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山東濰坊供電公司 賈聚光 劉友順
7月20日,河南遭遇極端強降雨,暴雨肆虐下,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電力基礎設施損壞嚴重,災情牽動人心。
危急關頭,濰坊供電公司快速響應上級公司部署,市縣一體迅速組建由34名各專業組成的援豫搶險隊伍,調派各類應急車輛11臺,分批次奔赴鄭州、鶴壁等地,積極與當地對接,全面投入應急保障和搶修復電等工作中。另外51人待命,根據上級要求隨時準備出發。
河南鶴壁市災情嚴重,部分河段決堤,最大降雨量達到了1072 mm,急需應急發電車臨時恢復供電,國網山東電力設備部將鶴壁保電任務交由濰坊供電公司牽頭組織。
接到任務后,濰坊供電公司立即從高新、濰城、壽光、寒亭、昌樂公司抽調4臺低壓發電車、17名作業人員,星夜兼程,8 h到達指定搶修地點。
根據現場勘查的搶修方案,該公司奎文(高新)供電中心援豫搶險隊員負責鶴壁淇縣新城佳苑小區積水抽排任務,因高壓進線環網柜積水浸泡嚴重,導致整個小區停電,已有三天,自7月24日11:05應急發電車啟動,小區居民啟用臨時用電。奎文(高新)供電中心配電搶修力量積極配合當地供電公司搶修人員,對小區的配電設備進行了搶修。
在搶修現場,污泥遍地,更有高溫酷暑,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滿身泥濘、汗流浹背,仍然渾然不顧,他們心中只為早點接通電源,為當地百姓送去光明和希望,滿足群眾迫切的用電需求。
在這次暴雨災情中,落戶于鶴壁淇縣的河南永達食業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和電纜溝內積水嚴重。這家企業的冷庫已經連續三天斷電,冷庫內儲存了8 t的冷凍肉類食品,急需恢復用電。濰坊供電公司濰城供電中心發電車到達現場后,第一時間接通應急發電電源,為該企業冷庫制冷及車間電纜溝積水抽水提供供電保障。到7月24日19:00,廠區的積水基本排出,企業電力線路設備基本維修完畢,具備送電條件,發電車停止發電。

黨員救援隊馳援河南
7月23日23:00,寒亭區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領取工作任務后,連夜奔赴鶴壁市淇縣靈山街道辦事處駐地。趕往工作現場的道路洪水退去留下的厚厚淤泥,路旁是洪水沖來的汽車堆積,多處路段仍有積水。公司抗災供電保障隊員通過咨詢執勤警察與當地群眾,實地查看等方式,制定安全的行車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涉水通過。
7月24日00:15,公司抗災供電保障隊到達指定地點。該地區因受太行山山洪沖擊,電力設備受損嚴重,至此已斷電四天三夜,了解詳情后,該公司援豫搶險隊員立即投入工作,01:05,應急電源車接線投入使用,為搶險救災送去應急電力供應。
與此同時,壽光市供電公司支援的鶴壁淇縣朝歌雅苑小區也在最快的時間接通電源,使用大功率潛水泵開始抽水作業,公司援豫搶險隊員還主動參與了雜物清理和清淤工作,各項任務均按時保質完成。
在鶴壁市淇縣,連續5天斷電后,電燈亮起的那一刻,當地居民由衷感謝:“我要為你們這些好人祈禱!”
7月25日下午,經過6 h的緊急搶修,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為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廣廈國際城小區接通了抽水泵和照明應急電源,地下車庫積水開始抽排,居民家中的燈又亮了起來。
淇縣廣廈國際城小區共有1000戶居民,在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抵達現場時,已經停水停電100 h,小區負一層負二層全部被積水淹沒,負一層積水深近2 m。“感謝山東電力來幫助我們,為我們的小區接通了電,搶修的6 h里,他們一分鐘沒有休息,這些電力搶修工人真是一群硬漢!”現場的一位老大爺夸贊道。
在河南鄭州武警支隊,暴雨造成支隊2臺400 kVA的變壓器損壞。
抵達搶修現場后,濰坊供電公司立即勘查現場,研判商討供電方案,最終決定將1臺1800 kW中壓發電車與2臺移動箱變車配合送電,實行首次中壓發電車“一拖二”作業,發電負荷1260 kW,為武警鄭州支隊提供充足的臨時電力保障。
“在正式電源接通之前,我們必須24 h堅守應急發電車,保障用戶電力正常供應,整個供電過程持續了50 h,直到武警支隊搶修完畢。”參與此次保電的援豫搶險隊員楊勝波介紹。這次中壓發電車“一拖二”作業也是首次開展,為后續支援保電提供了有益經驗。
為保證中壓發電車、箱變車安全可靠運行,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與東營供電公司輪流值守,將1 h檢查發電機組運行情況一次調整為30 min一次,對實時油耗、負荷情況和高低壓側電流情況進行記錄。期間,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黨委書記焦德才一行到保電現場看望慰問,感謝國網山東電力對河南的大力支援,承諾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將保證發電車充足的油品供應,對國網山東電力年輕黨員帶頭沖鋒在前,堅守崗位表示稱贊。
截至7月26日,按照救援計劃,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完成鶴壁抗洪援助任務后,34名隊員全部奔赴鄭州,執行下一階段的電力保障任務。就在出發前,鶴壁市人民政府及當地供電部門為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送上錦旗,感謝公司雪中送炭的支援行為,高度稱贊支援隊伍舍己為人、不畏艱辛的奉獻精神。
在河南抗洪搶險中,濰坊供電公司援豫搶險隊員聞“汛”而動,逆水而行,敢打硬仗、不畏艱險、不怕疲勞、勇擔重任、沖鋒一線,與時間賽跑,同洪水較量,讓受災老百姓有了“主心骨”,吃下了“定心丸”,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災區電網安全、電力供應和一方平安扛起了電力鐵軍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