉等,通常采用的器械有瑜伽球、BOSU球、彈力帶、啞鈴、單杠、杠鈴等。
上肢是突顯氣質的關鍵所在,告別“拜拜肉”、塑造纖長的上肢成了女性的追求。上肢肌肉主要有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上肢力量練習采用窄距俯臥撐、啞鈴彎舉、擴胸等;利用單雙杠做臂屈伸、引體向上、支撐擺動等;利用彈力帶拉伸、彈力帶圍巾式下壓練習等。腿部承載身體的全部重量及人體的站立、行走,是參與活動最多、用力最多的部位,運動時協調全身肌肉發展,提升全身力量、協調能力,增強運動表現能力,并且還能練出翹臀、大長腿,塑造有魅力曲線身材。鍛煉目標肌群主要為大后側股二頭肌、內側內收肌群、前側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腿部力量練習可采用蹲跳起、高抬腿、靠墻靜蹲、寬距深蹲、斜向后撤箭步蹲、側弓步、單腿直腿硬拉,瑜伽幻椅式、戰士式等,輔助用具較多采用彈力帶、啞鈴等。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球窩關節,活動范圍大。肩關節柔韌性練習伸展胸腔前側,胸腔打開,肩膀放松,建立肩關節穩定,告別扣肩、駝背,提升氣質。參與肩關節活動的肌肉有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肩袖肌群。鍛煉肩關節柔韌性形式很多,如利用自身體重的練習,在單杠或肋木、吊環等的懸垂練習。利用同伴助力的練習,如雙人壓肩、背對背的雙手上握向前的拉肩等;利用外部阻力的練習,如手扶肋木或墻、桌椅等固定物體的體前屈壓肩、靠墻水平直臂拉伸肩前側等;利用輕器械彈力帶、繩、木棍的練習,如彈力帶肩部繞環。另外,還有徒手或手持輕器械的提肩、沉肩、振肩及繞環等方法。
髖關節處在人體的中間部位,是連接人體上下部分的球窩關節,關節附著韌帶、肌肉,牽拉髖關節繞3個運動軸活動,如果髖關節不夠靈活,會影響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活動時出現腰椎或膝蓋代償引起腰疼、膝蓋疼。開髖練習能促進骨盆區域血液循環,促使氣血流動。髖關節采用的練習有原地轉髖練習、交叉步跑練習、坐立屈膝壓髖練習、弓步壓腿、弓箭步走練習、左右擺髖練習、后蹬腿跑、后踢腿跑、高抬腿等,還有瑜伽體式中的坐角式、青蛙趴、蜥蜴式、鴿子式等。
以上力量、柔韌練習內容根據練習實施原則合理選用,使練習具有多樣性、針對性,避免單一枯燥、事倍功半。
3.1.1 重視準備與放松,合理組織
練習前進行熱身運動,身體以最佳的狀態進入練習,提高練習效果。常采用原地慢跑、全身伸展練習等熱身激活各系統、組織。練習結束進行調整放松,調整身心至輕松、舒適狀態,預防關節損傷、肌肉僵硬,常采用呼吸調整、意念觀想、肌肉拉伸等方法。
3.1.2 重視整體與部分,全面結合。
在進行全身練習時要針對某一部位進行強化,對某一部位進行練習時要兼顧全身的全面發展,練習方法、形式多樣結合,如主動與被動練習結合、力量與柔韌、耐力、速度練習結合、有氧與無氧練習結合等。
3.1.3 突出實際出發、區別對待
根據個體基礎、練習水平、身體形體選擇適合的練習內容,如改變練習時間、次數、組數,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從而對身體各部位產生有效的刺激。
3.1.4 強調持之以恒、日常養成
每周保持2次以上肌肉力量訓練,強化肌肉記憶,增加力量[2]。經過反復多次的強化,實現人體結構和功能逐漸提高和完善,在舉手投足之間體現形體美[3]。
3.2.1 練習頻率
每周練習2~3次,每天練習效果更好。
3.2.2 練習強度
柔韌性練習應采用緩慢、放松保持呼吸節奏進行練習,每次肌肉拉伸達到有輕微不適狀態,練習時體驗肌肉感覺,做到“酸加”“痛停”“麻停”,切勿用力過猛[4]。
3.2.3 練習時間
拉伸至輕微緊張后保持10~30s,以靜力拉伸為主,激活深層肌肉。
3.2.4 練習方式
全面發展全身各關節柔韌性,對所有肌肉、肌腱單元進行一系列的練習。
3.2.5 運動量
每個練習重復2~4次,累積達到60秒,逐漸增加每種姿勢練習的時間和次數。
3.2.6 運動進程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體脂率(BFR)是身體成分中脂肪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通過16周力量、柔韌訓練,男女生體重都無明顯變化,但訓練前后體脂率明顯降低。若在體重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體脂率降低,表明肌肉含量增加,體脂肪含量減少。體脂率降低給人帶來直觀的好處是肌肉線條明顯、無贅肉,身體結實有力,并且一定程度的低體脂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塑造充滿力量的健康美[5]。

表1 力量、柔韌訓練與健康美形體指標影響
腰圍與臀圍是人體測量中常用的評價身體形態的簡易指標[6],腰臀比(WHR)既是女性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屬性,也是判斷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表中結果顯示,經過16 周形體訓練后,腰圍、腰臀比(WHR)小于訓練前,臀圍稍有增加。腰部是最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脂肪堆積的多少直接影響腰圍大小,腰圍大,脂肪堆積多。分析表明,力量、柔韌訓練能增強人體曲線的美感,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增強體質,塑造充滿活力的健康美。
遵循力量、柔韌訓練原則,進行核心、四肢力量練習及肩關節、髖關節柔韌性練習,形體重要指標體脂率、腰臀比明顯降低。身體脂肪減少、肌肉增加,修塑人體曲線,增加人體質感、美感及性感,同時,核心肌肉力量增加,起到保護內臟、脊柱的作用,預防各種疾病,彰顯青春活力的健康美。實現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和審美教育的結合,不斷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