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裕勁



【摘要】本文以南寧市2019年數學中考題第25題為例,講解建立、增強、提升、運用和放飛“形感”的具體步驟,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圖形及其規律,找到隱含在圖形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形感”。
【關鍵詞】特殊四邊形 綜合題 形感 輔助線的添加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5-0089-04
經過對多年的中考試題的研究,筆者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有多個小問題組裝成的大題中,若干個小問之間是有聯系的,前一問通常可以作為后一問的“臺階”,對后一問的求解有幫助。但是我們要分清楚這個“臺階”,有的時候是結論,即前一問的結論通常就是后一問的已知。有的時候是求解方法相同,此時,將前一問的方法遷移到后一問中,就可以幫助解決新的問題。于是,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得到感悟五:“一步登天不可能,臺階登高是捷徑?!?/p>
綜上所述,我們得到特殊四邊形綜合題的破解之道為:
第一步:復雜圖形善拆解,基本圖形有學問;
第二步:殘缺圖形妙補全,基本關系藏不住;
第三步:一般特殊互轉化,數量關系有變化;
第四步:山重水復疑無路,添線搭橋好多村;
第五步:一步登天不可能,臺階登高是捷徑。
(三)難題破解之后的歸納小結
本環節,主要意圖是總結試題圖形和課本圖形之間的聯系,揭示二者之間的變化規律,再次讓學生明白,復雜圖形是由簡單的基本圖形組成的道理。
1.試題圖形(編制規律從簡單到復雜)
2.基本圖形(拆解圖形匯總)
單一形:
二、總結提升
通過歸納分析,筆者得到的結論如下:通常情況下,幾何綜合探究試題的圖形是復雜的,甚至是殘缺的,而課本所學圖形通常是簡單的,基本的。要想突破難題,就必須在這兩者之間找到聯系。要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筆者認為,要依托“形感”?,F通過下面這個圖來加以說明:
筆者認為,把復雜的圖形拆解成簡單的基本圖形,是“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的一個體現。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小的時候,要想知道鬧鐘為什么會響,于是會找一把螺絲刀將它拆成零件。等弄清楚每一個零件的工作原理之后,再把它裝回去。這樣,就可以弄明白鬧鐘為什么會響了。在此,鬧鐘就相當于試題圖形,零件就相當于基本圖形,而螺絲刀則相當與“形感”。
總之,因為初中幾何類問題的研究對象是“形”,所以教師要上好初中數學幾何類問題的中考復習課,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要引導學生特別地關注圖形,關注圖形規律,以及隱含在圖形中的數量關系。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建立、增強、提升、運用和放飛“形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形感”。這將有助于學生增強知識技能,促進數學思考,幫助問題解決,最終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責 編 李 唐)